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招:目前釘釘員工對AI認知有限且傲慢

中國企業家
08/29

  “99%的人離職都是因爲無招。”無招:“創業者會選擇跟創業者在一起。”

  |《中國企業家》記者 孫欣

  編輯|李原

  頭圖來源|釘釘發佈會現場

  迴歸釘釘四個月,釘釘創始人、CEO無招(原名陳航,阿里花名“無招”)交上了“復出江湖”的第一份答卷。

  “好久不見,今天給大家帶來全新的釘釘8.0。”8月25日,在釘釘十週年暨新品發佈會上,無招沒有做開場鋪墊,直入正題。他將釘釘8.0同時命名爲“AI釘釘 1.0”——無招回歸之日起,新釘釘重新計年。

  發佈會前數日,比新品更早上了熱搜的,是無招的“凌晨查崗”風波。8月19日,消息爆料無招晚間12點多在辦公區域巡察工位,並在次日質問員工爲何提前下班。隨後,釘釘員工離職帖在社交媒體上大量出現。

  《中國企業家》聯繫了數位釘釘離職員工,他們透露釘釘當前確實存在極端的加班文化。“99%(的員工)離職都是因爲無招。

  素來強硬的無招,沒有在採訪中否認“凌晨查崗”,而是將其形容爲篩選“同道者”。他表示:“(這)是一個要做創業者,還是工作者的問題。實際上是雙向選擇,創業者會選擇跟創業者在一起。”

  摧城拔寨之際,組織陣痛可以被容忍,但需要“戰功”證明其合法性。無招要拿出能征服2600萬企業組織、7億用戶的新釘釘,也要扛起阿里AI to B戰略超級入口的重任。

  無招曾是極優秀的產品經理,但在AI面前,他同樣是個新手。

  爲詮釋釘釘AI 1.0,無招在現場用200多頁PPT,在2小時裏一口氣展示了新版本涵蓋的超十款AI產品:AI辦公新交互形態“釘釘ONE”、AI聽記、AI搜問、AI表格,以及釘釘首款AI錄音硬件“DingTalk A1”。

  這也印證了無招對釘釘的野心,絕不是“打補丁”。除了“凌晨查崗”,他也在4個月時間裏,帶領團隊分析了1850項用戶需求,修復了574項用戶反饋問題,全面改造了20多條產品線。

  這次,無招能帶釘釘再打一場勝仗嗎?

  重做釘釘

  離開四年,興奮又急迫的無招幹勁十足,迴歸即開“卷”:“別人都說我工作狂,但我挺興奮的,因爲我一想到AI,就覺得世界馬上就要變化了。”

  沒有留給團隊適應時間,無招火速提出了“迴歸創業、迴歸創新、迴歸用戶第一”。

  在釘釘內部,無招成立了十餘個創新小組,每個小組承擔一個AI場景或者工具。他對創新小組的要求是“快速迭代”:釘釘整體要保持每週迭代,AI場景和工具保持兩週有一個關鍵更新。

  重塑產品,理念先行。如何用AI重做工作方式?喜歡顛覆式思維的無招先提出了一個“非共識”:不要光想用AI提效,應該將AI作爲主體,幫助它去理解物理世界。

  帶着強烈無招思想與風格的AI釘釘1.0,不乏令行業興奮的設計。

  釘釘發佈會現場

  例如,“釘釘ONE”作爲釘釘AI的核心產品,由多個Agent團隊協同完成辦公流程。無招將釘釘ONE與過去的釘釘界面對比,介紹其關鍵變化在於“主動性”。

  過去,用戶在釘釘上處理所有工作時,要自己設計優先級,每項事務也要給AI助手發出提示詞。而釘釘ONE會自動將to do list進行重要、緊急性排序,主動處理掉一些簡單工作。

  此次釘釘發佈的首款AI錄音硬件DingTalk A1也意外引來了市場的熱烈反響。發佈會現場,無招用近5分鐘時間,專門播放了DingTalk A1的相關視頻。

  DingTalk A1是一款輕薄的錄音卡片,可裝在卡套中磁吸於手機背面,啓動按鈕就能進行實時錄音、識別轉換和AI總結,一臺售價799元。場外DingTalk A1演示的展臺被人羣團團圍住,發佈會還未結束,用來演示的設備就已被耗光電量。

  雖然國內外曾有類似產品,如海外AI錄音硬件鼻祖Plaud在2023年6月,曾發佈過Plaud Note AI智能錄音卡,出門問問也在2025年6月開售TicNote,售價1199~1799元。但背靠釘釘生態、豐富軟件,DingTalk A1仍有優勢可依賴。“對比業界同類產品,可以看到DingTalk A1的配置是頂級的。”無招說。

  近期,辦公市場上AI表格打得如火如荼。飛書CEO謝欣在媒體上公開嗆聲:“飛書多維表格比釘釘領先至少12個月。”

  釘釘AI表格也針對性完成重要升級,與阿里雲數據庫團隊聯合搭建了全新的存算一體架構——O-Table。發佈會現場,無招不忘反戈一擊:“我們的時間是11.6秒,另一個非常優秀的友商則需要26秒。”

  點擊封面訂閱全年雜誌

  摩擦與磨合

  “我們決心清空過去,以歸零的心態,爲AI時代打造一個全新的釘釘。”無招說。“全新”意味着推倒和重建,一口氣發佈了囊括十餘個AI產品的“AI全家桶”,這四個月釘釘的工作強度可以想象。

