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稅開支大幅減少 華晨中國業績增長難掩經營壓力

經濟參考網
08/30

  受報告期內所得稅開支大幅減少、營業收入增加等因素提振,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晨中國」,01114.HK)今年上半年淨利同比實現增長。公司近日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度未經審核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公司期內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43%至5.62億元,淨利潤達16.54億元,同比增長12.9%。與此同時,8月22日,公司在舉行的董事會會議上宣派股息每股0.8港元。

  不過,今年上半年,華晨中國最主要的利潤來源——聯營公司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簡稱「華晨寶馬」,寶馬集團持股75%,華晨中國持股25%)銷量、淨利雙雙下滑,子公司華晨東亞汽車金融有限公司(簡稱「華晨東亞汽車金融」)業務承壓。種種壓力之下,華晨中國業績增長持續性面臨諸多挑戰,公司如何實現主營業務高質量增長還有待觀察。

  毛利率降至16.6%

  華晨中國是一家投資控股公司,其主要業務通過下屬公司展開。其中,華晨寶馬在中國境內製造並銷售寶馬汽車及零部件;其子公司金盃(瀋陽)汽車有限公司(簡稱「金盃瀋陽」)、寧波裕民機械工業有限公司(簡稱「寧波裕民」)、綿陽華晨瑞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簡稱「綿陽瑞安」),製造及銷售非寶馬汽車及汽車零部件。此外,通過子公司華晨東亞汽車金融提供汽車金融服務。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華晨中國實現營業收入5.62億元,較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加8.43%;淨利潤由2024年上半年的14.66億元增長至2025年上半年的16.54億元,同比增長12.9%。公司利潤主要來自華晨寶馬。

  具體來看,營業收入的增加主要源於來自非寶馬汽車零部件業務中電動及混合動力車製造商的訂單穩步上升,由去年同期的4.05億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4.82億元,同比增加約18.89%。

  不過,汽車金融服務收益對營收有抵消作用。該項收入由2024年上半年的1.13億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974.1萬元,同比下降29.22%,主要是由於市場競爭加劇令汽車金融收益減少。

  營業總成本方面,製造訂單的提升也帶來銷售成本的增加。報告期內,公司銷售成本由2024年上半年的4.14億元上升12.96%至2025年上半年的4.68億元。

  今年上半年,華晨中國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0%下降至16.6%。

  華晨中國解釋稱,整體毛利率的下降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公司為了應對一名要求全新非寶馬汽車零部件之大宗訂單客戶。為應付生產該等新訂單,產生重新設計生產線等額外初始設定成本。二是金盃瀋陽之輕型客車及多用途汽車於完成生產設施之升級及調整工作後,於期內剛開始產生銷售收益,故不足以彌補相關銷售成本中之固定成本部分。

  整體來看,儘管華晨中國今年上半年實現淨利增長,但核心因素卻是稅收開支同比減少所致。報告期內,公司所得稅開支為2.52億元,去年同期則為14.72億元,由此本期同比減少82.88%。減少的原因是華晨中國附屬公司2024年上半年支付了大額的股息預扣稅14.74億元,而今年上半年的股息預扣稅大幅降至2.50億元。

圖:華晨中國所得稅開支構成資料來源:華晨中國中期財報

  期間費用顯著增加

  與毛利率下降並行的是期間費用的增加。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銷售開支由2024年上半年的1246.3萬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3344萬元,同比增加167.2%。針對銷售開支的增加,華晨中國表示,是由於推出新活動推廣金盃瀋陽之非寶馬汽車所致。

  今年上半年,公司財務成本由2024上半年的78.6萬元上升至319.4萬元,同比增加300%。主要是由於租賃負債之財務支出增加所致。華晨中國解釋稱,僅有涉及汽車金融業務的銀行借貸,由此產生之相關利息開支已確認為相關業務成本。因此,銀行借貸之相關利息開支並不計入財務成本。

