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京晨報)
轉自:南京晨報
8月25日,南京市與頭部互聯網企業京東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京東集團選址建鄴區河西南板塊,將建設百億級區域總部和萬人規模研發中心。
企業投資是真金白銀的市場行爲,“重倉”一座城,是對當地營商環境和發展潛力的最大肯定。京東落子,充分展露南京以高質量發展過硬業績服務全國、全省發展大局的省會擔當,也鮮明彰顯建鄴區各項工作“追求卓越、爭創一流”的堅定決心。
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下,京東“看好”南京,意義不一般——
這是一段名城與名企雙向奔赴的典範佳話。南京是長三角特大城市和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建鄴區則是最能展現其現代化、國際化形象的城市客廳和城市中心。京東作爲互聯網頭部企業,在2024年《財富》中國500強中位列第13,其戰略佈局一直備受關注。
去年,在南京2024全球產業科技創新與投資促進大會期間,南京市人民政府與京東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於今年形成南京市與京東集團新一輪戰略合作事項16條。在共同的產業理想牽引下,名城與名企結成了緊密的“發展共同體”。
這是一場大廠“組局”引來總部雲集的精彩演繹。京東並非首個青睞南京和建鄴的互聯網巨頭,此前,阿里巴巴、小米等互聯網大廠已相繼選址河西南。近年來,58集團江蘇總部、恒生電子江蘇總部等高能級項目也紛紛入駐,有人形容河西南“兩字落、滿盤活”。
京東同樣選擇和阿里、小米做“鄰居”。其項目將打造爲京東集團區域中心,承擔集中辦公與研發職能。未來,這裏將匯聚京東在零售、科技、金融、健康、家政等多個業務板塊的研發力量,重點引入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等前沿領域的研發人才。
這是一次從“產城人”到“人城產”發展理念的深刻轉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北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江蘇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丁宏分析,不同於以往在偏遠區域建廠、以產業帶動城市發展的“產城人”模式,河西南的規劃始終圍繞人的需求展開,打造了適配高素質人才工作與生活的城市功能配套。高品質的城市環境與優質人口結構形成強磁吸效應,成功吸引互聯網頭部企業集聚,京東的落戶正是這一模式的又一次成功實踐。
總部型企業通常自帶人才、技術、資本和市場資源,能顯著提升區域產業生態。以互聯網大廠園區爲支撐,今年,建鄴區全面啓動中央科創區建設,聚焦“人工智能+”產業方向,推動創新資源向河西南加速集聚,致力打造南京科創版圖升級的“展示窗口”、匯聚頂尖創新要素的“中心地帶”。
短短8個月,河西中央科創區建設已初見成效——小米南京科技園躍升爲超級研發中心,手機硬件工程實驗室投入使用,研發人員突破5000人;南京阿里中心已吸引59家優質企業入駐,包括三星南京研究所等世界500強企業、南京能利芯科技等高成長潛力企業,以及米川人工智能等創新“幼苗”和端點星辰科技等阿里生態夥伴。
在河西中央科創區採訪,串聯多個功能區域的“阿里廊”令人印象深刻。它鏈接辦公空間、創業孵化、商業配套、員工餐廳等多個功能區域,構建起互聯互通的一站式生態社區。物理空間的互聯互通,折射互聯網大廠開放協作的生態,更直接呼應了河西中央科創區的發展願景——通過數據要素鏈接“人工智能+”企業,打造全省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
在今年南京市委提出的“兩城兩區兩港兩中心”創新樞紐佈局中,河西中央科創區成爲重要一極。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建鄴區委全會發出新的動員令——搶抓全市創新樞紐佈局機遇,高水平建設河西中央科創區,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加快佈局科創產業,走出“金融中心+科創建鄴”的發展新路,實現“金融+科創”雙輪驅動,努力成爲全市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重要承載地。記者 鹿琳
責任編輯:郭栩彤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