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產業仍處調整週期大背景下,與房企密切相關的上市物企正駛入轉型深水區。
日前,多家港股上市物企披露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行業分化趨勢更加明顯。在綠城服務(02869.HK)、濱江服務(03316.HK)、永升服務(01995.HK)等多家物企營業收入保持增長的同時,也有部分物企面臨服務價格下行、項目接連撤場等挑戰。
“對於不符合戰略方向或經評估難以實現可持續經營的項目或城市,公司秉持審慎原則,主動作出了退出決策。”永升服務相關負責人在回覆《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過,濱江服務管理層日前表示:“在物業撤場方面,相比去年,濱江服務今年上半年的撤場率下降明顯。”
“這是物業行業相關企業調換‘倉位’,優化在管項目質量的表現。”同策研究院聯席院長宋紅衛向記者表示,“物業行業正進入存量市場階段,行業競爭會進一步加劇,這對物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營收增速有所放緩
近期,上市物企集體“交卷”半年考。
濱江服務日前披露的2025年中期業績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濱江服務實現營業收入20.25億元,同比增長22.7%;毛利率22.5%,同比下降3.1%;歸母淨利潤2.98億元,同比增長12.2%。
除濱江服務外,綠城服務實現營業收入92.89億元,同比增長6.1%;歸母淨利潤達到6.1億元,同比增長22.6%。不過,綠城服務營業收入增速和去年同期相比已呈放緩趨勢。
事實上,上市物企營業收入增速放緩現象早已有之。
“物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顯著持續放緩,已經下降至5%以內。”中指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百強企業營業收入均值爲16.05億元,同比增長3.52%,增速較2023年回落1.04個百分點;2024年,物業服務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均值爲45.97億元,同比增長4.01%,增速較2023年下降了3.82個百分點。
對於這一現象,宋紅衛向記者表示,基於物業存量市場發展特徵,以及與關聯房企關係弱化,物企業績和利潤已進入低速增長階段。“儘管物企也在積極拓展增值業務,但從業務結構來看,所佔比例仍然很低,短期難以扭轉這一格局,預計營收和利潤下行的趨勢仍將延續。”
此外,亦有上市物企面臨淨利潤下滑的挑戰。財務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永升服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但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9.4%,綜合毛利率也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7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公司歸母淨利潤與毛利率有所下滑,主要原因是爲提升服務品質的基礎投入增加,以及主動調整業務結構帶來的階段性影響。”永升服務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堅持長期健康經營目標,主動進行戰略調整與業務聚焦,有序清退了部分非核心城市、低質低效項目。
永升服務上述負責人進一步表示,在社區增值服務方面,公司放棄了部分低毛利率及可持續性較差的業務,以提升公司運營效率、持續夯實發展基礎。今年上半年,綜合毛利率爲18.6%,雖因主動優化業務結構而有所下降,但仍處於行業健康水平。
應對撤場與降費挑戰
在營收降速的同時,上市物企還需應對撤場、物業費下調等挑戰。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綠城服務共退出合同面積1732.8萬平方米,其中,退出在管項目面積1201.4萬平方米,儲備項目面積531.4萬平方米。截至6月底,綠城服務在管物業規模達5.36億平方米。
與之類似,中海物業今年上半年共退出合同面積約2680萬平方米,永升服務則退出了1683.7萬平方米的簽約面積、1567.9萬平方米的在管面積。
中指研究院數據也顯示,2024年,百強企業項目留存率爲96.81%,較2023年下降了1.36個百分點,相較以往年度降幅有所擴大。克而瑞物管調研統計數據也顯示,2021—2024年,住宅物業換手率由1.7%持續提升至3.3%,淨增長1.6個百分點,每年約有2萬個住宅小區更換了物業公司。
