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三重改革紅利驅動新業務價值持續增長,AI in all、已積澱垂域優勢

市場資訊
08/27

  藍鯨新聞8月27日訊(記者 石雨)昨日晚間,中國平安(601318.SH)發佈2025年半年報,核心數據來看,上半年,中國平安實現歸母營運利潤777.32億元,同比增長3.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80.47億元,同比下滑8.8%,將向股東派發中期股息每股現金人民幣0.95元,同比增長2.2%。業務端,2025年上半年,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新業務價值同比大增39.8%;投資端,保險資金投資組合實現非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

  在今日舉行的中期業績發佈會上,中國平安一衆高管出席,管理層就利潤變動、新業務價值、投資配置、AI應用等方面回應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

  其中,針對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中國平安副總經理兼首席財務官付欣拆解其背後的三重因素:其一是一季度平安好醫生並錶帶來的減值影響;其二是因平安發行的港股可轉債,當股價上升時在會計處理上可轉債的估值反而造成短期下降;其三是因近兩年配置的大量股票,部分在會計分類中計入OCI,約有600億元浮盈未在利潤表體現。剔除上述因素,中國平安上半年淨利潤實現雙位數增長。

  談新業務價值增長:三重改革紅利驅動

  2025年上半年,中國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39.8%,新業務價值率(按標準保費)同比上升9%;代理人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7%,人均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21.6%;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68.6%。

  對於新業務價值的持續增長,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兼副總經理郭曉濤在發佈會上從兩個維度闡述了動力來源,“首先,在目前低利率環境下,壽險進入黃金髮展期,成爲中產階級及以上家庭財富配置的壓艙石。壽險產品在財富的保值增值,醫療健康與意外保障,以及增值服務三個方面爲客戶提供價值。”

  其二,郭曉濤進一步分析道,中國平安壽險業務已在產品、渠道等方面釋放改革紅利,三重改革紅利持續釋放驅動新業務價值的不斷增長。

  具體而言,第一層改革紅利來自多渠道策略,中國平安從早期單一的代理人渠道,到涵蓋代理人、銀保渠道、社區金融渠道的多元體系。目前平安銀保渠道、社區網格渠道均有大幅增長。

  第二層是“產品+服務”模式,郭曉濤強調,當前金融行業尤其是壽險行業逐步進入同質化競爭的階段,只有增值服務才能真正做出差異化。中國平安提前佈局“保險+醫療”“保險+健康”“保險+養老”的增值服務,通過差異化服務推動產品銷售端持續發展。

  第三層改革紅利是基於平安的科技賦能,過去幾年平安投入了大量資源賦能銷售隊伍,利用AI、數據分析等,幫助銷售團隊獲客,持續提升轉化效率。

  “我們對於今年全年的業務發展是非常有信心的,在行業趨勢驅動下,在三重改革紅利逐步釋放的推動下,我們相信今年全年壽險業務的健康持續穩定發展將會交出滿意的答案”,郭曉濤說道。

  談資產配置:在高息股、價值股、成長股之間進行動態匹配

  2025年上半年,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實現非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近10年平均淨投資收益率5%;近10年平均綜合投資收益率5.1%。

  談及投資策略,郭曉濤表示,平安投資的核心在於資產負債匹配,因此投資時需要考慮如何跟前端負債業務進行有效匹配,即久期匹配、成本匹配、現金流匹配、收益率匹配和監管要求匹配。

  “在負債端,平安持續推動傳統險向分紅險轉型,有力降低負債成本,在控制經營成本同時提供有競爭力的分紅險結算利率。這一競爭力源於在資產端有效的資產配置,幫助平安提高投資收益率,實現負債成本和投資收益率之間好的利差。”    

  對於平安在二級市場頻頻的投資動作,包括舉牌同業公司,郭曉濤也回應表示,中國平安投資遵循“三可”原則,即看企業是否“經營可靠、增長可期、分紅可持續”,這是衡量是否長期持續、穩定持有這家企業股票的核心標準。

  郭曉濤表示,伴隨着負債端成本持續下降、資產配置持續優化、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中國平安會在高息股、價值股、成長股之間進行進一步的動態匹配,讓資產配置能夠有效跟上資本市場的發展,給傳統險、分紅險的客戶帶來更好的投資回報。

  值得一提的是,在投資方面,付欣還介紹了目前中國平安不動產投資的情況,其表示,平安目前不動產的險資敞口只有3.3%,約2000億,其中超過82%都是可提供穩定收租現金流的收租物業,“這部分資產是非常安全的。而且很多資產平安採用成本法計量,它的會計計量方法也是非常審慎的。”

  談AI佈局:平安具備垂域優勢,擁有67個自研大模型

  科技、AI是平安此次發佈會中又一重點話題,郭曉濤在發佈會上回應稱,全面數字化轉型是平安最重要的系統性工程之一,中國平安過去十年一直持續在科技、數字化、AI方面大量投入。

  “科技的四個核心要素是算力、數據、算法和場景”,基於此,郭曉濤介紹了平安AI方面的戰略考量。

  平安目前執行全面AI化、全面智能化,“五智”(智能化營銷、智能化服務、智能化運營、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經營)核心邏輯是要“AI in All”,郭曉濤說道,“我們會用AI把整個金融價值鏈從頭到尾全部做一遍,把醫療養老的價值鏈從頭到尾全部做一遍,這是我們的整體戰略思考。”

  平安的優勢體如何體現?在郭曉濤看來,基於AI的四大要素,平安的優勢體現在垂域優勢,“在算法上,底層使用開源市場中最先進的大模型,但是垂直領域,包括覈保、定價、理賠、運營、管理等等,平安擁有自研大模型。且平安擁有海量數據庫,內部專屬數據庫加上自研大模型加在一起在垂直領域裏帶來了強大的競爭優勢。”

  以車險成本爲例,通過智能體、數字化員工的應用,在整個覈保、理賠、營銷、作業各個層面成本降低一個百分點。

  據介紹,目前平安自研大模型達到67個,今年新增14個,平安智能體在全集團廣泛應用,全集團超過20%的員工正在用智能體幫助處理日常的事務。“我們也相信在未來隨着對AI技術的持續投入,在AI賦能方面的持續創新,在‘五智’方面會產生非常大的效果”,郭曉濤指出。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馨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