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泰控股:AIFORSCIENCE領軍 佈局AI+量子+機器人

浙商證券
08/26

一句話邏輯:晶泰控股是領先的AI for Science 創新型研發平臺,AI+量子+機器人複合技術優勢構築壁壘,醫藥研發爲基,向材料等領域拓展,收入增長與利潤釋放有望超預期。

超預期邏輯

1)業績扭虧,訂單超預期,源於團隊優勢與複合壁壘公司與DoveTree 簽訂合作協議,帶來的首期5100 萬美元收入確認是 25H1 扭虧的主要原因,公司還有機會獲得 4900 萬美元的後續付款,以及 58.9 億美元的潛在監管里程碑及商業里程碑付款,以及銷售額個位數百分點的特許權使用費。訂單潛在收入機會超預期,分成模式跑通反映出 AI 在藥物研發環節的重要性,凸顯公司優勢。

公司由三位MIT 量子物理博士後聯合創立,獲谷歌騰訊、紅杉資本等投資。客戶涵蓋前20 大藥企中的17 家。公司曾與輝瑞合作,縮短晶體選擇時間,推動全球首款獲FDA 批准上市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藥PAXLOVID 加速上市。量子物理背景助力公司打開晶體預測市場口碑;機器人+AI 使公司可 24 小時產生高質量實驗數據,可用於改進 AI 模型。公司的多智能體 + 機器人溼實驗室每月20 萬+條反應過程數據沉澱,支撐大模型高質量訓練與更高準確度/置信度。

2)AI for Science 產業化拐點到來

藥物研發費用高企,降本增效訴求顯著,醫藥外包增長提速。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CRO 市場預計將由2023 年的123 億美元增至2030 年的325 億美元,CAGR爲14.9%,較2018-2022 年的CAGR(10.3%)提速。傳統藥物研發通常需要10年時間,超過10 億美元。AI 可將藥物發現所需時間從60 月以上縮短至40 月以下;將臨牀前候選化合物篩選時間從4-6 年縮短至2-3 年。目前輝瑞、拜耳、默沙東等多家全球製藥公司通過自建人工智能平臺,以及與人工智能公司合作的方式進行藥物研發。

檢驗與催化

1)公司訂單持續增加

2)藥企基於公司服務成功開發重要新藥

3)下游客戶藥品放量爲公司帶來分成收益

4)公司在新材料、新農業、消費品行業成功拓展盈利預測與估值

預計2025-2027 年公司收入達到 6.02、9.18、13.16 億元, 同比+126.1%、+52.4%、+43.3%;歸母淨利潤分別爲0.22、0.61、1.01 億元,實現扭虧。使用2025 年 8 月 25 日收盤價,公司2025-2027 年對應 PS 爲64、42、29。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競爭風險、研發風險、需求變化風險、合作項目執行風險、監管政策變動風險、供應鏈風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