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25年上半年暨二季度經營與戰略剖析

商業矩陣步行路
08/31

摘要

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在宏觀經濟環境複雜多變、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的背景下,展現出強勁的增長韌性與戰略執行力。公司整體經營態勢呈現以下核心特徵:業務層面:汽車業務作爲核心增長引擎,其"量價齊升"的趨勢得到延續,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領跑全球市場。多品牌戰略成效顯著,高端品牌"仰望"、"方程豹"與豪華品牌"騰勢"市場認可度持續提升,產品矩陣日益豐滿。全球化戰略進入深水區,從單純的產品出口轉向技術與資本的全面出海,海外產能佈局與渠道建設顯著提速。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則面臨行業週期性波動,但公司積極向AI數據中心等新興領域拓展,尋求新的增長點。財務層面:公司營收規模再創新高,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12.81億元,同比增長23.30%。歸母淨利潤達到155.11億元,同比增長13.79%,顯示出在激烈價格戰背景下依然穩健的盈利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季度單季盈利能力環比有所波動,反映出市場競爭與高研發投入對短期利潤的壓力。經營性現金流表現極爲出色,同比增長124.52%,"造血"能力強勁,爲公司的高研發投入與全球化擴張提供了堅實基礎。會計政策層面:經審慎覈查,公司核心會計政策(如折舊攤銷政策)在報告期內保持了一貫性,並未出現爲調節利潤而加速折舊的跡象。財務報表的列報根據最新的會計準則解釋進行了適應性調整(如將質保金從銷售費用重分類至營業成本),此舉提升了財務信息的透明度與可比性,體現了公司財務處理的嚴謹與規範。披露風格層面:比亞迪延續了其"技術自信"的披露風格,在財報中不僅呈現財務數據,更不吝筆墨地詳述其在電動化、智能化領域的技術突破與產品應用,如"超級e平臺"、"閃充電池"、"天神之眼"等。同時,公司積極響應監管層號召,在"質量回報雙提升"行動方案中明確了股東回報規劃,信息披露的主動性、透明度與投資者溝通意識持續增強。發展思路上:公司"技術爲王,創新爲本"的核心理念貫穿始終。發展思路愈發清晰地聚焦於"技術、品牌、全球化"三大主線。在"電動化的上半場"取得絕對優勢後,正全力衝刺"智能化的下半場",通過"整車智能"戰略構築新的護城河。品牌向上與全面出海是兩大核心戰略支點,旨在突破傳統市場天花板,構建世界級的品牌形象與全球化的運營體系。

綜上所述,比亞迪在2025年上半年不僅鞏固了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領導地位,更在智能化和全球化兩大關鍵戰役中展現出堅定的決心與清晰的路徑。儘管面臨短期利潤波動的壓力,但其強勁的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的高研發投入以及前瞻性的戰略佈局,共同構成了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一、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業務深度剖析

進入2025年,全球汽車產業的變革繼續深化,電動化滲透率持續攀升,智能化技術的競爭則進入白熱化階段。國內市場"內卷"加劇,價格戰與技術戰交織並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比亞迪的業務佈局與發展呈現出鮮明的戰略導向和強大的執行力。1. 汽車及電池業務:核心引擎動力澎湃

汽車業務無疑是比亞迪增長的最強引擎。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銷量、技術、品牌、全球化四個維度均取得了顯著進展。1.1 銷量與市場地位:持續領跑,龍頭穩固

根據公司半年報披露,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超過33.0%,在去年同期的高基數上實現了強勁增長,不僅蟬聯中國市場車企、品牌銷量冠軍,更持續鞏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冠軍地位。汽車全市場佔有率也從2024年上半年的13.5%(根據2024年報數據推算)進一步提升至13.7%,同比增長2.2個百分點,顯示出其強大的市場侵蝕能力。

對比分析:

VS 2024年同期:銷量增速雖可能較前幾年的超高速增長有所放緩,但考慮到市場基數已大幅提升且競爭空前激烈,超過33%的同比增長率依然是行業頂尖水平,彰顯了其強大的產品競爭力與品牌號召力。

季度趨勢:結合2025年一季度報告,可以推算出第二季度的銷量表現依然穩健。這種持續的增長動力,源於其強大的產品週期和精準的市場策略。1.2 技術迭代與產品矩陣:技術創新驅動產品週期

"技術爲王,創新爲本"是比亞迪發展的核心驅動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技術和產品層面均有重大發布,構築了新的技術壁壘。

技術創新層面:

"超級e平臺"與"閃充電池":三月份發佈全球首個量產的乘用車全域千伏高壓架構——"超級e平臺",實現了核心三電系統的全維升級。同時推出的"閃充電池"在超高電壓和超大電流支持下,可實現1兆瓦(1000kW)的峯值充電功率,達到"閃充5分鐘,暢行400公里"的顛覆性體驗,直擊純電用戶的補能痛點,開啓"油電同速"新時代

