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攜創新科技重構營養健康管理新場景

揚子晚報網
08/27

  8月25日,“科技向善,重構營養健康管理新場景”學術交流會在京舉行。行業協會領導、健康領域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圍繞精準營養技術創新、慢病防控實踐、臨牀營養干預價值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研討。

  如新集團首席產品執行副總裁賀傑德表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設定了明確且可量化的目標,這已經走在了世界前沿。在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如新確立了清晰而堅定的戰略方向:以基因表達科技、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爲驅動,重點深耕抗衰老、代謝健康及認知健康三大核心領域。可以說,中國“健康中國2030”戰略和如新的發展戰略高度一致。我們願意將科技創新轉化爲切實可行的方案,爲全球民衆帶來普惠的健康福祉。”

  專家獻策:

  聚焦慢病防控與臨牀價值

  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張志強強調,以如新公司爲例,他們通過40餘年的保健食品研發製造和產品服務的知識沉澱與經驗積累,探索出自己的健康管理之路,致力於個性化與精準營養,從生活方式、體型管理、抗氧化、營養素等多維度推出全面代謝健康管理方案。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原副所長翟鳳英在演講中介紹了“隱形飢餓”概念,她建議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爲指導,踐行“膳食平衡寶塔”原則,保證雜糧、蔬果、奶、堅果等攝入,同時通過“平衡膳食、適當運動、早防早治”等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慢病風險。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原副所長翟鳳英

  航天中心醫院營養科副主任、北京衛健委健康科普專家許美豔則從臨牀視角,分享“營養干預的臨牀價值與社會意義”。她指出,臨牀營養需遵循“5階梯療法”,根據患者病情選擇營養教育、口服營養補充、腸內/腸外營養等途徑,尤其關注腫瘤患者、老年人、孕婦等特殊人羣的營養需求。

  創新成果亮相:

  如新PRYSM iO開啓智能健康管理新紀元

  如新集團全球研究與開發總監任一萍博士在“重構營養健康管理的‘科技中樞’”主題演講中,重磅介紹了公司最新科技創新成果——PRYSM iO超光譜智能掃描儀。她指出,全球健康壽命與預期壽命差距已擴大至9.6年,氧化應激(自由基攻擊)是衰老與慢病的關鍵誘因,而類胡蘿蔔素作爲人體抗氧化網絡的“第一道防線”,其存量可直觀反映抗氧化能力。

  如新依託1930年諾貝爾獎成果“拉曼光譜”原理,發明了可以無創測量皮膚類胡羅卜素水平的光子掃描儀;有着40年研發積累的如新,歷經20多年,在全球收集2600萬次掃描數據。在此基礎上,如新再攀巔峯,以全新的技術打造出PRYSM iO。該設備通過超光譜吸收技術,15秒內即可收集數十萬皮膚反射數據,在拉曼數據庫的指導下,進行AI驅動的機器學習,生成身體防禦指數,透過皮膚類胡蘿蔔素水平、反映氧化壓力及營養狀況。

  任一萍博士通過數據證實:吸菸、肥胖、蔬果攝入不足人羣的指數顯著偏低,而規律攝入營養補充劑、改善生活方式後,指數可快速提升至“綠色健康區”。該設備的推出,是營養健康管理從“模糊判斷”邁向“科學量化”的體現,爲家庭、社區健康營養管理提供了便攜工具。

  展望未來,賀傑德表示,如新將始終以“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爲理念,依託健康大數據,爲消費者提供從健康檢測(如PRYSM iO)到個性化健康管理方案(飲食、運動、營養補充等)的全鏈條服務。以科研爲錨點,探索科技在健康領域的更多可能,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爲普惠的健康福祉,爲提升消費者健康素養、推動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靜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