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和小米7月空調銷量的“老二”之爭,又起波瀾。
8月25日,格力電器(000651.SZ)市場總監朱磊在微博發帖再次反駁格力小米7月銷量數據之爭,並表示“數據可以轉發,口碑沒法P圖”,號召同行加入格力“十年免費保修”計劃。
事件起因是,小米集團(01810.HK)合夥人、總裁盧偉冰8月16日在微博轉發用戶“曉春哥XCG”的一條帖子,該帖子截圖顯示,7月中國空調線上銷售份額排行榜上,小米已經超越格力,位居第二。
(圖源:網絡截圖)
截圖顯示,小米空調7月月度線上市場份額達到16.71%,格力爲15.22%,小米首次超越格力位居第二,美的則以18.61%位列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在前一天(8月15日)就已經轉發了來自另一位用戶發佈的相同截圖,當時配文稱“沒想到新時代這麼快就來了。”不過當時格力電器方面沒有對此進行回應。
隨後,8月18日,格力電器市場總監朱磊在微博回應稱,小米轉發數據與奧維雲網實際數據不一致,曬出另一張奧維雲網截圖,數據顯示格力7月線上市場份額爲16.41%,小米僅爲13.50%,格力仍保持領先。
(圖源:網絡截圖)
在8月19日的小米二季度業績電話會上,小米集團盧偉冰提及競爭話題時表示,小米不參與家電行業內卷,不在意短期排名。同天王化再度發微博稱,“小米不參與家電行業的價格內卷、不在意短期排名,一個月、一個季度的排名根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長期的格局會不會改變,長期的勝利會不會在小米這一邊。小米大家電業務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今年會圓滿完成年初的目標。”
(圖源:網絡截圖)
然後雙方“停火”5天左右,時間來到8月25日,朱磊再次拋出文章開頭回應。
其實引發這場爭端的核心原因,是兩份同樣顯示來自奧維雲網的數據存在差異。造成差異的原因究竟是P圖、口徑調整還是另有隱情?
時代財經就此聯繫奧維雲網,截至發稿仍未回應爲何有兩份不同的數據,小米、格力也沒有對此次事件進一步回應時代財經。
“目前來看此次數據烏龍可能並非源於‘P圖’,而是統計口徑調整導致的。”資深產業經濟分析師、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指出。
丁少將提到,單月統計數據受短期因素影響較大,說服力有限。“全渠道的銷量與銷售額、長期市場份額趨勢、技術研發投入與成果、高端產品佔比、品牌口碑及售後服務水平等數據綜合在一起,更能反映空調廠商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其實不是格力和小米首次在微博發聲。
此前雙方的交鋒以隔空互“嗆”居多,除了雷軍和董明珠有時會互“cue”之外,兩家企業如此密集且直接的點名似乎並不多見。
在丁少將看來,無論是數據變動,還是微博論戰,反映的是空調新老勢力競爭加劇,品牌格局處於動態調整中。
微博作爲公開的社交媒體平臺,擁有巨大的流量和廣泛的傳播效應。“雙方選擇在此回應,能快速吸引公衆和媒體關注,高效地進行品牌宣傳和輿論引導,從而爭奪話語權、塑造市場認知。”他表示。
在剛剛過去的2025年上半年,空調行業企業在規模及份額訴求下,經歷了一場極其激烈的價格戰。
在線下,時代財經走訪注意到,不少空調品牌主動讓利並提供附加服務,讓用戶即使無法領取國補也能以接近國補的價格成交。
在線上,奧維雲網數據顯示,細分市場各匹數櫃掛產品均價較2024年第四季度普降,主銷爆款1.5P掛機線上均價由2024年第四季度的2536元驟降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2101元,跌幅達17.2%。
一方面是市場價量的較量日漸焦灼,另一方面是新起之秀虎視眈眈。
小米剛剛發佈的二季報顯示,小米大家電業務營收同比增長66.20%。其中,空調產品出貨超540萬臺,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速超60%。
無論是奧維雲網的銷量數據是第二還是第三,小米似乎已經實現了年初定下的“小米的空調業務今年計劃排到全國市場第三”的目標。
另一方面,格力電器目前暫未披露半年成績單,但8月21日,格力電器已公告,將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20.00元(含稅),共派發現金股利111.7億元。
丁少將提到,從產品看,AI節能技術成爲產品新賣點,廠商紛紛將AI大模型應用於空調產品;家電廠商渠道進一步扁平化與融合,線上線下協同與體驗式消費的重要性提升。“而2025年下半程的競爭焦點,也從單純價格向‘質價比’、健康舒適、智能生態等多元化價值轉移。”
(文章來源:時代財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