"整車智能"與"全民智駕":二月份發佈"全民智駕"戰略,宣佈旗下全系車型將搭載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將高階智駕技術下放至10萬元級別的車型,旨在通過規模化優勢推動智駕技術的全面普及,引領汽車行業智能化變革。其自研的"天神之眼"技術矩陣,依託龐大的車隊數據,實現算法的快速迭代。

產品矩陣層面: 2025年上半年是比亞迪的產品大年,多品牌、多款重磅新車密集發佈,全面覆蓋從家用到豪華、從大衆到個性化的各類細分市場。

"比亞迪"品牌 (王朝與海洋系列):

王朝網:發佈了中大型插混MPV"夏",首搭"第五代DM技術",上市首月即熱銷過萬。A+級純電轎車"秦L EV"基於"e平臺3.0 Evo"打造,智能化同級領先。C級旗艦轎車/SUV"漢L"、"唐L"則首搭"超級e平臺",實現"油電同速"。

海洋網:A級純電SUV"海獅05EV"和A+級純電轎車"海豹06EV"均依託"e平臺3.0 Evo"和全新一代CTB技術,主打高安全與高智能。B+級插混SUV"海獅07DM-i"則搭載"第五代DM技術"和"雲輦-C"系統,持續引領家用SUV市場。

"方程豹"品牌 (新能源個性化):

在"豹"系列熱銷基礎上,推出家用硬派全新"鈦"系列及首款車型"鈦3"。作爲"科技潮品SUV","鈦3"憑藉其獨特的"1機3艙"設計和智能三件套,精準聚焦年輕用戶。品牌僅用18個月便達成10萬臺交付,速度驚人。

"騰勢"品牌 (科技安全新豪華):

"騰勢D9"持續穩居MPV市場銷量榜首,成爲全球首款累計銷量突破25萬輛的新能源MPV。旗艦豪華SUV"騰勢N9"於三月上市,搭載"易三方"、"雲輦-A"等全球獨創技術,重塑50萬級大型旗艦SUV價值標杆。

"仰望"品牌 (百萬級高端新能源):

品牌累計銷量突破1萬臺,成爲中國首個銷量破萬的國產百萬級汽車品牌。D級旗艦轎車"仰望U7"於三月上市,搭載"易四方"和革命性的"雲輦-Z"技術,將磁懸浮列車的電磁原理首次應用於汽車領域,實現了極致的駕乘體驗。1.3 全球化進程:從產品出海到生態出海

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的全球化戰略顯著提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市場覆蓋:產品已遍佈全球6大洲、11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在英國、巴西、新加坡等多個市場進入新能源汽車熱銷前列。

品牌高端化:"騰勢"品牌於四月在意大利米蘭設計周舉行品牌發佈會,攜旗艦車型"騰勢Z9GT"亮相,標誌着其正式進軍歐洲高端市場。

本地化生產與研發:四月,柬埔寨乘用車工廠奠基;五月,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設立歐洲總部,承擔銷售、售後、研發等多重職能;六月,與歐洲鋼鐵巨頭奧鋼聯集團簽署合作協議,爲其匈牙利工廠供應鋼材。這些舉措標誌着比亞迪正深度融入全球汽車產業鏈。

自建物流體系:滾裝船累計投放運營數量已達六艘,爲比亞迪乃至中國汽車的全球化進程提供了強大的物流保障。1.4 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與其他

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2025年上半年,該業務實現收入687.44億元,同比下降5.54%。這主要受全球消費電子市場復甦不及預期的影響。但報告中也指出了業務亮點:在海外大客戶的整機組裝業務份額持續提升,同時積極佈局AI數據中心等新賽道,AI服務器已大量出貨,業務實現強勁增長,爲未來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二次充電電池與光伏業務:儲能需求保持快速增長,光伏則因全球供應鏈優化,產品價格趨穩,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2. 2025年第二季度業務表現(推算與分析)

通過對比上半年和一季度的財務數據,可以大致推斷出第二季度的業務表現。

汽車業務:第二季度通常是汽車銷售的旺季,加之比亞迪在二季度密集發佈了多款基於第五代DM技術的新車(如秦L DM-i、海豹06 DM-i),這些車型上市即熱銷,有力推動了第二季度的銷量和收入增長。可以推斷,第二季度汽車業務的收入貢獻和增速均高於第一季度。

手機部件業務:該業務的季節性波動較強,第二季度通常是爲下半年新品發佈備貨的階段,因此業務量可能環比有所回升,但同比可能依然承壓。

二、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財務狀況深度透視

財務數據是企業經營的量化體現。比亞迪2025年上半年的財報,清晰地展現了一家處於高速擴張和技術投入期的全球領軍企業的財務肖像。1. 核心財務數據對比分析

爲了更直觀地理解,我們將關鍵數據列表對比:

