8月28日,A股“芯片一哥”中芯國際交出一份亮眼的半年成績單。
公司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22%,淨利潤同比增長35.6%。
今日收盤,中芯國際H股收漲超10%報62.3港元;A股大漲超17%報119.22元,股價創歷史新高,總市值達9521.29億元,距1萬億僅一步之遙。
自去年9月中旬來,中芯國際AH股均表現不俗。年初迄今,股價分別累計漲26%、95.91%。
營收增長23.1%
財報顯示,中芯國際上半年營收323.4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1%;實現歸母淨利潤23億元,同比增長39.8%。
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174.18億元,同比增長26.5%。基本每股收益0.04美元,同比增長33.3%。
上半年,核心經營指標全面改善。
公司毛利潤9.56億美元,同比大增89.3%;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13.8%大幅提升至21.4%;淨利率亦從6.5%改善至10.5%。
從主營業務收入結構來看:
按地區分類,上半年中國區收入佔比從上一年同期的80.9%,提升至84.2%。美國區收入佔比下降至12.7%,歐亞區收入佔比下降至3.1%.
按應用分類,上半年智能手機收入佔比下降,從上一年同期的31.5%降至24.6%;電腦與平板收入佔比提升至16.2%;消費電子收入佔比提升至40.8%;工業與汽車收入佔比提升至10.1%。
按尺寸分類,上半年中芯國際12英寸晶圓收入佔比提升至77.1%,8英寸晶圓收入佔比下降至22.9%。
值得一提的是,其晶圓代工業務收入爲42.286億美元,同比增長24.6%,貢獻了總收入的主要部分。
據全球各純晶圓代工企業最新公佈的2024年銷售額情況,中芯國際位居全球第二,在中國大陸企業中排名第一。
中芯國際表示,上半年公司經營業績穩步提升,實現營收同比增長超兩成,將繼續位居全球晶圓純代工第二位置。
全年目標
上半年,全球半導體行業正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
其中,AI、汽車芯片和國產設備三大賽道表現十分強勁,而消費電子芯片企業則深陷業績困境。
展望下半年,中芯國際也強調,美國關稅政策、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及新興市場需求復甦有待持續觀察,下游終端市場的增速仍存在一定挑戰及季節性調整。
此前,公司對今年三季度給出的收入指引爲環比增長5%-7%。其中,預計出貨數量和平均銷售單價都將上升。
毛利率指引爲18%-20%,主要由於產出增加抵消了折舊上升帶來的影響。
展望下半年,中芯國際表示,在國內外政策變化影響下,渠道加緊備貨、補庫存的情況預計將持續到三季度。
雖然四季度是行業傳統淡季,但由於公司整體產能供不應求,放緩的量不會對產能利用率產生明顯影響。
在外部環境無重大變化的前提下,公司全年的目標是超過可比同業的平均值。
當前,公司既面臨着諸多挑戰,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下半年將緊盯全年業績增長、新應用場景開發、重要項目建設、產學研深度合作等多個方面。
天風證券認爲,半導體、國產算力及自主可控等領域仍將是未來的長期趨勢。
在中美圍繞AI算力芯片的貿易政策持續存在不確定性的背景下,預計國內大模型開發企業與互聯網平臺將逐步提高國產芯片的採購與使用規模,國產芯片供應商及其配套產業鏈企業有望迎來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