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臺泄漏將週日的發射嘗試推遲到了週一
2025 年星際飛船三次失敗爲火箭最新測試增加賭注
SpaceX 試圖在飛船隔熱板和轉向襟翼方面取得進展
Joey Roulette
路透華盛頓8月25日 -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將於下週一從德克薩斯州第十次發射巨型星際飛船火箭,以克服連續的研發挫折,實現幾個長期追求的里程碑,這對火星火箭系統的可重複使用設計至關重要。
在美國東部時間晚上7:30升空之前,232英尺(71米) 高的超重型助推器及其171英尺高的星際飛船上半部分(加起來比紐約 自由女神像還要高)堆放在SpaceX公司星際基地火箭設施的發射支架上。
億萬富翁馬斯克(Musk (link))連夜在X網站上寫道,星際飛船發射臺的液氧泄漏導致週日的發射嘗試失敗,SpaceX將在週一再次嘗試。目前還不清楚馬斯克是否打算在發射前發表 "星際飛船 "演講,該演講原計劃在週日舉行,但被取消了。
SpaceX 的下一代火箭是該公司強大發射業務的關鍵 ,也是馬斯克將人類送上火星的目標,但該火箭的研發工作今年屢屢遭遇挫折, (link)。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希望儘快在2027年使用該火箭進行自阿波羅計劃以來的首次載人登月。SpaceX 的 Starlink 衛星互聯網業務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也與 Starship 的成功息息相關。馬斯克的目標是利用Starship向太空發射更大批量的Starlink衛星,迄今爲止,這些衛星都是由SpaceX的主力火箭獵鷹9號部署的。
"馬斯克週日在X網站上回復一位用戶時說:"大約6、7年後,會出現Starship在24小時內發射超過24次的日子。
今年,"星際飛船 "在飛行初期的兩次測試失敗、第九次飛行時在太空中的另一次失敗,以及 6 月份發生的一次試驗檯大爆炸,導致碎片飛入附近的墨西哥境內,這些都考驗了 SpaceX 資本密集的 "從試驗到失敗 "的開發方法,在這種方法中,新迭代的火箭原型被飛到了技術極限。
這種精神與 SpaceX 的競爭對手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明顯不同,後者的新格倫(New Glenn)火箭經過多年的實地開發和測試,於今年 1 月首次投入運營。波音公司BA.N 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MT.N 共同擁有的聯合發射聯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的新型火神火箭在2024年首次亮相之前也經歷了類似的成長過程。
按照 SpaceX 的做法,"星際飛船 "飛行初期的測試失敗會使公司無法收集到推進火箭設計所需的重要技術數據。
儘管如此,馬斯克預計今年收入將達到約 155 億美元的 SpaceX 公司仍在星際基地(Starbase)迅速生產新的星際飛船進行試飛。今年 5 月,當地選民(其中許多是 SpaceX 的員工)將該地區設爲直轄市。
星際飛船的挫折凸顯了最新迭代產品 在技術上的複雜性。與前代型號相比,星際飛船擁有更強大的功能,如更大的推力、更有彈性的隔熱罩和更堅固的轉向襟翼,這些都是確保其重返大氣層的關鍵因素,也是馬斯克長期以來力推的可快速重複使用設計的關鍵特徵。
在馬斯克設想的常規任務開始之前,SpaceX 有一份很長的 "星際飛船 "研發任務清單。這包括演示從太空安全返回、在軌道上部署有效載荷以及複雜的太空推進劑加註,這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分配給它的登月任務至關重要。
本週一,火箭系統將從德克薩斯州發射升空,在數十英里的高空分離成兩半,其超重型助推器將返回德克薩斯州海岸附近的水域着陸,同時 "星際飛船 "將點燃自己的發動機,進一步飛向太空。
在太空中,"星際飛船 "將嘗試部署模擬 "星鏈 "衛星,並在環繞地球的亞軌道路徑上重新點燃發動機。在印度洋上空重返大氣層時,飛船將在劇烈的摩擦和高溫中測試其外部轉向襟翼和實驗性隔熱瓦陣列。
(爲便利非英文母語者,路透將其報導自動化翻譯爲數種其他語言。由於自動化翻譯可能有誤,或未能包含所需語境,路透不保證自動化翻譯文本的準確性,僅是爲了便利讀者而提供自動化翻譯。對於因爲使用自動化翻譯功能而造成的任何損害或損失,路透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