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網訊(記者 崔蕾)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變革以及中國資產吸引力提升的背景下,對沖基金與家族辦公室作爲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近日,排排網全球於香港港島香格里拉酒店成功舉辦首屆對沖基金頒獎典禮暨家族辦公室頒獎典禮,匯聚全球知名投資機構、家族辦公室代表及行業精英,共謀全球投資新未來。本次活動由排排網全球主辦,排排網集團、私募排排網協辦,中信證券基金服務特別支持,吸引了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及國際市場的100餘位行業精英參會。
排排網全球董事長李春瑜在致辭中表示,排排網全球希望依託多年數據積澱、AI投研能力以及對高淨值華人財富管理需求的深刻洞察,搭建一座鏈接全球優質資源與華人財富的“數字橋樑”,讓國際投資更安全、更高效、更透明,讓家族傳承更持續、更長久。
Attention Research(倍漾香港)董事長馮霽認爲,中國管理人“走出去”有兩個維度:一是到境外募資,投資其他市場;二是吸引全球的錢投資中國。“接下來的十年,我認爲第二種情況也許更吸引人。”他說,A股市場流動性全球第二,作爲中國量化管理人,有義務共同讓全球資本重新認識、認可並擁抱中國市場。
全球價值鏈投資執行董事萬成水錶示,私募基金管理人通過跨境收益互換和QDII等合規途徑把握科技創新的財富增長機遇,在高資產淨值人羣的資產規劃當中是一種有益的補充,具有較高的差異化配置價值。私募基金管理人陪伴中國資本“走出去”,在專業化的同時,更能體現本土化的優勢。
嵐湖基金(香港)創始合夥人廖韜表示,新興管理人和投資人建立信任最快的方式是把自己的產品做好,把特點做出來,後期就會被發現。堅持做大境外市場,特別是香港市場的優勢:一是資金屬性更長久,二是金融工具更豐富,三是資產管理監管規則的國際化。
沁源投資COO趙嘉陽表示,管理人“走出去”後,必然會要去面對機構以及境外這兩個維度的投資者。相比個人投資者,這類投資者對基金的考察盡調明顯更全面細緻。一方面,他們看重中國背景管理人的核心優勢,即對中國相關資產的深度認知;另一方面,更偏好流動性好、低波動低迴撤、能創造長期可持續收益的產品。
大巖資本(香港)CEO Benjamin Pollock表示,新興管理人雖然可能規模比較小、時間比較短,在投資人信任上存在一定挑戰,但新心態、新東西以及靈活性也是其重要優勢,可能抓住大規模管理人難抓到的機會。“走出去”是長期戰略,並非境內競爭激烈,中國A股市場的超額收益一定比境外市場好。
中歐瑞博(香港)董事長吳偉志表示,資本市場最大的規律是週期性,站在當前時間節點,牛市已經是客觀事實,未來對港股、A股依然保持樂觀。當前階段,倉位比追求完美的股票更重要。
拔萃資本首席投資官餘國良介紹,今年,不只中國股票在漲,新興市場也在漲。如果美元繼續走弱,新興市場走勢還會向好。中國就是最好的新興市場,所以中國短期還可以撐得住。不過,對於一個放眼全球的基金經理來說,需要持有美股。
債市方面,方圓基金(香港)首席執行官譚姝玥表示,在境內外利差較大的背景下,2024年亞洲美元債市場聚焦發行人對境外債務的管理和置換;伴隨南向通擴容,2025年投資者結構重塑將驅動新機遇。
在技術應用方面,前沿資產(香港)創始人、CIO陳家馨表示,在AI還沒有完全進入大衆視野時,它在量化領域就已經有了一定的用武之地。如今的AI早已超越了單純作爲一個投研工具的標準,無論是對研究工作的助力,還是在優化研究流程與投資流程方面,都能發揮重要作用。對於希望充分利用AI技術的管理人而言,完全可以將其很好地整合進既有的體系當中。
東方港灣(香港)研究總監黃海平表示:“我們現在的主要倉位集中在AI領域。現在AI的能力已經脫離了人類數據的依賴性,進入強化學習的積累階段,自己產生自己的經驗數據。未來一年的時間裏,更多能夠體現在業績上的,會聚焦搜索、廣告、算力以及因AI編程導致大爆發的數字產品等方向。”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