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VS現實:特斯拉(TSLA.US)萬億市值背後的豪賭,自動駕駛成唯一救贖?

智通財經
08/27

智通財經APP獲悉,特斯拉(TSLA.US)近日股價接連上漲,自3月以來已上漲超35%,儘管公司近期業績並非特別亮眼,盈利未取得大幅突破,但市場對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人工智能進展及新產品消息的樂觀預期獲得了上漲動力。

財經分析師Motti Sapir撰稿稱,市場再次基於“預期”而非“實際證據”爲特斯拉定價。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6%,利潤率收窄;即便到2027年,華爾街的業績預測也難言樂觀,預計每股收益(EPS)將從2025年的1.69美元增至2027年的3.25美元。

他寫道,當前特斯拉遠期市盈率超200倍,估值堪比高速增長的科技巨頭,但其現有業務更接近“成熟車企”。除非特斯拉能證明可從自動駕駛或能源業務中獲取實質利潤,否則當前股價已屬合理水平,因此仍維持“中性”評級。

特斯拉當前重心

特斯拉市值仍維持在1萬億美元以上,憑藉強大品牌、龐大在運營車隊及垂直整合商業模式佔據優勢。管理層當前更聚焦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落地,已在奧斯汀啓動試點;同時將Dojo超級計算機的工程師調至全自動駕駛(FSD)與人工智能相關項目,並推動儲能業務增長。

產品層面,Cybertruck仍處於上市初期,部分版本的Model Y已顯現市場不確定性。能源業務通過新合作關係擴張,但特斯拉仍在努力多元化——其利潤主要依賴汽車業務,而該領域正面臨降價壓力與激烈競爭。

當下電動汽車市場格局

全球電動汽車市場正進入更艱難的階段:美國、歐洲等地區的增長放緩,比亞迪、越南VinFast及傳統車企加速擴張,推高了定價壓力。汽車零部件關稅、自動駕駛(Autopilot)事故引發的審查升級,進一步加劇了行業挑戰。

自動駕駛領域競爭白熱化,特斯拉正與Waymo(計劃將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擴展至達拉斯)正面交鋒。特斯拉的優勢在於軟件研發路徑與龐大的數據積累,但監管可能拖累其進展。能源業務雖市場機遇快速增長(毛利率近期回升至約30%),但執行風險較高——儘管特斯拉布局領先,隨着競爭對手追趕,其“不可撼動”的地位已不復存在。

特斯拉核心財務數據一覽

第二季度,特斯拉營收225億美元,同比下降12%;汽車業務營收從185億美元降至158億美元。服務業務增長、能源業務營收同比下滑,兩者均無法完全抵消汽車業務的營收降幅。毛利率爲17.2%(去年同期爲18%),營業利潤率僅4.1%;淨利潤12億美元(每股收益0.33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14億美元。

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經營現金流增至47億美元,但39億美元的高額資本支出限制了自由現金流。公司資產負債表仍穩健:現金及短期投資達368億美元,債務131億美元。

整體財務狀況顯示,特斯拉正處於轉型期,汽車業務收入下滑,服務業務穩步增長,能源業務雖面臨營收壓力但毛利率表現強勁;同時,公司在自動駕駛與人工智能領域加大投入,研發支出維持高位。

市場對特斯拉的估值邏輯

特斯拉估值已顯過高,當前遠期市盈率超200倍。即便按2027年每股收益3.25美元的目標測算,以當前股價計算,市盈率仍遠超100倍。

這種估值水平僅在特斯拉實現“顛覆性突破”(如自動駕駛出租車或人工智能軟件帶來鉅額利潤)時才合理。若持謹慎觀點——即汽車業務利潤率持續承壓、自動駕駛出租車盈利仍需數年——當前股價可能比合理水平高出2-3倍。

若特斯拉估值向同行靠攏(即便保留一定增長溢價),340美元的股價可能面臨55%-75%的下跌空間。當前估值要維持,唯一可能是自動駕駛出租車與人工智能業務比多數分析師預期更早帶來可觀利潤。

近期關鍵動態梳理

近期消息好壞參半:積極麪包括特斯拉在得克薩斯州獲得自動駕駛出租車牌照,能源與人工智能合作持續推進;負面消息則涉及證券欺詐訴訟、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對其延遲上報事故的調查,以及自動駕駛事故判決帶來的高額賠償。

投資者情緒分化明顯:散戶投資者熱情不減,多數機構則持謹慎態度。這種分歧也體現在盈利預測中——28家機構下調預期,僅3家上調,進一步加劇了股價波動。

需重點關注的風險

1. 政府補貼依賴風險:稅收減免與補貼是維持高需求的重要支撐,但這類政策並非永久性。若電池或太陽能安裝相關補貼縮減,特斯拉將面臨兩難選擇:要麼提價,要麼承擔利潤損失。

2. 供應鏈風險:部分關鍵零部件依賴單一供應商,若因關稅、政治因素或產能瓶頸導致成本飆升、交付延遲,生產將迅速放緩。

3. 保修成本上升風險:截至2025年6月,特斯拉預留的保修準備金從去年的58億美元增至75億美元,反映出支撐快速增長的車隊及Cybertruck等新產品的壓力。若故障問題增多,該數字可能進一步攀升。

4. 應收賬款風險:大量收入來自政府補貼或客戶融資(賬期可能超一年),付款延遲將加劇現金流壓力。

5. 監管不確定性風險:自動駕駛(Autopilot/FSD)持續受關注,NHTSA對延遲上報事故的調查表明,監管可能轉化爲實際成本或銷售限制;疊加產品安全與信息披露相關訴訟,法律層面壓力較大。

Sapir認爲,最緊迫的三大風險是:補貼取消風險、保修負債持續上升、自動駕駛功能審查趨嚴。三者單獨存在已具影響,若同時爆發,可能在特斯拉亟需推進業務的關鍵節點拖慢其步伐。

未來前景展望

Sapir認爲,短期(未來1-1.5年),預計特斯拉營收增長乏力,利潤率持續承壓。市場共識預測2025年營收爲927億美元,後續年份有望回升;至2026-2027年,營收或恢復至1330億美元左右,能源與軟件業務將發揮更大作用。核心問題在於,特斯拉能否在增長的同時提升盈利能力。

市場押注自動駕駛與人工智能將大幅提振利潤,但我認爲這一時間線比多數人預期更長——相關挑戰使其更可能是“未來十年的故事”,而非未來2-3年。在此期間,特斯拉的業績將取決於三大因素:能否阻止利潤率進一步下滑、能否將能源業務打造成盈利增長引擎、能否在不依賴新政府補貼的情況下控制成本。

三種情景假設

- 悲觀情景:自動駕駛落地延遲,競爭擠壓利潤率,每股收益停滯在2美元左右,估值向100倍市盈率靠攏。

- 中性情景:能源與服務業務持續增長,汽車業務企穩,2027年每股收益達3.25美元,市盈率維持在90倍以上。

- 樂觀情景:2027年自動駕駛出租車實現商業可行,每股收益突破7美元,投資者給予60-70倍的科技股級市盈率。

最終結論

Sapir認爲,特斯拉仍是一家極具吸引力的公司,但股價走勢難以判斷。其高估值源於投資者對自動駕駛與人工智能突破的期待,然而當前數據——汽車銷量下滑、利潤率疲軟、盈利增長溫和——難以支撐1萬億美元市值。仍維持對特斯拉的“中性”評級,若已持倉,可長期等待潛在業務突破;若考慮在當前價位買入,風險收益比並不具吸引力。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