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芝士起源
不患寡而患不均,雖然今天科創50還是漲的最多的主流指數,但消費股的股東們不會再像週五那麼紅溫,因爲今天白酒也漲了快3個點呢。
牛市就是醬紫,都能輪到的,所以不要老想着別人賺了我沒賺,我賺的比大盤少什麼的,畢竟股票都是你挑的嘛偶像。
而且你想啊,這個時候買消費股的都是保守人羣,既然是保守的,那肯定進場時間比較晚。所以消費股的援軍還在場外,還沒進場呢,所以不要着急,先讓小票、科技股漲,它們漲完了就該消費股漲了。
其實如果你拉長週期,幾十年的去持有一個票,那只有人類剛需品是永遠的神,也就是食品飲料、製藥等。
圖裏那些消費股有幾個共同點,
1、品牌強,2、輕資產,3、需求剛性,4、龍頭,5、定價權,
按這個標準,你從A股裏找,那大概率還是消費股們。中國的白水(白酒)就是美國的甜水(可樂)。
如果我們已經達成共識,認爲食品飲料這個行業將持續存在,能助我們穿越週期,那自然是越慘越投。
而且也別覺得這些不是新消費,因爲新消費這個詞跟品類沒關係。
啤酒新嗎?朝日啤酒在日本通縮期間漲幅是指數的2倍。醬油新嗎?龜甲萬的漲幅是指數的5倍。
即便公認是新消費魁首的泡泡瑪特,經典IPMOLLY,新秀LABUBU也都是10年、20年的老IP。
所以不是老東西就不能稱之爲新消費,所謂的新消費更多是些高性價比or高情緒價值的東西,只要那些老東西能奔着這兩點推陳出新,那股價還是有可能走出第二春的。
還有就是如果能做到出海,那會更好。
圖裏那些消費股也普遍都是做全球生意的,戳中的是全人類的喫喝拉撒,而不是像白酒,只是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飲品。
這點確實是國內食品飲料股還沒做到位的地方,但也有做的好的,例如東鵬。
總之,諸位食品飲料股股東,or消費股股東不用眼饞,現階段的錢就不該咱賺。
但這筆投資如果拉長到整個人生去看,那現在抄底食品ETF(代碼515710、場外A類012548/C類012549)的勝率還是很高很高的。而且通過ETF去佈局,也能最大程度避免個股踩雷的風險。
...
1、今天漲最多的是有色金屬,金屬新材料、工業金屬、貴金屬、小金屬、能源金屬所有子板塊普漲,催化劑是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降息幹大宗幹金屬是肌肉記憶。
2、寒武紀繼續大漲,賣方吹票一個比一個上頭,高盛把目標價提高到了1835,今天漲完還需要再漲30%,國內券商也直接看到萬億市值,哈哈哈這場景夢迴2021年的寧德,也是機構拍業績拍到2060年,後來發生的事情你們也都知道了。
歷史上每輪牛市都有寵兒股價超過茅臺,但後來的下場一個比一個慘,這可能就是我正文說的,只有食品飲料股足以穿越週期,科技股往往只能坐一時的王位。
3、餓了麼和淘寶閃購官宣,對城市騎士社保補貼範圍擴展至全國,養老保險、醫保的補貼比例最高到100%,能穩定跑單的至少補貼50%。如果我沒漏掉新聞的話,如今外賣三傻裏只有美團不補貼騎手社保了。
注意,我說的補貼騎手社保,不是給騎手上社保,社保公司和騎手雙方都要出錢,所以以前騎手不愛上。
京東這波是騎手錢公司全出,但它騎手也就幾萬,餓了麼是補貼50%到100%,它的騎手400多萬,壓力最大的騎手數量最多、有700多萬的美團。
補貼大戰要少賺錢,未來替騎手交錢也要少賺錢,美團,哎。
4、萬科差點漲停,其他地產股今天也還行,大牛市的,誰還不喫頓餃子了。上半年萬科虧損120億,經營層面沒有好轉,非要說好,就是2027年前沒有境外公開債到期,剩下的境內債,有國資大股東撐腰,那有錢還錢,沒錢還的話談談展期什麼的也容易些。
責任編輯:張恆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