1.1 盈利能力分析:規模擴張下的利潤承壓

營收增長強勁:上半年23.30%的營收增長,主要由新能源汽車業務的銷量增長及海外市場的高速擴張所驅動。第二季度營收環比增長近18%,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毛利率短期承壓: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爲18.01%,相較於2024年同期的18.78%略有下滑。這背後主要有幾個原因:

激烈的市場競爭:國內汽車市場價格戰持續,公司爲保持市場份額,在部分車型定價上採取了更具競爭力的策略。

產品結構變化:上半年推出的多款新車集中在中端主流市場,雖然銷量巨大,但單車利潤率可能不及高端車型。

成本上升:儘管比亞迪擁有垂直整合優勢,但研發、全球化建廠、營銷等前期投入巨大,會部分傳導至成本端。 值得注意的是,Q2的毛利率(推算)相較於Q1有顯著回升,這可能得益於新車型上量帶來的規模效應以及產品結構的優化。

淨利潤增速低於營收增速: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增速(13.79%)顯著低於營收增速(23.30%),導致淨利率下滑。除了毛利率的壓力外,費用的急劇增長是主要原因:

研發費用:上半年研發投入高達308.80億元,同比猛增53.05%。這體現了公司在智能化、新平臺等領域不計成本的投入,以構築未來護城河,這是典型的以短期利潤換取長期技術優勢的戰略選擇。

銷售費用:同比增長17.09%,主要由於品牌建設、渠道擴張,尤其是海外市場的開拓,導致廣告、展覽及職工薪酬增加。

第二季度利潤環比下滑:根據推算,Q2歸母淨利潤環比Q1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這在財報中並未直接解釋,但可以推斷,這可能與二季度更爲激進的市場策略、新車型上市初期的營銷費用集中投入、以及爲下半年準備而進行的研發費用衝刺有關。1.2 現金流分析:經營"造血"能力極強

經營性現金流淨額飆升:這是2025年上半年財報的最大亮點之一。318.33億元的淨額,同比暴增124.52%,且遠高於155.11億元的淨利潤。這表明公司的銷售回款情況極佳,對上下游產業鏈的議價能力強,營運資本管理效率高。強大的"造血"能力是支撐其高強度研發和資本開支的底氣所在。

投資性現金流淨額爲鉅額負值:-744.96億元的淨流出,同比擴大33.33%,主要用於"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其他長期資產"。這清晰地反映了公司正處於全球化產能擴張和技術研發設施建設的高峯期。

籌資性現金流淨額由負轉正:496.58億元的淨流入,主要得益於報告期內完成的H股配售。這表明公司在利用資本市場支持其全球化和技術研發戰略。1.3 資產負債結構:健康且持續優化

總資產持續擴張:截至2025年6月30日,總資產達到8,463.43億元,較年初增長8.04%,公司規模穩步擴大。

資產結構:存貨從年初的1,160億元增至1,408億元,增長21.4%,與業務擴張速度基本匹配。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均有顯著增加,再次印證了其大規模的產能建設。

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達到2,321.66億元,較年初大幅增長25.33%,主要得益於利潤的積累和H股配售。資產負債率進一步優化,顯示出財務結構的穩健性。

三、會計政策與披露風格審視

3.1 會計政策:一以貫之,無重大變更

用戶特別關注公司是否存在"加速折舊"以調節利潤的行爲。通過仔細審閱2025年半年度報告的財務報表附註,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折舊與攤銷政策:公司在附註五中詳細披露了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會計政策。固定資產主要採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各類資產的折舊年限(如房屋及建築物3-70年,機器設備3-12年)與2024年年報披露的政策完全一致。無形資產也主要採用直線法攤銷。報告中未提及任何會計估計變更,特別是關於折舊年限或殘值的調整。因此,可以明確判斷,比亞迪並未在2025年上半年採取加速折舊的會計處理方式。

列報調整:報告期內存在兩項會計政策變更,但均屬於列報調整,不影響損益和淨資產。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18號》,將原列示於"銷售費用"的"三包費"(保證類質量保證)重分類至"營業成本"。這一調整使得成本結構更真實地反映了與產品直接相關的支出,提升了毛利率指標的準確性。公司對上年同期數據進行了追溯調整,保證了可比性。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匯編2024》,將衍生金融工具從"交易性金融資產/負債"中單獨列報。這也是一項列報優化。

研發費用資本化:公司對研發費用的處理嚴格遵循了會計準則,區分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並對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予以資本化。從研發投入和無形資產(開發支出)的變動來看,其資本化比例依然保持在較低水平,財務處理風格審慎。3.2 披露風格:自信、透明、重溝通