對於上市物企從部分小區撤場的原因,宋紅衛向記者分析稱,這與物企優化在管項目質量密不可分。“2017年之後,大量物業公司崛起並赴港上市,物業行業也展開了規模之爭,很多物企大舉併購,但部分物業的財務指標較差,長時間處於虧損狀態,這些項目將被逐漸優化。”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撤場外,上市物企也需面對物業費下調壓力。
據瞭解,在近期多家上市物企召開的中期業績說明會上,相關企業高管也對物業費下調問題進行了回應。例如,綠城服務管理層認爲,當前,部分城市出現物業費下調,本質是同質化競爭下的價格博弈,唯有差異化服務和價值創造,才能贏得客戶與市場。
無獨有偶,濱江服務管理層也表示:“服務價格下行不是全行業普遍情況,而更傾向於是一種區域化的表現。所以對我們來說,這其實不是一個特別大的難題。”
“物管行業普遍面臨服務價格下行、項目撤場等問題,確實是行業在當前發展階段所面臨挑戰的集中體現,也反映出物管行業從增量+存量時代轉向存量時代、從規模粗放擴張轉向精細化運營過程中的結構性調整。”永升服務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據永升服務負責人介紹,企業應對的策略之一是“堅持城市深耕戰略,優化區域佈局、提升核心城市的服務密度和運營效能”。
“公司堅持‘聚焦杭州、深耕長三角、輻射全國’戰略,管理項目呈現出高密度、高集中度優勢。杭州市及長三角地區穩健的數字經濟基礎和活躍的商業生態,正持續產生市場需求和發展韌性。”濱江服務相關負責人表示,“濱江集團致力於打造優質房產,以產品力鎖定高端物業服務賽道;濱江服務則專注提供高品質服務,提升房產的終端價值,藉助業主口碑強化其品牌美譽度與產品議價能力。”
AI技術助力降本增效
在營收增速放緩、遭遇多重挑戰的大背景下,物管行業競爭正在加劇。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綠城服務實現新拓年飽和營收15.2億元,全年目標完成比例爲38%。不過,綠城服務董事會主席楊掌法強調:“今年上半年,外拓儘管和年初目標相比有差距,但整體符合我們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沒有爲了規模而擴張。”
據瞭解,中海物業高管日前也表示,今年上半年,整個物管行業的增速都在放緩,市場拓展競爭非常激烈,住宅業態中存量優質項目越來越少,傳統的住宅物管企業也紛紛進入非住宅領域,各家企業都在不斷調整外拓策略。
記者注意到,在物管行業邁入存量時代、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上市物企“增收不增利”的現象也不少見。宋紅衛分析認爲,近年來,物管行業相關企業面臨“增利不增收”問題,利潤率也在下降,主要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
“一是受到行業大環境以及關聯業務應收賬款拖欠影響,物企計提減值,對盈利產生較大影響;二是從營業收入結構來看,傳統的物業管理收入佔比仍然最高,增值服務佔比較小,物業費一旦確定後,後期難以穩定上漲,但是物業管理成本在不斷上升,這也是利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宋紅衛告訴記者。
“頭部物企規模擴張主要依靠收併購,但項目質量良莠不齊,部分可能還面臨虧損,這也拉低了整體盈利水平。”宋紅衛進一步分析稱。
“未來,物企要通過兩種方式提高盈利水平,一是提升管理效率,二是通過創新社區增值服務提高利潤率。”宋紅衛表示,在管理效率提升方面,AI技術在物業管理中的應用,已成爲行業降本增效的關鍵驅動力。
對於數字化與智慧化建設情況,濱江服務相關負責人向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公司將智慧賦能作爲管理升級的重要引擎,持續加大信息化系統建設力度,今年上半年集中上線了多個核心業務模塊的數字化工具,同時將探索AI智能化在園區場景中的落地應用。
“通過科技與管理變革提升管理效能,通過‘品牌+科技’構建差異化競爭力。”永升服務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公司堅持“平臺+生態”戰略,通過精細化運營、科技賦能和多元化服務來應對挑戰,努力在成本壓力和業主訴求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對於物管行業發展前景,濱江服務方面表示:“在行業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型的背景下,市場化趨勢爲物業行業開闢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永升服務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強調:“整體來看,國內物管行業仍處於黃金髮展期。未來,行業和企業競爭將不再是簡單的規模之爭,而是效率、品質、品牌和可持續盈利能力的綜合較量。”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