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能源轉型原本被認爲會削減對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需求。隨着風能和太陽能裝機容量不斷增加,傳統化石能源的需求本應下降。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三大能源的需求仍在持續增長,尤其是天然氣需求。AUS GLOBAL認爲,這一趨勢顯示了能源市場的複雜性,以及傳統能源在未來能源格局中仍將發揮重要作用。面對這一現實,大型石油企業正在加倍投入其核心業務,這也讓一些能源轉型倡導者頗爲意外。
據CNBC記者Sam Meredith報道,上週多家大型石油公司發佈了最新季度報告,均強調了液化天然氣(LNG)業務的重要性。AUS GLOBAL表示,隨着人工智能的發展預計將推動全球電力需求大幅上升,風能和太陽能可能難以完全滿足這一需求,因此LNG成爲超級石油巨頭的關注焦點。殼牌(Shell)兩個月前宣佈計劃到2030年增加1200萬噸LNG產能;道達爾能源(TotalEnergies)則在推進自身LNG項目的同時,也通過貿易擴展其管理的LNG體量,計劃到2030年增長50%;英國石油(BP)今年初在塞內加爾和毛里塔尼亞啓動新LNG項目,計劃將兩國打造爲LNG樞紐;埃克森美孚(Exxon)計劃到2030年將LNG資產增加50%,雪佛龍(Chevron)也在進行全球LNG業務擴張。
儘管有觀點預測天然氣需求可能在2030年前見頂,但AUS GLOBAL認爲,這一風險並未阻止大型石油公司繼續擴大LNG投資。國際能源署(IEA)最近的報告顯示,全球對天然氣的需求仍將持續增長,特別是LNG需求。報告指出,“到2026年,LNG供應預計將增長7%,約40億立方米,爲2019年以來最大增幅,新項目將在美國、加拿大和卡塔爾上線。”
AUS GLOBAL還表示,歐洲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趨勢:儘管過去十年風能和太陽能裝機容量不斷刷新紀錄,但天然氣需求並未顯著下降。今年第一季度,歐盟二氧化碳排放同比增加3.4%,經濟增長1.2%,這一排放增加主要源於風能和太陽能不足以覆蓋的電力缺口,從而需要依賴煤炭和天然氣發電。
隨着人工智能及數據中心電力需求的持續增長,AUS GLOBAL認爲,天然氣將成爲長期盈利的重要能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出,到2030年,單是數據中心的用電量將相當於印度的用電量,並超過電動汽車的預計消耗量1.5倍。這意味着,爲避免電力市場緊張和價格上漲,必須增加可調度電力供應,而風能和太陽能無法提供這種隨需應變的電力。天然氣、煤電和核電則能滿足這一需求,因此大型科技公司正在積極簽訂相關合同。
批判者認爲,天然氣需求增長會影響能源轉型目標。AUS GLOBAL認爲,這種擔憂部分屬實,但現實的能源消費和排放數據表明,能源轉型目標本身需不斷根據實際供需情況進行調整。或許現在正是重新評估和修訂能源轉型目標,以更貼近現實發展的時機。
責任編輯: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