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網訊(記者 劉威魁)隨着我國期貨市場迎來高質量發展新徵程,廣東期貨市場也在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近年來,廣東省市區各級部門制定了一系列的文件,提出打造完整期貨產業鏈、建設期貨市場風險管理中心、在南沙建設期貨產業集聚區或期貨小鎮等設想。尤其是廣期所落地廣州以來,各類資本和產業主體正紛至沓來,給予了廣東期貨市場更多關注。尤其是《關於金融支持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見》(下稱《南沙金融30條》)的發佈,更是給予了南沙甚至整個廣東期貨市場極大的鼓舞。
中國期貨業協會戰略發展委員會委員、廣州期貨公司董事肖成博士認爲,對於期貨市場而言,南沙不僅是廣東期貨市場的引擎,更是國家爭奪大宗商品定價權的戰略支點。
落深落細重大金融改革創新試點
作爲自由貿易區,南沙向來重視制度創新,嘗試各種制度型開放試點,南沙依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等多重國家戰略,在金融開放、跨境貿易等領域享有先行先試權。
在推動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方面,肖成博士認爲,南沙具備政策、區位、產業、創新、國際化等五大核心優勢。比如允許港澳投資者控股境內期貨公司,試點跨境監管協作等內容,都是南沙制度創新的體現。而南沙作爲廣州、深圳和香港三個世界級都市的黃金腹地,在粵港澳大灣區轉型的過程中,南沙可以利用其獨特的區位優勢鏈接全球市場。同時,南沙鄰近佛山、東莞等產業製造業中心,可以服務萬億級製造集羣,產業協同優勢明顯。此外,南沙港作爲全球第五大港口,爲大宗商品交割提供物流支撐,依託南沙港樞紐升級“貿易+金融+物流”功能,服務“一帶一路”大宗商品貿易。
“對於期貨市場而言,南沙不僅是廣東期貨市場的引擎,更是國家爭奪大宗商品定價權的戰略支點。”肖成博士如是說。
緊扣南沙開發開放關鍵環節,廣州南沙又迎來新一輪政策紅利。《南沙金融30條》發佈後,廣州市各部門及國家金融監管部門駐粵機構快速聯動,在3個月內編制完成了《關於貫徹落實金融支持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見實施方案》,爲政策落地提供明確“施工圖”。
肖成博士認爲,《南沙金融30條》的發佈,不僅是區域金融改革的實踐,更是爲期貨行業的發展帶來了突破性進展。南沙落深落細重大金融改革創新試點,或將成爲我國期貨市場開放創新的重要“試驗田”。比如,《南沙金融30條》所提及的深化粵港澳合作,支持廣期所與港交所合作推出跨境品種,相關期貨品種就可以探索“以人民幣計價、國際流動性”的定價模式,從而增強我國大宗商品的價格影響力。此外,允許港澳資本參控股境內期貨公司,可以推動“監管白名單”試點,對跨境套保等業務實施包容性監管,吸引國際資本和機構入駐南沙,進一步促進內地與港澳規則銜接,助力內地期貨公司拓展離岸人民幣結算、跨境風險管理等業務。
精準把握未來發展新趨勢
當前,南沙正深入推進“五港聯動”發展策略,其中“金融港”是關鍵一環。爲加快建設南沙特色金融港,充分承接南沙系列政策勢能,《南沙金融30條》特別提及“打造完整的期貨產業鏈”等內容。
肖成博士認爲,打造完整的期貨產業鏈對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意義體現以下五個方面:一是爲製造業築牢“風險防火牆”,保障產業鏈穩定,廣東製造業佔GDP比重較高,新能源、電子、家電等產業相關原材料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高度敏感,期貨運用好了套期保值工具可幫助企業鎖定成本,平滑利潤波動。 二是強化我國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扭轉“買什麼漲什麼”的困局。廣東是全國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費與貿易省份,但長期缺乏核心定價權。南沙完整期貨產業鏈通過品種創新、交割網絡、跨境聯通,逐步構建 “廣州價格” 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廣東在全球大宗商品貿易中的話語權。比如說,像南沙的交割庫網絡價格支撐,將來是有權威性的,南沙在廣東及周邊佈局覆蓋金屬、能源、農產品的交割庫(如工業硅交割庫、甲醇交割庫),形成 “交割庫 + 港口 + 物流”的現貨樞紐。通過“期貨交割價+港口升貼水”模式,使廣州港交貨價成爲東南亞進口商的重要參考,逐步替代部分國際定價。
三是集聚金融要素資源,優化區域經濟結構,尤其是廣期所落戶廣州後,越來越多期貨公司開始在廣州佈局分支機構,帶動廣東金融業增加值,完整的期貨產業鏈還可拉動銀行、保險、基金等配套機構集聚,對廣東來說,不僅是金融基礎設施的升級,更多是重塑製造業競爭護城河的關鍵抓手。當企業因風險管理能力增強敢於擴大投資,當“廣州價格”成爲國際貿易基準,廣東也將從“製造大省”躍升爲“定價強省”,實現高質量發展範式的根本轉變。
“南沙要將各項制度優勢落到實處,對各項規則進行細化,使其切實轉化爲核心競爭力,這是南沙未來大有可爲之處。”肖成博士認爲,南沙要應構建宏觀視野與系統思維,精準把握未來發展趨勢。一是把握科技創新趨勢,諸如大數據、機器人等前沿科技不斷湧現,南沙應充分利用這些創新成果,深入探索如何將大數據、區塊鏈、機器人等創新科技與金融政策及落地應用緊密結合,充分釋放其賦能作用。從全球大宗商品發展歷史來看,英國之所以能在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方面具備強大影響力,正是抓住了當時科技創新與金融轉型的雙重機遇,如今的南沙同樣面臨這樣的機遇。二是把握金融創新趨勢,比如當前穩定幣的功能與作用正處於研究探索階段,穩定幣具備跨境結算的特性,與期貨市場存在共性,如何將二者優點巧妙融合,助力期貨衍生品實現國際化,也值得深入研究與探索的方向。
肖成博士認爲,若南沙能抓住此類優勢,不僅有望解決跨境貿易現存的諸多效率低下問題,更能站在金融高度,爲解決廣州與港澳跨境相關問題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