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濱海投資(02886)在宏觀環境挑戰下展現出顯著的經營韌性。儘管收入因短期因素同比下滑17%至29.31億港元,但歸母淨利潤逆勢增長3%至1.73億港元,每股基本收益亦提升1%至12.54港仙。這一表現凸顯公司通過成本控制、毛差修復及財務優化,成功抵消了收入端壓力,實現了盈利質量的提升。
期內,公司城鎮燃氣平均毛差同比上升0.07元人民幣/立方米,達到0.50元人民幣/立方米。這一改善主要得益於兩大因素:
1. 順價機制推進:各地政府積極推動居民用氣價格理順,如瀏陽、昌樂、淄博等地已落地調價政策,有效改善民用氣價倒掛問題。明顯修復了毛差。
2. 氣源結構優化:公司通過多元化氣源採購策略(包括與中石化等上游企業深化合作),降低了採購成本。在國內天然氣市場供過於求的背景下,上游氣價趨於下行,進一步爲毛差提升創造空間。未來,隨着順價機制覆蓋區域擴大及上游氣價溫和回落,公司有望持續受益於“量價雙升”格局,推動毛利空間穩步擴張。
在精細化財務管理成效顯著的效益下,融資成本大幅下降。公司通過多元化融資渠道與結構優化,成功壓降綜合融資成本。期內:綜合融資利率降至4.67%,同比大幅下降82個基點。而融資成本則節約達2,914萬港元,相當於直接貢獻利潤增長。此外,附屬公司獲得多家銀行低息貸款(利率低於1年期LPR),反映其融資能力與信用水平獲市場認可。此舉不僅降低財務負擔,更爲未來戰略擴張(如綜合能源項目投資)奠定堅實資金基礎。
另一方面,濱海投資業務結構持續優化,增值服務成爲新增長點。管道氣銷售(佔收入94%)雖因暖冬影響銷氣量短期下滑,但第二季度銷氣量已同比反彈13%,顯示需求韌性。工業用戶用氣量(6.42億立方米)仍佔主導,受益於公司堅持以工業戶爲主發展策略。增值服務(佔收入1%)經過四年培育,該業務正式成爲主營板塊,收入與毛利均同比增長7%。其中自有品牌“泰悅佳”燃氣具銷售收入及毛利分別大增39%與91%,顯示品牌溢價與市場認可度提升。保險服務與非居維保收入增長分別爲20%及31%,反映公司從傳統燃氣商向綜合服務商轉型成效。增值服務毛利率維持高位,未來隨業務規模擴張,有望成爲利潤貢獻的重要補充。
在中央宏觀政策下,集團受惠於政策支持與市場機遇。2025年作爲“十四五”規劃與《油氣增儲上產七年行動計劃》收官之年,上游供應將持續增長,爲中游企業提供穩定氣源。同時,國內經濟復甦帶動終端需求改善,城燃行業長期增長邏輯不變。公司戰略亦非常清晰,深化與三桶油等上游企業合作,強化氣源配置能力與成本優勢。與此同時,加速綜合能源項目落地(如分佈式能源、冷熱電聯供),推動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另外,持續拓展增值服務邊界,提升用戶黏性與單客價值。
濱海投資通過毛差修復、成本管控與業務結構優化,已構建了穿越週期的能力。下半年隨着順價機制深化、氣源成本下行及需求回暖,預計公司有望實現銷氣量重回雙位數增長。毛差進一步修復至0.55元/立方米以上。增值服務貢獻亦將會持續提升。
綜觀上述因素,濱海投資2025年中期業績展現了其面對逆風環境的適應能力與戰略執行力。歸母淨利潤穩健增長、毛差修復與融資成本下降,共同印證公司經營質量的提升。展望未來,順價機制推進、行業供過於求帶來的成本紅利,以及增值服務與綜合能源轉型,將驅動公司進入新一輪成長週期。投資者可關注其下半年銷氣量增速與毛差改善進程,公司有望成爲能源結構轉型中的價值標竿。短期目標價1.3元,長期目標價可看1.5元。
本文轉載自“信誠證券”,分析員 : 張智威 ;智通財經編輯:徐文強。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