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上週五宣佈,將向陷入困境的美國老牌芯片製造商英特爾投資高達111億美元。卡託研究所(Cato Institute)稱此舉是「對幾乎所有人都不利的糟糕決策」。
據悉,英特爾上週五宣佈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美國政府將向英特爾普通股投資89億美元,收購該公司9.9%的股份。交易成功後,美國政府將成為英特爾的大股東。英特爾表示,美國政府將以每股20.47美元的價格收購4.333億股英特爾普通股。加上此前英特爾已獲得的22億美元補貼,美國政府對英特爾的總投資額為111億美元。
英特爾稱該協議具有「歷史意義」,並表示公司「堅定致力於」確保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由「美國製造」。
卡託研究所成立於1977年,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是一家專門研究公共政策的智庫。卡託研究所赫伯特·A·施蒂費爾貿易政策研究中心的綜合經濟事務副總裁Scott Lincicome概述了支撐其觀點的六個理由。
他上週五在X平臺上表示:「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極其糟糕的舉措,將對美國公司、美國科技領導地位以及美國整體經濟造成真正的損害。希望他們不要付諸實施。」
Lincicome認為,此舉將導致英特爾的決策越來越受政治而非商業考量驅動,從而損害其長期發展能力。他表示,國有企業「以行動遲緩、臃腫且效率低下而聞名」。
與此同時,英特爾的競爭對手現在必須與英特爾以及「山姆大叔」爭奪客戶、資金等資源。
Lincicome表示:「這對英特爾的客戶來說可不是好事,因為他們現在不得不擔心(甚至可能面臨壓力)自己會被迫購買英特爾的產品,而不管這些產品本身是否值得購買。(英特爾目前仍在努力研發高端芯片。)這反過來也對整個美國科技行業不利。」
他還表示:「這對那些接受(政府)補貼的美國企業來說也不是好事:他們會是下一個嗎?他們應該退還這筆錢嗎?他們會通過政治行動/遊說先發制人嗎?「
這位政策研究員補充道:「這對那些可能與‘國家安全’相關的公司/行業來說不利——不僅山姆大叔可能會向它們施壓,而且投資者可能會三思而後行,將目光投向其他風險較低的領域。」
最後,美國政府對英特爾的投資對美國出口來說是個壞兆頭。如今這家老牌芯片製造商將成為一家國有企業,其銷售行為可能會被外國政府視為「政府補貼」,從而成為徵收「反補貼稅」的目標。
Lincicome表示:「美國政府可以通過幾十種方式支持英特爾,包括市場支持和非市場支持措施,而無需大規模持有這家陷入困境的公司股份。比如提供補貼、長期合同、簽證、關稅減免、許可放寬、稅收減免等等。這些方式都更好。」
此次美國投資標誌着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立場大逆轉,而就在幾周前,特朗普敦促英特爾首席執行官陳立武辭職,理由是所謂的「利益衝突」。特朗普當時表示:「英特爾的首席執行官存在嚴重利益衝突,必須立即辭職。這是解決該問題的唯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