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北京商報
迴歸4個月,籌備4個月,釘釘創始人、CEO陳航(花名無招)在迴歸後首次公開亮相。8月25日,陳航正式發佈釘釘8.0版本,一口氣推出釘釘One、企業AI搜索引擎“AI搜問”和智能硬件等功能。時間回溯至2015年,釘釘從一場“盛大的失敗”中誕生——一羣年輕人在不足200平方米的民房裏,用一款顛覆性的企業通訊工具,讓阿里在激烈的社交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如今,釘釘上的企業組織數超過2600萬家,付費組織數突破19萬家。此次發佈8.0版本,釘釘和企業微信、飛書在表格、搜索等功能上默契十足,作爲互聯網背景的協同辦公平臺前輩,陳航能否用4個月實現釘釘的二次蛻變?不管新版本能否解答這個疑問,釘釘和陳航都需要燒幾把火。
是8.0也是1.0
“全新釘釘,AI時代的工作方式”,手機應用商店上,釘釘8.0版本強調了兩個關鍵詞:新和AI。
4個月前陳航迴歸釘釘,在客戶拜訪中他收到大量聲音,諸如“設計比較陳舊”“功能排布臃腫”等。“我們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全面升級,這一次主要做三點:簡潔、高效、以人爲本。”
據他介紹,釘釘把所有的設計進行解構,從標題到按鈕,再到分割線,還重新進行了顏色的搭配組合,將所有的功能進行簡化。“這絕對是一個全新的釘釘,讓工作重回專注。釘釘8.0也是AI釘釘的1.0,我們決心清空過去。”陳航多次強調。
以釘釘One爲例,傳統的工作方式中,用戶每天處理的大量工作信息分散於羣聊、待辦、會議、文檔、表格等多個場景中,人需要主動去找信息,低效且很難專注。釘釘One將所有與工作相關的信息與任務,由AI按優先級整理後,以信息流卡片的形式呈現給用戶,由“人找事”變成“事找人”。
釘釘One也被設計爲人與AI通過自然語言對話的統一入口。用戶可以長按One按鈕語音對話,指揮釘釘裏的各個Agent(智能體)爲自己處理工作,例如發起會議、創建待辦,搜索信息、整理項目進展、進行知識問答或者彙總AI表格中的數據,大幅提升信息處理效率。
可以簡單理解爲,釘釘One是一個員工的個人祕書。在協同辦公賽道,這種AI助手、AI祕書概念不是第一次被提出。和同類產品相比,也沒有和釘釘One功能完全重合的,但產品部分功能交叉是常事。
“跟自己比就行了”
“新釘釘比老釘釘有很多新點。”體驗過新版釘釘的一位辦公軟件公司高管張徵(化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跟自己比就行了,功能點都是新的。”
作爲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張徵的公司和釘釘、企業微信、飛書都有合作。在他看來,“現在企業的辦公業務主要是聊天、拉羣、開會、寫文檔,釘釘、企業微信、飛書就圍繞這四個動作做一些AI的東西”。
釘釘和企業微信升級時都重點介紹的AI搜索,就是圍繞這四個方面。
目前,基於大模型的AI搜索已逐漸成爲人們獲取信息的主流方式,但通用大模型往往難以運用於企業場景中。工作中的聊天記錄,企業長期沉澱的文檔,項目的會議紀要,協作產生的郵件、審批流,這些信息散落在各處,想找時找不到。
釘釘當天發佈的企業AI搜索引擎“AI搜問”可以搜人、搜事、搜知識、問進展,基於用戶的權限範圍,精準給出答案。
按照企業微信的說法,企業微信最新的智能搜索功能,可以採用口語化提問,AI會自動關聯聊天、文檔、會議、郵件等場景,精準定位文檔最終版本,自動彙總數據等。
表格也是多家趨於共識的業務,藉助AI表格助理,釘釘用戶用對話描述想法,就能自動生成AI表格、自動化工作流、儀表盤,也可以直接進行問數、公式統計,或者對錶格排序、填色、加寬等基礎操作,進一步降低AI表格使用門檻。
飛書7月初召開未來無限大會時,這樣介紹多維表格,“用多維表格搭建銷售、人力、電商等系統,無需採買、無需研發介入,一線員工在短時間內可打造屬於自己職業的業務系統”。
燒幾把火
共識之外,釘釘、業內人士和外部觀察者也有看法差異。
“沒發現釘釘功能臃腫”,一位熟悉辦公軟件的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太臃腫了,不停加功能,很難靠軟件本身的審美、優雅的設計和簡潔的功能取勝。”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的這種感受,陳航當天也曾提及。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了開發者和使用者的矛盾。
作爲同一賽道的同行和合作伙伴,張徵對新版釘釘的關注不僅在軟件層面,“釘釘的錄音硬件以及其他的Agent,是外部獨立廠商做成的,釘釘借鑑過來,利用自己的平臺渠道做更大規模推廣”。
對他來說,這種升級在預期之中。
釘釘AI聽記是一款語音記錄工具,依託大模型實現語音內容的實時轉寫、語義分析與智能摘要。DingTalk A1是釘釘推出的首款AI硬件,與AI聽記軟硬件協同。
拋開業務層面的改變,外部變化也是引發釘釘求變的重要因素。“釘釘着急了”“需要燒幾把火”,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
根據艾瑞諮詢研究報告,2024年中國協同辦公平臺市場規模117億元,2025年將達到139億元。在這一賽道,企業微信、釘釘和飛書屬於互聯網廠商,此外還有傳統OA廠商、其他專業軟件廠商。由於第三方權威機構僅披露至2023年數據,最早一批進入協同辦公市場的如藍凌、泛微、致遠三家廠商市場份額年達到45.5%,釘釘和企業微信的市場份額均爲7.1%。
在王超看來,“釘釘這十年,先是老員工內部創業,再被集團拿走做雲業務,經歷了無招出走、Yun釘一體,現在轉一圈又回到無招手裏。實際上,這反映的是過去十年裏阿里的多次業務架構調整,釘釘作爲附屬品跟着沉浮”。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高佳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