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立德・阿什馬維(Khalid Ashmawy)還記得自己在歐洲求學時第一次給家裏匯款的經歷。
當時他在斯圖加特攻讀碩士學位,剛收到當月助學金,想把一部分寄回開羅的家中。他回憶道,這個過程通常又慢又貴 —— 比如一筆 400 美元的匯款,手續費可能高達 40 美元,還需要 3 個工作日才能到賬。
多年後,即便他在美國的微軟(Microsoft)和優步(Uber)工作,甚至創立了一家初創公司,這種匯款體驗也沒有太大改善。
職業生涯不同階段反覆遇到的這一痛點,最終促使阿什馬維創辦了 Munify—— 這是一家跨境新型銀行(neobank),旨在爲海外埃及人提供更快捷、低成本的向家匯款渠道,同時也爲埃及本土居民提供開通美國銀行賬戶的服務。
今年早些時候,這家初創公司加入了 Y Combinator(簡稱 YC)2025 年夏季孵化項目。在以生成式 AI 初創公司爲主導的本屆孵化班中,Munify 是少數非美國本土的參與者,也是爲數不多不以 AI 爲核心業務賣點的公司之一。此外,該公司還從 YC 及 BYLD、DCG 等其他區域投資者處籌集了 300 萬美元種子資金。
“現有銀行體系並非爲像我這樣的人設計的。它成本高昂、耗時漫長,且體系分散,” 阿什馬維作爲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在接受 TechCrunch 採訪時表示,“這是我親身經歷過的問題,也與許多希望快速、高效向家匯款的人產生了共鳴。”
阿什馬維在埃及長大,主修計算機科學,早年就對軟件產生了濃厚興趣。憑藉獎學金,他前往歐洲,在德國和瑞士獲得了兩個碩士學位。
之後,他在微軟和優步擔任工程師及團隊負責人,累計工作七年 —— 這段經歷讓他得以接觸顛覆性技術和初創企業領域。
創辦自己的公司似乎成了順理成章的下一步。2019 年,阿什馬維離開優步,創辦了由創始人基金(Founders Fund)投資的 Huspy—— 這是一個專注於中東地區抵押貸款業務的房地產科技(proptech)平臺。他在該公司擔任首席技術官,直至 2022 年。
離開 Huspy 後,阿什馬維有了更多時間反思自己的移民經歷,而匯款問題再次凸顯。與此同時,在其他新興市場,尼日利亞的 LemFi、印度的 Aspora 等平臺已嶄露頭角,幫助這些國家的移民向家鄉匯款。
埃及是全球最大的匯款市場之一,每年接收的匯款流入額近 300 億美元。
儘管銀行電匯以及西聯匯款(Western Union)、速匯金(MoneyGram)等傳統匯款平臺仍是主流選擇,但 Munify 希望在日益增多的數字銀行中成爲首選 —— 這些數字銀行均承諾提供更便宜、更快捷的轉賬服務。
據阿什馬維介紹,Munify 的服務對象是海外埃及人(主要分佈在美國、英國、歐洲及海灣地區),他們希望以更優惠的匯率即時向家匯款。
此外,Munify 還爲中東地區的企業、遠程工作者及自由職業者提供服務:只需憑當地身份證件,他們就能開通美國銀行賬戶並申領銀行卡,用於收款和消費,同時對沖本幣波動風險。
“我們的核心差異在於,我們正在搭建自己的支付通道(rails),並直接連接不同國家的銀行系統,” 這位首席執行官向 TechCrunch 補充道。他還提到,該平臺兩週前剛剛上線,目前已通過口碑傳播吸引了數千人註冊,初步獲得市場認可。
阿什馬維表示:“我們的服務體驗是專門爲該地區用戶量身定製的。”
在企業業務方面,阿什馬維透露,Munify 已與多家中型企業及大型公司簽訂合同,預計這些合作帶來的月度跨境交易規模將超過 5000 萬美元。
這家初創公司採用 “個人 + 企業” 雙業務模式:既爲個人提供匯款和銀行服務,也爲企業提供 API 接口以實現跨境收付。未來,Munify 計劃將業務從埃及拓展到中東其他國家及周邊地區,逐步整合區域銀行支付通道。
其收入來源包括外匯點差(FX spreads)、手續費分成(interchange)及支付流水相關收益。
過去幾年,YC 的孵化項目更傾向於選擇來自美國的 AI 及開發者工具類初創公司。那麼,這家埃及金融科技公司是如何脫穎而出的?阿什馬維認爲,關鍵在於其解決的問題具有極強的迫切性。
“如果你在解決一個重大且緊急的問題,這纔是真正重要的 —— 無論當前行業趨勢是 AI 還是其他領域,” 他說。
不過,YC 對這類公司的投資也有先例。從 Stripe 到 Coinbase,YC 歷來會投資那些解決複雜金融基礎設施問題的初創企業。同樣,匯款問題是全球金融領域最根深蒂固的痛點之一,在近期轉向 AI 領域投資之前,YC 在支持新興市場初創企業時,一直將匯款相關業務作爲重點關注方向(例如之前投資的 LemFi 和 Aspora)。
而在當前背景下,Munify 的優勢在於:創始人擁有兩家美國科技巨頭的工作經歷,曾打造中東地區頂尖的房地產科技公司,且與所解決的問題存在切身關聯 —— 這些都讓 YC 願意爲其提供支持。
責任編輯:郭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