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利辛縣一座標準化肉牛養殖場內,數百頭膘肥體壯的肉牛正悠閒嚼食草料。「別看這些‘大傢伙’現在喫得歡,以前想靠它們貸款?難啊!」養殖場負責人老王撫着牛背感慨,「都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咱養牛人最愁的就是錢袋子跟不上牛步子!」如今,這份困擾隨着九江銀行合肥分行專為解決「帶毛資產」抵押難題的專項貸款煙消雲散,老王的擴欄計劃終於照進現實。
這背後,是一場破解農業「老大難」的金融創新實踐。肉牛產業是皖北鄉村振興的支柱,但活體抵押長期面臨三大難關:價值難評估、動態監管難、資金需求與生產週期錯配。九江銀行合肥分行黨員先鋒隊多次扎進養殖場,與安徽徽牛雲科技有限公司反覆打磨,最終以「科技+金融」雙輪驅動,推出「肉牛抵押+生產飼料貸」組合孖展方案。
科技賦能,讓「活資產」看得住、估得準。徽牛雲技術員現場演示:每頭抵押牛佩戴專屬電子耳標,圈舍安裝AI智能攝像頭,動態採集牛隻活動與生長數據。「平臺實時回傳存欄數量、運動量、進食狀態,銀行在後臺就能精準掌握抵押物(活牛)的狀況,解決了‘帶毛資產’監管難的心病。」九江銀行合肥分行客戶經理介紹道,這套科技方案有效破解了活牛價值難評估、動態監管難的核心痛點。
更令養殖戶稱道的是資金的「精準滴灌」——九江銀行合肥分行可根據客戶實際生產需求靈活安排貸款資金。養殖場在引進優質牛犢、升級基礎設施時,銀行提供及時的資金支持;在日常養殖過程中,更可根據青貯、育肥等不同階段的實際飼料需求,由客戶申請,銀行按月將飼料款定向支付至徽牛雲指定的優質飼料商賬戶,確保資金精準用於生產,有效控制風險。「買牛不愁錢,養牛不欠料,這纔是真正懂農業的銀行!」老李算着細賬,笑容舒展。這種「按需提款、實貸實付」的靈活孖展模式,精準匹配了肉牛養殖的生產週期和流動資金需求,既解決了「錢袋子跟不上牛步子」的難題,也保障了信貸資金真正用於農業生產。
這套「公司+農戶+金融」的創新模式,正在激活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首批試點便為利辛縣養殖企業注入150萬元。隨着首筆用於購牛和飼料的72萬元貸款發放至牛舍,老王的養殖場用貸款資金新增了肉牛,飼料倉也堆滿了優質飼料。「以前跑斷腿磨破嘴,如今手機點點就能續上飼料錢!」他指着手機裏九江銀行App說道,「咱就鉚足勁把牛養得更好!」
「金融創新不僅要‘破冰’,更要‘融冰’!」九江銀行合肥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成功落地的「活牛貸」模式,正是分行深耕鄉村金融、致力於讓創新方案「融冰」的關鍵一步,為農業特別是養殖業長期以來的「貸款難」頑疾,摸索出了一條實實在在、可推廣的「九銀方案」。未來九江銀行合肥分行將持續優化「活體抵押+產業鏈金融」服務模式,聯合科技企業深化生物識別、區塊鏈技術在農業場景的應用,讓更多農戶的「活資產」轉化為「活資本」,為江淮沃野的振興圖景持續注入源源不斷的九銀動能。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