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曠
在國內的快遞圈市場,順豐一直都是行業一哥。不過在電商迅猛發展的時代,快遞迎來了多強爭霸;京東物流憑藉着京東電商的發展,依託物流自營的優勢,一躍而起,成為物流界僅次於順豐大哥的級別;菜鳥物流依託淘系電商,通過整合三通一達,也成為了物流界的另一位霸主。
但眼下,順豐、京東物流、菜鳥物流的根據地主要還是在國內市場,他們在海外市場雖有佈局,但市佔率卻都很少。然而,一家毫無電商根基的速遞公司藉助電商快遞卻正在成為全球物流界的一匹黑馬——它就是極兔速遞。
今年一季度,極兔速遞的全球包裹總量達到了66億件,同比增長了31.2%:其中國市場繼續穩健增長,包裹量達到了49.8億件,同比增長26.5%;東南亞市場的增速最快,包裹量同比增長高達50%;其他國家市場雖然目前基數不大,但包裹量也同比提升了19.4%。
而到了今年的二季度,極兔速遞的全球包裹總量達到了73.9億件,同比增長23.5%:其中東南亞繼續表現強勁,同比高增65.9%;中國市場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包裹量達56.1億件,同比增長14.7%;其他國家市場包裹量同比提升23.7%。
由此看來,極兔速遞正在悄然成為一家全球性的快遞公司。儘管順豐、京東物流、菜鳥物流都不服,但很顯然極兔速遞的成長速度更為迅猛。
第一增長極:東南亞龍頭地位日益穩固
極兔速遞在東南亞市場已經連續五年位居行業第一了。最讓競爭對手害怕的是,這五年的市場份額還在持續攀升。2020年,極兔在東南亞市場的份額約為15%;2021年,市場份額提升至20%;2022年,市場份額達到22.5%;2023年,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至25.4%,繼續保持領先地位;2024年,市場份額達到28.6%,連續五年穩居東南亞市場第一。
到了2025年,極兔速遞在東南亞的增速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增速更猛了!這讓競爭對手們還怎麼玩?
今年二季度,極兔在東南亞的包裹量增長到了16.9億件,同比增長65.9%,日均包裹量達到了1850萬件,東南亞單季度包裹量同比增速創上市以來新高。截至今年二季度,極兔在東南亞的網點較去年年末新增了700個網點,大大提升了末端覆蓋密度。與此同時,東南亞幹線車輛較去年年末大增800輛,以此應對包裹量的快速增長。
一方面,極兔受益於與Shopee、Lazada、TikTokshop等主流電商平臺的戰略合作。極兔作為獨立的電商物流公司,憑藉高性價比的優質服務,成為東南亞電商平臺的首選合作伙伴,這持續鞏固了其市場地位。
另一方面,在東南亞市場,極兔的配送單票成本也大大下降。2024年,極兔在東南亞的單票收入為0.71美元,單票成本為0.57美元,2024年單票成本同比下降了14.9%。單票成本的持續下降,不僅提升了極兔速遞的行業競爭力,也大幅提升了極兔的盈利水平。
第二增長極:中國市場規模效應越發明顯
極兔速遞有今天的成就,中國市場功不可沒。甚至可以這麼說,極兔速遞正是憑藉在中國市場的崛起,從而反哺東南亞市場,才得以在東南亞市場持續崛起。
今年二季度,極兔速遞在中國市場依然保持了平穩增長,二季度中國市場的包裹量達到了56.1億件,同比增長14.7%。在中國市場,極兔的市場份額已經提升到了11.3%,排名行業第六,隨着極兔速遞在中國市場的規模越來越大,其規模化盈利效應也越發明顯。
一方面,極速速遞在中國市場的效率正在不斷優化。中國區域雖較去年年末減少600輛第三方車輛,但自動化分揀線大增44套至270套,科技賦能效果越發明顯。雖然網點數量有所減少,但是通過提升單點運營能力,包裹處理效率不降反增。
另一方面,中國市場在「反內卷式」競爭的大背景下,未來中國區域內價格戰將趨於緩和。今年7月8日,國家郵政局召開會議,強調進一步加強行業監管,完善郵政快遞領域市場制度規則。8月25日,廣東多家快遞公司開始對電商客戶漲價,每件調價幅度在0.3-0.7元之間,同時還設定1.4元/單的底線價。
此外,隨着極兔在中國市場逐步站穩腳跟,價格戰趨緩,極兔在中國市場的單票價格也將逐步企穩。此前,極兔由於收購豐網、和百世整合物流資源,單票成本較高,隨着極兔網絡佈局逐步完善,疊加業務量上升,未來規模效應顯現,單票成本也有望下降。2024年極兔在中國市場的單票成本從0.34美元下降到了0.3美元,這將大幅提升極兔在中國市場的盈利能力。
第三增長極:新市場不斷突破
從2020年開始在中國市場起網之後,極兔就開始陸續拓展中東、北非、拉美等新市場。剛進入新市場之初,極兔也面臨着不小的困難。
2022年,極兔正式進軍中東、南美等新市場,作為初入者,前期物流網絡、營運中心以及區域代理的建設擴張成本較大,且業務量和市場滲透率較低。
與此同時,新市場的基礎設施普遍較為落後,電商和物流發展較為薄弱,極兔需要投入的成本也就更大了。
但儘管如此,極兔在新市場還是取得了不錯的進展。按照包裹量計算,2023年極兔在巴西、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和埃及市場均進入了當地前五名。2024年,極兔在新市場的包裹量同比增長了22.1%,而極兔在新市場的收入增長了76.1%,達到5.76億美元,包裹量達到了2.81億件。雖然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但經調整EBITDA率從-25%收窄到了-7.5%。
到了2025年,極兔在新市場的包裹量繼續保持了穩步增長,一季度包裹量同比提升19.4%,二季度包裹量同比提升23.7%,
由此看來,中東、北非、拉美等新市場有望成為極兔的第三增長極。
下一站:全球化快遞巨頭有多遠?
藉助中國市場和東南亞市場,極兔速遞算是站穩了腳跟,尤其是在東南亞市場已經連續五年第一,且市場份額不斷攀升。而決定極兔速遞未來的路能走多遠,成長空間有多大,那就得看極兔速遞的全球化戰略有多成功。
極兔在中國市場能夠取得快速發展,主要藉助與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合作;而極兔在東南亞的成功,同樣離不開Shopee、Lazada、TikTokshop等電商平臺的發展。
由此看來,極兔能否真正成為一家全家化的快遞企業,主要取決於兩方面。
一方面,將取決於極兔能否在新市場以及未開拓的北美、歐洲等市場持續獲得與電商平臺的合作。不過在北美、歐洲等國家市場,亞馬遜等電商巨頭都擁有成熟的自建物流網絡,這對極兔未來的全球化佈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另一方面,也將取決於極兔在這些新市場國家的物流資源佈局,能否具備強大的跨境物流時效性和運輸能力,這就要求極兔未來在這些國家和市場還需要大量的物流成本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