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興證券:全球晶圓代工產能持續擴張 市場份額向頭部企業集中

智通財經
08/29

智通財經APP獲悉,東興證券發佈研報稱,根據SEMI數據,芯片需求不斷上升帶動全球半導體晶圓廠產能持續增長,產能將由2024年的3150萬片/ 月增長至2025年的3370萬片/月(以8英寸晶圓當量計算),2024年及2025年增長率分別爲6%和7%。當下AI產業興起帶來了高端消費電子及算力需求,晶圓代工行業受AI、汽車電子等需求推動,先進製程及特色工藝未來幾年有望保持增長態勢,受益標的:中芯國際(688981.SH,00981)、華虹公司(688347.SH)、芯聯集成(688469.SH)等。

東興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晶圓代工是什麼?

晶圓代工是指專門從事半導體晶圓製造生產,接受其他集成電路(IC)設計公司的委託製造,而不從事設計。晶圓代工是半導體產業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晶圓代工行業產業鏈上游爲半導體材料、設備及相關設計服務供應環節,產業鏈中游爲晶圓代工加工服務環節,產業鏈下游爲晶圓封裝測試環節,以及消費電子、半導體、光伏電池、工業電子等晶圓終端應用領域。

晶圓製造工藝大致可分爲先進邏輯工藝與特色工藝;按製程可分爲先進製程和成熟製程,14nm以下的爲先進製程,28nm及以上的爲成熟製程。隨着製程節點的演進,所需設備的投資額大幅上升,特色工藝(一般在40nm及以上)每5萬片晶圓產能所需設備投資額在二三十億美元,而先進製程(28nm及以下)所需的投資額至少在40億美元以上。

晶圓代工的優勢與挑戰?

晶圓代工目前來看具國產化趨勢明顯、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等優勢。但與此同時晶圓代工面臨:地緣政治不穩定、龍頭先發優勢顯著、關鍵材料依賴、良率問題的挑戰。

產業市場現狀?

根據半導體銷售額與費城半導體指數所反映,目前來看處於行業的景氣週期。根據SEMI數據,芯片需求不斷上升帶動全球半導體晶圓廠產能持續增長,產能將由2024年的3150萬片/ 月增長至2025年的3370萬片/月(以8英寸晶圓當量計算),2024年及2025年增長率分別爲6%和7%。

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在2025年至2030年間預計將以9%的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增長,到2030年總額將超過1萬億美元。全球晶圓代工行業呈現“一超多強”的競爭格局。臺積電作爲行業龍頭,佔據了6成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從地域分佈的角度來看,到2027年,中國內地主導成熟製程,先進製程中國臺灣省仍佔據主導地位。

中國內地主要有哪些企業參與?

目前國內中芯國際、長虹半導體、晶合集成、芯聯集成等企業參與。中芯國際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內地集成電路製造業領導者。華虹半導體是全球領先的特色工藝晶圓代工企業,也是行業內特色工藝平臺覆蓋最全面的晶圓代工企業。晶合集成的代工產品被廣泛應用於液晶面板、手機、消費電子等領域,2022年,晶合集成實現在液晶面板驅動芯片代工領域全球市佔第一。芯聯集成聚焦於功率器件、MEMS、BCD、MCU四類技術平臺,AI領域成爲新增長。

以臺積電爲例,晶圓代工技術發展趨勢?

目前全球產能持續擴張,市場份額向頭部企業集中。3/2nm工藝主導高端市場,先進製程加速推進,成熟製程競爭激烈。封裝與製程技術協同發展,2nm工藝將以GAAFET爲架構。伴隨AI的發展,HPC需求不斷擴展,對於晶圓代工的需求也水漲船高。

風險提示

下游需求放緩、技術導入不及預期、客戶導入不及預期、地緣政治風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