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結論:本輪上漲並非完全是系統性普漲拔估值,結構性特徵相對明顯,TMT 領漲。從一輪極端牛市的演繹形態看,牛市後期如果“消滅低估值、殲滅低價股”,最終各個行業對整個市場的漲幅貢獻將趨於均衡,但極端情形下單一行業的漲幅貢獻仍能到30%+。當前在產業趨勢下享有估值溢價的TMT對全A 的漲幅貢獻並未演繹至極端形態。短期貢獻度視角下,AI 仍未到極端過熱狀態。8 月27 日和7 月末TMT 行業對全A 的滾動20 交易日漲幅貢獻分別爲44%和52.6%,均未進入歷史前5。尋跡龍頭並拉長時間看,以貴州茅臺、寧德時代爲錨,寒武紀在本段行情中對市場的漲幅貢獻或仍有一定空間。
“924”以來,寒武紀在全A 的市值佔比由0.11%快速提升至0.5%,2024 年9月以來對全A 的漲幅貢獻則來到1.36%,從市值相對漲幅貢獻的撬動倍數看,略超貴州茅臺、寧德時代超額收斂前的最高水平,但從對市場漲幅的絕對貢獻看,或仍有一定空間。
本輪上漲結構性特徵明顯,TMT 領漲。但本輪上漲並非完全是系統性普漲拔估值,結構性特徵相對明顯。當下對於AI 是否過熱,我們嘗試從漲幅貢獻的角度進行分析。
僅從總市值、流通市值口徑看,電子本輪對大盤的漲幅貢獻高於14-15 年牛市期間漲幅最大行業的貢獻。
從一輪極端牛市的演繹形態看,牛市後期如果“消滅低估值、殲滅低價股”,最終各個行業對整個市場的漲幅貢獻將趨於均衡,但極端情形下單一行業的漲幅貢獻仍能到30%+。我們取2006 年以來的5 輪上漲行情進行分析,僅有2014-2015 年在市場頂部各個行業對全A 的漲幅貢獻均在10%以內。如果我們只看2014 年10 月至2015 年1 月第一段上漲過程中的行業貢獻情況, “搭臺”的大金融整體對全A 的漲幅貢獻也在35%+,與當前電子+非銀在流通市值測算口徑下的結果差距不大。相應地,如果我們將本輪漲幅貢獻的測算區間拉長至“924”以來,前2 行業電子和銀行對全A 漲幅的整體貢獻也分別都在20%以內。進一步追溯一輪高度更高的牛市行情,2006-2007 年之間,銀行對全A 的漲幅貢獻達到32.2%,當前在產業趨勢下享有估值溢價的TMT對全A 的漲幅貢獻並未演繹至極端形態。
短期貢獻度視角下,AI 仍未到極端過熱狀態。我們以滾動20 個交易日TMT板塊對全A 漲幅貢獻爲衡量準繩,剔除全A 區間漲幅爲負的樣本,以月頻維度進行觀測。結果上看,四個TMT 行業歷史上對全A 最大的漲幅貢獻能夠超過100%, 即TMT 行業上漲,非TMT 行業整體下跌(市值貢獻爲負)。8 月27 日和7 月末TMT 行業對全A 的漲幅貢獻分別爲44%和52.6%,均未進入歷史前5。綜合短期行業輪動和結構性行情的極端演繹路徑,這一指標同樣指向AI 未到極端過熱。
尋跡龍頭並拉長時間看,以貴州茅臺、寧德時代爲錨,寒武紀在本段行情中對市場的漲幅貢獻或仍有一定空間。2019 年至2021 年2 月,貴州茅臺相對全A 的最大累計超額達到277%,貴州茅臺對全A 的漲幅貢獻在2%到6.5%之間,其中每次漲幅貢獻達到5%左右,貴州茅臺相對全A 的超額收益都有所收斂。期間貴州茅臺佔全A 的總市值佔比不超過3.6%,漲幅貢獻高點對應總市值佔比爲2.5%,漲幅貢獻相對市值佔比達到2.6 倍。寧德時代整體測算結果與貴州茅臺相近。“924”以來,寒武紀在全A 的市值佔比由0.11%快速提升至0.5%,2024 年9 月以來對全A 的漲幅貢獻則來到1.36%,從市值相對漲幅貢獻的撬動倍數看,略超貴州茅臺、寧德時代超額收斂前的最高水平,但從對市場漲幅的絕對貢獻看,或仍有一定空間。
風險提示:1)過去歷史經驗僅供參考;2)風格分類僅供參考;3)政策出臺和落地具備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