  無招在發佈會上的一句打趣,被外界視作對“凌晨查崗”的回應:“釘釘同學們實際上也不是像大家想象中的只有工作,我們也有精彩生活的。”

  但在AI路口重逢的無招與釘釘員工,已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創始人的興奮,經常難以得到員工的共鳴。

  據《中國企業家》瞭解,無招重掌釘釘後,在考勤、績效制定等組織管理上做了諸多調整。“雖然沒有每天到12點那麼誇張,但早上9點必須開早會,晚上9點還要開個晚會。”釘釘前中臺員工陳一航說。

  爲“攻堅”新釘釘,無招成立了十餘個創新小組,這些小組所做的項目大多需要保密,研發進度直接向無招彙報,且要以周爲單位的頻率進行迭代。陳一航透露,加班到凌晨的便多發生於涉密部門。

  在組織架構上,無招重新組建了數據工程團隊,建立模型訓練團隊、效果評測團隊。但這種大幅調整,並非所有員工都能適應。

  陳一航告訴《中國企業家》,自己所在的部門曾有100多人,無招回歸後,“+2、+3”的上級都被徹底打亂重組。“之前架構名字都不要了,我被分到了業務團隊下面,我的‘+1’層原來帶20個人,現在只有幾個人,乾的也不是原來的工作。調整到最後,能走的都走了。我的‘+1’和‘+2’領導都是挺好的老闆,最後都離職了。”

  還有一些變化和決策,用意難以被員工理解。

  程偉雄在阿里工作四年多,他恰好經歷了2021年無招從阿里出走、不窮接任CEO和2025年無招的再度迴歸。“無招的迴歸,我們以爲會帶來顛覆性的產品,沒想到他回來的第一招就是清洗內部員工。”

  程偉雄在釘釘擔任技術研發、營銷工作,部門的許多負責拉新的員工合同在7~8月間到期,而釘釘給出的續約條件是:去飛書拉一個客戶,還要通過Python(一種計算機編程語言)考試。

  據其介紹,許多不相關的部門都被安排了Python考試。“但壓根就不是爲了考試而考試,是完完全全的‘服從性測試’。員工根本沒有辦法從日常經驗、工作經驗中去完成考試。”

  程偉雄部門的拉新KPI也被制定爲在去年基礎上,直接翻倍。“要求把客戶從普通等級,付費續約到更活躍的等級。這個事情讓做技術的團隊怎麼完成?”

  在他看來,無招回歸後對考勤、員工考覈、午休時間的嚴控手段,就是在“逼員工走”。

  多位員工向《中國企業家》反映,近期釘釘S1即將進入績效季、續約季,不少有離職意向的員工不確定S1會不會背上差績效3.25或者3.5-——這些數據是未來還能否“迴流”阿里的關鍵指標,因此不少員工選擇在這個時機離職。

  據鳳凰網科技報道,一位6月底離職的釘釘員工回憶,釘釘從三、四月份的高峯1900餘人,自己走時只剩1700餘人,“現在應該是1600人,走了三四百人也差不多

  與飛書的中場戰事

  雖然員工的不滿,在釘釘內外都已不是祕密。但站在無招的視角,這可以被轉化爲另一個故事。

  無招在介紹AI產品的間隙中,明顯停頓了三次,來等待觀衆掌聲。“我聽到有人想拍掌,所以我等了下。”他對AI釘釘1.0的滿意,難以掩飾。

  無招在採訪時也提到,他認爲目前釘釘員工對AI認知有限且傲慢。發佈會現場,無招不惜主動提起:他4月剛回來,客服部門員工告訴自己客戶續約率很高、轉人工率僅15%、五星好評率達99%。但經過一輪客戶拜訪,無招得到的客戶回覆是“提出需求一年還未解決”“找不到人工客服入口”等。

  過去幾年,釘釘產品與組織確實存在臃腫、決策遲緩的問題。接近釘釘的人士對《中國企業家》透露,如今的釘釘被稱爲“阿里緬北”,但前兩年釘釘“過得比較舒服,可以說是阿里的北歐

  這樣的情況,在經歷了四年艱苦創業的無招眼中,或許格格不入。

  發佈會上,無招稱十年前的釘釘是“富二代創業”,只要埋頭把產品做好,不用關心各種行政、財務、人事、法務。而他自創的“兩氫一氧”則是完全的“白手起家”。他在創業中學會了“摳門”,爲了省電,公司三部電梯只開一部,0度以上、30度以下絕不開空調。

  況且,與2015年釘釘靠產品“一根針捅破天”不同,當下的釘釘正經歷着嚴酷的外部行業競爭,辦公軟件“三國殺”愈發激烈,釘釘與飛書更是“貼身肉搏”。

  6月,釘釘率先宣佈多維表格免費,又在7月發佈AI表格。飛書僅隔一天,便在發佈會上宣佈,飛書多維表格將登陸騰訊企業微信和釘釘平臺。

  外部來看,釘釘市場份額的流失是不爭的事實。近些年,釘釘原有客戶小米泡泡瑪特等大客戶轉投飛書。連阿里參投的小鵬汽車,也接上了飛書。

  迴歸4個月,無招在第一款產品中拿出的解題思路,是讓AI助理從被動響應走向主動代理。同時,無招也在拓展行業邊界,宣佈AI釘釘1.0將聚焦三大場景,即客服、營銷、教育,打造AI客服大模型、AI營銷服、AI教育等產品。

  但面對未來,無招在被問到如何看待對手時說AI時代有啥對手?現在纔剛剛到AI釘釘1.0版本,大家都是從零開始。

  (陳一航、程偉雄爲化名)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思陽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