  報告期內,公司一般及行政開支合計約2.80億元,同比增加58.50%,主要由於金盃瀋陽於2024年同期的行政開支自2024年6月金盃瀋陽於本集團重新綜合入賬後方始入賬。同時如上所述,金盃瀋陽啱啱開始投入生產,故有必要為其新型號產生若干支持開支,例如研究及開發開支。此外,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確認模具減值虧損。

  今年上半年,華晨中國應占華晨寶馬的淨利潤為20.49億元,同比減少25.09%,反映出華晨寶馬今年上半年淨利下滑。

  華晨中國解釋稱,由於中國競爭激烈,截至2025年6月,國內銷量達26.05萬輛寶馬汽車,較同期售出的31.27萬輛減少16.7%。海外方面,華晨寶馬於2025年上半年出口海外的汽車(主要為X3 BEV型號)為1550輛,較2024年同期出口海外之1.40萬輛減少88.9%。

圖:華晨寶馬國內不同型號銷量情況資料來源:華晨中國報告

  此外,汽車市場的價格戰導致綿陽瑞安之盈利能力持續壓縮,原因是新鑄凸輪軸價格下降令該公司表現大為收緊。

  為應對挑戰,華晨寶馬的產品陣容增添多個新型號;華晨東亞汽車金融正在尋找新業務模式,綿陽瑞安將着力於新市場產品開發、着力成本控制及着力安全生產保交付,確保達成收益目標,努力實現溢利目標。

  汽車金融放款減少9.27%

  天眼查數據顯示,華晨東亞汽車金融共有三名股東:華晨中國(持股55%)、CAIXABANK PAYMENTS & CONSUMER, E.F.C., E.P., S.A.(持股22.5%)、領達財務有限公司(持股22.5%)。

  作為整車廠的「內部銀行」,汽車金融公司用金融槓桿把「造車」變成「賣車+放貸」的雙輪驅動,既幫主機廠多賣車,又給自己和集團貢獻高毛利潤。通過汽車金融公司,整車廠可以同時賺「賣車+放貸+殘值+保險」四類錢,並把渠道、客戶、現金流全部鎖進自己的生態。正因如此,汽車金融公司成了衆多整車廠的「標配」,成為車企提升銷量的利器。

  然而,華晨中國的汽車金融業務受到不小的壓力。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華晨中國「應收短期貸款」和「應收長期貸款」分別為8.89億元、14.20億元,較2024年底分別減少5.68%、11.39%,兩項合計23.09億元,較2024年底減少9.27%。

  華晨中國稱,由於銀行進入汽車金融領域,華晨東亞汽車金融面對多重挑戰,包括對高信用客戶的競爭加劇,價格戰收窄利潤率,以及相較銀行有限的資金。為應對挑戰,華晨東亞汽車金融正在尋找新業務模式,以及更低廉之資金來源。此外,該公司正加強風險管理,以有效處理風險較高之客戶。

  截至2025年6月30日,華晨中國流動資產達到114.92億元,相較於2024年年末的134.20億下降19.28億元。華晨中國流動資產的下降主要來源於現金及等價物的下降。2025年上半年,華晨寶馬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由2024年年末的105.40億元下降至58.57億元。

  從負債角度看,2025年上半年,華晨中國的流動負債總額16.35億元,較2024年底減少10.91%;非流動負債總額1.69億元,同比減少2.03%;公司期末資產負債率為6.58%,流動比率為7.02,速動比率為6.84。

  近幾年華晨中國曾多次派息。2024年4月15日和2024年6月14日,公司特別股息分別為每股1.5港元及4.3港元;2025年3月3日,公司董事宣派特別股息每股1.0港元;同時,公司於2025年8月22日舉行的董事會會議上宣派股息每股0.8港元。

  業內人士認為,市場對華晨寶馬的長期競爭力仍存在擔憂。在國產品牌不斷上攻高端領域的競爭壓力下,華晨中國如何提升自主業務的盈利能力並應對華晨寶馬的短期業績壓力,將是管理層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