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海通期貨2025年度投資菁英會在上海開幕。本次投資菁英會以“危中尋機 變中求勝——大宗底部確立,‘反內卷’主題掘金”爲主題,特邀10餘位重量級行業嘉賓共同探討不確定性市場環境下的投資機遇。
國泰海通證券副總裁羅東原在致辭環節表示,2025年以來,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展現出較強韌性,國內統一大市場建設和“反內卷”政策正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而期貨市場通過豐富品種體系、擴大對外開放,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在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邵宇看來,當前全球正面臨大國博弈加劇、全球化進程斷裂的深刻變局。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自立和產業升級,通過金融改革、人民幣國際化等多重策略突破圍堵,內部需修復政府、企業和居民資產負債表,推動槓桿轉移和結構性改革,同時應對債務和地產風險,在開放與安全之間尋求平衡,構建以內循環爲主體的新發展格局。
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資產管理部主管王勝祖認爲,2025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通脹持續回落,中美經濟走勢成爲關鍵變量。在歐美央行已進入降息週期的背景下,兩大經濟體貨幣政策由緊轉松。至於中國,政策有望加碼,以支持增長與信心,經濟更具韌性。
在海通期貨研究所總經理助理顧佳男看來,相比2016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此輪“反內卷”政策呈現更爲溫和的特徵,政策需兼顧就業穩定與技術迭代。供給收縮採取的是行業自律與標準倒逼等漸進式手段,以避免市場劇烈波動。
考慮到未來一段時間全球利率下行週期會推動製造業復甦預期,弘則研究董事長、首席宏觀商品分析師王沛認爲,大宗商品價格中長期趨勢向上,但品種間走勢或分化。
具體到品種上,王沛表示,銅價走勢受LME庫存影響,橡膠同時受海外需求和庫存變化驅動,鋼材價格需等待出口利潤回升,焦煤因持續去庫而獲得支撐。至於原油,其價格中樞下移有助於緩解全球通脹、改善經濟預期。
“當前原油需求端表現疲軟,印度、美國消費增長乏力。與此同時,供應端,OPEC+加速增產計劃將在2025年帶來68萬~96萬桶/日的實際供應增量,加劇全球原油市場供應過剩壓力。EIA及IEA均預測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將出現超200萬桶/日的過剩局面。”海通期貨研究所能化組組長楊安認爲,在供需失衡背景下,旺季結束後,油價面臨較大的下行風險,頁岩油成本線或成爲重要支撐。
“原油下游產品仍存在一定投資機會。”顧佳男說,過去幾年,大煉化板塊發展迅速,中國石化企業甚至依託規模效應和成本優勢加速向全球市場滲透,並在部分基礎化工品上取得了定價權。他建議投資者關注大宗商品的結構性機會,特別是多晶硅等產能出清比較明確的資源品,以及丙烯、乙烯等芳烴系品種由煉化產業鏈重構、調油邏輯常態化帶來的一些機會。
至於前期波動較大的集運指數(歐線)期貨,海通期貨研究所航運組負責人雷悅介紹,今年以來,美國關稅政策導致美線出現“搶運—停滯”的脈衝式波動,並外溢至歐線等其他航線。考慮到當前傳統淡旺季週期趨於弱化,疊加突發事件及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加劇全球供應鏈脆弱性。雷悅建議投資者關注在傳統淡旺季切換的格局下是否存在更多不確定性,並通過航運高頻數據精準捕捉貿易動態。
在大類資產配置上,王勝祖看好美股、港股及亞洲投資級債券。另外,考慮到美元走弱利多港股,亞洲美元債估值合理、收益率具備吸引力,也是資產配置的不錯選擇。
至於A股市場,海通期貨研究所權益及新能源組負責人許青辰表示,很多投資者認爲股指期貨價格是市場對指數價格未來的預期,並認爲“深貼水”與“牛市”是衝突的。但本輪上漲行情中,IC和IM的“深貼水”更多是由於股指期貨市場投資者結構的變化以及缺少套利者而導致的。指數層面,由居民資產配置再均衡推動的A股流動性注入帶動估值擴張的趨勢逐漸明晰。在A股市場顯著過熱之前,股指期貨“深貼水”與“牛市”並存的狀態可能持續。
在圓桌討論環節上,多家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投資精英就“衍生品在資產管理及資產配置中的運用”展開深入討論,分享了衍生工具在風險對沖、收益增強和資產配置優化方面的實踐應用經驗。
通過本次投資菁英會,海通期貨爲投資者提供了寶貴的市場分析和投資方向指引。羅東原在致辭環節表示,合併重組後的國泰海通資本實力顯著增強,作爲其旗下子公司,未來海通期貨將堅持“客戶至上”理念,秉承專業與開創精神,恪守“勇擔責任、矢志創新、追求卓越”的核心價值觀,不斷提升產品創新、AI賦能等核心能力,致力於打造一流金融衍生品綜合服務商。此外,他呼籲行業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共同服務國家戰略、防範市場風險,爲中國期貨市場發展譜寫新篇章。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