技術導向的敘事風格:比亞迪的定期報告具有鮮明的特色,即以大量的篇幅詳細闡述其技術路線、產品創新和戰略佈局。2025年半年報延續了這一風格,從"超級e平臺"到"天神之眼",從多品牌矩陣到全球化生態,向投資者清晰地傳遞了其以技術創新爲核心驅動力的發展模式。

圖文並茂,可讀性強:報告中大量使用高清產品圖片,並對新上市車型的亮點進行圖文並茂的介紹,增強了報告的可讀性,使用戶和投資者能直觀感受其產品力。

積極回應市場關切:在2024年年度報告中,比亞迪新增了"質量回報雙提升"行動方案的專門章節,詳細闡述了公司在做強主業、規範治理、重視股東回報等方面的具體舉措。這表明公司高度重視投資者關係管理,正從一家優秀的產品公司向一家優秀的上市公司進化,其披露風格更加註重與資本市場的雙向溝通。

風險揭示充分:在報告中,公司對宏觀經濟、行業發展、市場競爭、政策變化、原材料價格波動等風險進行了充分、客觀的揭示,體現了其穩健的經營態度。

四、發展思路與未來展望

綜合分析多期報告,比亞迪在2025年的發展思路愈發清晰和堅定,圍繞"技術、品牌、全球化"三大核心持續深化。4.1 技術路線:堅定投入,搶佔智能化下半場

比亞迪深刻理解汽車產業變革的本質,即"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在通過刀片電池和DM混動技術贏得電動化上半場的領先優勢後,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入智能化下半場。

研發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同比劇增53.05%,佔營收比重進一步提升。這種不計成本的投入,目標明確,即在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領域建立起如同三電技術一樣的代際領先優勢。

全棧自研:從芯片、算法到系統,比亞迪堅持智能化的全棧自研,發佈"璇璣"智能化架構和"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系統,旨在將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確保技術迭代的速度和深度。

技術普惠:通過"全民智駕"戰略,利用其龐大的產銷規模攤薄研發成本,將高階智駕功能快速下放至大衆市場,意圖通過規模優勢和數據優勢形成正向循環,在智能化領域複製其在電動化領域的成功路徑。4.2 品牌戰略:梯度佈局,實現價值向上突破

比亞迪通過構建四大品牌矩陣,實現了對不同細分市場的精準覆蓋和品牌價值的持續提升。

比亞迪品牌:作爲基石,通過王朝和海洋兩大系列,持續鞏固大衆市場領導地位,並以"電比油低"策略加速油車替代。

騰勢品牌:定位新豪華,通過D9、N7、Z9GT等車型,成功在30-50萬價格區間站穩腳跟,成爲品牌向上的重要支點。

方程豹品牌:聚焦個性化需求,以硬派越野爲切入點,開闢了新的藍海市場,吸引了追求獨特體驗的用戶羣體。

仰望品牌:作爲技術圖騰,通過U8、U9、U7等百萬級產品,展示比亞迪頂尖的技術實力,不僅貢獻了利潤,更極大地提升了整個集團的品牌形象和議價能力。4.3 全球化戰略:生態出海,構建全球運營體系

比亞迪的全球化已超越簡單的汽車出口,進入了構建全球本土化生態的新階段。

本地化生產與運營:在泰國、巴西、匈牙利、柬埔寨等多地建廠或設立區域總部,旨在實現本地化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全鏈條運營,深度融入當地市場。

自有物流支持:組建"出海船隊",解決全球運力瓶頸,保障供應鏈安全,降低物流成本,爲其全球化擴張提供了堅實的硬件基礎。

技術與品牌輸出:在全球市場,比亞迪正以技術領導者的形象出現,通過先進的電動化和智能化技術,塑造高端、創新的品牌形象,實現"高舉高打"。

結論

綜合來看,比亞迪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特徵明顯的成績單。營收和銷量的強勁增長,以及經營性現金流的爆發式增長,證明了其主營業務的強大韌性和市場領導地位。然而,毛利率的微降和淨利潤增速的放緩,則清晰地反映出在行業極度"內卷"的背景下,公司爲搶佔未來技術制高點(智能化)和全球市場空間(全球化)所付出的巨大前期投入。

從長遠來看,這種"以利潤換技術,以利潤換市場"的戰略是清晰且必要的。會計政策的穩健和披露風格的日趨透明,爲公司的長期發展贏得了更多信任。展望未來,隨着其智能化技術的逐步成熟和全球化佈局的成效顯現,比亞迪有望在汽車產業的下半場競爭中繼續保持領先,並開啓新一輪的價值增長週期。對於投資者而言,理解其短期利潤承壓背後的長期戰略意圖,是評估比亞迪未來價值的關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