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平安半年報:創新破局,韌行不怠

市場資訊
08/26

適逢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5週年當天,發軔於斯的中國平安也正式交出2025年上半年答卷。

回顧過往,平安以蛇口啓航的先發優勢,投身綜合金融與科技轉型的浪潮,在“綜合金融+醫療養老”雙輪戰略中屢創佳績。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平安堅持多元化的業務佈局、穩健的經營策略和持續的創新驅動,這份半年報或將成爲解讀其當下實力與未來走向的關鍵密碼。

多元結構下的韌性運營

在市場各方密切關注下,平安上半年依然交出頗具韌性的成績單,保持了穩健的業績增長態勢。年報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集團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777.32億元,同比增長3.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80.47億元。

觀察發現,平安在營運利潤上保持了韌性增長。作爲反映企業核心業務競爭力、盈利質量與可持續經營能力的核心指標,營運利潤對平安這一業務覆蓋保險、銀行、醫養的綜合金融集團而言,其增長既體現了單一業務的突破,也反映出多板塊協同的成效。面對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行業競爭的加劇,平安多元化的業務結構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中,今年上半年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實現穩健增長,新業務價值達成223.35億元,同比大增39.8%;產險上半年原保險保費收入1718.57億元,同比增長7.1%;保險服務收入1656.61億元,同比增長2.3%;平安銀行營收693.85億元,淨利潤248.70億元,截至6月30日該行個人存款餘額13273.38億元,較年初增長3.1%。

現代企業治理體系中,穩定的分紅政策是企業戰略佈局、財務健康度與市場價值的綜合體現。對大型上市公司而言,以穩定分紅持續回報股東,不僅是對投資者權益的保障,更對企業自身的經營韌性、市場公信力與長期發展能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長期以來,平安對股東回報極爲重視,從歷年分紅情況來看,其股息率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半年報顯示,將向股東派發中期股息每股現金人民幣0.95元,同比增長2.2%,連續十年實現股息增長。在資本市場波動時期,穩定的分紅有如定海神針爲股東提供了可靠的現金流回報,投資者對平安的信心顯著增強。

投資端同樣顯示出穩健態勢。今年上半年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實現非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近10年平均淨投資收益率5.0%;近10年平均綜合投資收益率5.1%,投資端業績斐然,資產配置能力持續增強。

中信證券研報評價稱,過去五年,平安金融科技業務實現大幅降本增效,銀行業務迴歸穩健經營,產險憑藉商業模式優勢已恢復較強的盈利能力,壽險主業通過銀保、社區隊伍正在開啓新增長曲線,新業務量價齊升,集團母公司現金流和派息能力顯著增強。

雙軌並行下的技術底蘊

2023年,平安“綜合金融+醫療養老” 雙輪並行戰略落地施行,引領行業從“純金融服務”向“產品+服務”轉型,在客戶價值、企業發展等層面均展現出重要意義。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平安個人客戶數近2.47億,較2024年6月末增長4.6%,上半年客均營運利潤247.32元,同比增長0.6%。享有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權益的客戶覆蓋壽險新業務價值佔比近七成,醫療養老戰略顯著爲主業賦能。

當前居民對金融與生活服務需求日益多元,“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將保險、銀行、投資等金融服務與醫療健康、養老服務有機融合,實現 “一個客戶、一個賬戶、多種產品、一站式服務”,成爲其“省心、省時、省錢”服務理念的有力詮釋,未來有望釋放更大能量,助力平安塑造金融與醫療養老服務新生態。

深入觀察下,“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的底層驅動力,來自平安在科技層面的水平飛躍,驅動業務價值轉型。正如麥肯錫在其新書《麥肯錫講全球企業數字化》中提到:“無論是數字化轉型還是生成式AI轉型,其核心都在於‘轉型’本身——唯有全方位重塑企業的運作方式,才能真正釋放技術帶來的業務價值。”

而在中國科技頻頻刷新全球創新生態的格局下,平安以AI賦能,以數字化作爲持續創新的核心動力,並將其廣泛應用於業務各個環節,助力金融主業“降成本、提效率、控風險”。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平安大模型調用次數達8.18億,多元場景應用數超650個。藉助AI與人工協同,縮短響應時間,提升服務精準度與質量,提供全天候7×24小時在線服務,上半年壽險保單秒級覈保佔比94%,閃賠佔比59%。降本方面,上半年AI坐席服務量約8.82億次,覆蓋平安80%的客服總量。通過風險數據分析前移和AI技術結合,從行爲源頭爲客戶有效降低信貸風險,上半年平安產險反欺詐智能化理賠攔截減損64.4億元。

總體來看,平安2025上半年良好的業績表現中,深刻體現出其穩健的經營水平、強勁的增長態勢和深厚的科技底蘊,這份半年報也爲市場提供了深入解讀平安當下競爭力與未來潛力的關鍵依據,值得投資者與行業觀察者密切關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