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決策參考︱9月降息已成定局 港股漲勢過大警惕震盪

智通財經
昨天

【主編觀市】

在A股強勢帶動之下,港股上週繼續往上發力。

上週五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上發表鴿派講話,他表示就業市場下行風險正上升,今年勞動力增長已顯著放緩。關稅已開始推高某些商品價格,關稅對CPI影響如今已然清晰,基本假設是一次性的影響。長期通脹預期仍保持良好錨定,我們不會讓通脹成爲持續的問題。由於貨幣政策處於緊縮區間,我們可能需要調整政策立場。很明顯態度已經轉變,9月降息差不多是板上釘釘。而9月之後會有幾次降息,需要看接下來的通脹數據,如本週美國7月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也需要再佐證一下。

本週是8月底最後一週,月底迎來上合組織峯會,再後面就是大閱兵,因此,股市需要穩定的環境,但如果漲勢過大也要小心最後幾天的震盪。

當前市場最大熱點無疑是DeekSeepV3.1催化的芯片國產替代熱潮,注意英偉達將於美東時間8月27日公佈2026財年第二財季的財報數據。可以窺見全球AI的景氣度如何。但整體不會影響到中國AI發展,工信部:有序引導算力設施建設,加快突破GPU芯片等關鍵核心技術。今年我國智能算力規模增長將超40%。預計芯片股持續催化。

英偉達黃仁勳將於 8 月 25 日發佈“機器人新大腦”產品,機器人如果大腦短板補齊,發展將提速。重點看宇樹產業鏈。

《稀土開採和稀土冶煉分離總量調控管理暫行辦法》發佈,辦法規定國家對稀土開採和冶煉分離實行總量調控管理。標誌着國家對稀土這一戰略資源的管理進入了新階段,稀土和AI使用量大的銅類等資源可以關注。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堅決抵制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開展惡性競爭從同質化低效能競爭轉向高質量高水平競爭。期待行業反內卷出成果。

【本週金股】

商湯-W(00020)

商湯科技以22.8%的市場佔有率,連續第九年位居國內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榜首。近期,商湯“日日新”大模型交互平臺已接入AI眼鏡,成爲用戶的“第二大腦”。公司技術棧創新指數全球第二、國內第一,尤其在資源利用率優化、模型壓縮等領域領先阿里雲、百度智能雲。其“日日新”大模型在多模態能力上與GPT-4相當,2025年Q2模型調用量同比增長300%,金融、政務等場景客戶付費意願提升六倍。

公司智能座艙視覺AI軟件市佔率連續5年全球第一(2025年Q1達38%),絕影智駕在城市NOA市場份額7.2%(第三),端到端方案UniAD完成高難度實車測試,量產交付超260萬輛。公司擁有1200餘項專利,自研AI芯片“元腦”能效比達國際主流水平,固態電池研發進入中試(能量密度350Wh/kg),計劃2027年量產。

全球化佈局:海外收入佔比從2023年的18%提升至2024年的27%,但2025年Q1增速放緩至15%,需關注地緣政治風險(如歐美AI監管政策)。公司與中科院合作研發半固態電池,參股新源動力(氫能電堆)。2024年參與設立上海人工智能生態基金(規模100億元),重點佈局大模型產業鏈。看好大廠AI+AR眼鏡密集發佈催化及大模型多模態迭代對AI+AR眼鏡交互能力的提升。

【產業觀察】

AI眼鏡終端出貨量持續上修,行業有望迎來爆發。消費電子行業創新仍爲核心增長方向,AI眼鏡當前爲行業重要創新之一。

當前AI眼鏡行業中,Meta仍爲行業絕對龍頭,其產品出貨量佔據行業絕大部分份額,其下一代AI眼鏡有望於26H1發佈,或有望帶動行業新一輪爆發。根據產業鏈調研反饋,26年全球AI眼鏡出貨量有望超2000萬臺,行業快速增長。

AI眼鏡新品密集發佈,行業催化持續。2024年12月以來大鵬、雷鳥、Rokid、李未可科技、閃極、雷神小米等多家品牌紛紛召開AI眼鏡發佈會,推出自身AI眼鏡新品,行業新品快速選代產品成熟度持續提升。站在當前時間點看,rokid glass有望於近期正式發售,下半年三星亞馬遜、Meta、字節、華爲等品牌均有產品規劃中,行業上升趨勢明確。

近期,歌爾股份公告稱,其子公司歌爾光學將通過增發股份方式收購舜宇旗下上海奧來微納光學相關公司 100% 股權,交易完成後舜宇將持有歌爾光學約 1/3 股權,歌爾原股東持股約 66.67%。有機構認爲,兩家合作核心是能整合“歌爾的 AR 平臺化能力 + 上海奧來的光波導能力”。在技術路徑上高度互補性,疊加外部客戶需求推動,爲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港股重點關注舜宇光學(02382)、康耐特光學(02276)。

【數據看盤】

港交所公佈數據顯示,恒生期指(八月)未平倉合約總數爲122596張,未平倉淨數48829張。恒生期指結算日2024年08月28號。本週期指結算。

恒生指數在25339點位置,熊證密集區靠近中軸,指數有做多動力。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宣告美國貨幣政策即將迎來轉折點,新一輪減息週期即將開啓。本週恒生指數看漲。

【主編感言】

上半年港股表現強於A股。上期提到,機構散戶調研顯示市場情緒並未過熱,A 股市場的牛市仍處於相對早期階段,港股跑贏A股的這種情況在今年的剩餘時間內或會發生顯著變化。當然,鮑威爾暗示降息,對港股邊際改善更明顯;前期香港市場流動性因爲聯繫匯率弱方保證與HIBOR利率回升承受壓力,現在也都出現改善。AH價差中有一定分化,H股中仍有一些行業有較大折價,穩健型增量資金依然可能繼續南下流入。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