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展望未來,行業景氣延續,其中AI仍是最大驅動力,海外算力與國產算力共振成長,此外先進邏輯/存儲擴產有望提速,消費電子領域25H2也有諸多新產品值得期待。近期電子板塊股價表現亮眼,繼續堅定看好板塊整體的未來行情,推薦半導體設備鏈、國產算力鏈、消費電子整體修復、海外算力鏈四條主線。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國產算力:供需向好驅動產業鏈發展,突破窗口與機遇並存,持續重點推薦國產算力產業鏈。
美國對華 AI 芯片出口實施限制,導致國內科技企業採購受限,市場呈現“高需求、低供給”的格局。工信部近期明確倡導有序引導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其實現適度超前、動態平衡發展,爲國產算力產業提供政策支撐。DeepSeek-V3.1 模型採用UE8M0 FP8 Scale參數精度,並針對下一代國產芯片進行適配設計,這一舉措標誌着國產算力正從“被動應急”轉向 “主動破局”,迎來關鍵突破窗口。當前國產 AI 芯片向國產先進製程供應鏈轉型過程中,仍需依賴國產供應鏈產能的逐步釋放,但對未來1-2年先進製程的突破持樂觀態度。同時,看好國產算力通過與國內客戶深化合作適配,進一步提升計算效率與性價比。未來1年將是國產AI芯片競爭格局重塑的重要觀察期。當前位置看好國產算力產業鏈迎來放量拐點,建議關注國產算力、存力、運力相關頭部廠商,以及先進製程衍生的設備、封測、PCB、電源管理等環節。
半導體設備:國內先進擴產需求繼續,預計下半年及明年快速回升。
其中,存儲晶圓廠方面:預期下半年存儲新廠的擴產超市場預期,全年擴產需求較上半年提升,進一步拉動板塊情緒。展望2026年,兩家存儲大廠訂單有望加速落地,看好2026年全年擴產預期進一步提升,單萬片Capex提升+國產化率進一步提升。邏輯晶圓廠方面:預計今年先進邏輯訂單逐步落地,較去年實現從1到10的突破。展望2026年,預計國內先進邏輯晶圓廠擴產節奏有望進一步提速;此外,國產化率有望逐步開始提升,對國內半導體設備公司拉動顯著。當前位置堅定看好整個半導體設備及零部件板塊。
消費電子:看好下半年新品密集發佈催化,聚焦細分創新環節。
1)智能影像設備仍是今年很重要細分增量市場,除了大疆全景相機、影石無人機,後續兩家品牌仍有產品迭代。
2)蘋果鏈:前期市場擔心的關稅影響、AI進展緩慢均已在股價中反映,9月份蘋果發佈年度新機,後續應持續關注AI進展(如和現有大模型廠商合作)以及明後年創新(如摺疊屏、新款耳機、眼鏡等)。
3)AI/AR眼鏡:預計2025/2026年AI眼鏡出貨10kk/20kk部,2026/2027年AR眼鏡出貨1kk/5kk部,建議關注H2大廠新品。
4)華爲鏈:預計Mate旗艦機型有望在9-10月份發佈,建議關注新機芯片、散熱、esim、衛星通信等創新。
海外算力:海外雲資本開支持續加碼,算力基建景氣度延續,其中重點推薦PCB板塊。
近期北美互聯網資本開支密集上調,AI投入與營收互相促進的飛輪效應顯現。隨着AI真正進入推理爆發期,有望助推AI產業鏈形成資金正循環。谷歌2025年4月的token消耗量達到480T,相比24年同期的9.7T增長約50倍,6月token消耗量進一步達到980T以上。目前AI模型與應用已經在編程等場景真正開始密集落地,併產生良好效果。科技巨頭加大投資以加速AI服務的變現能力,以及對ASIC架構的加快推進,預示着算力集羣、網絡互聯、以及AI基礎設施配套需求的增長。持續重點看好與AI芯片最同頻升級的PCB相關板塊以及其他環節龍頭。
風險提示:下游創新不及預期;國產替代進程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國際產業環境變化和貿易摩擦加劇風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