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A股大牛市行情裏,國內快遞物流巨頭順豐控股股價出現崩盤。8月28日發佈了2025年上半年財報後第二天,順豐股價大跌,港股股價跌超10%,A股股價逼近跌停,全天成交高達166.9萬手,成交金額達到了75.64億元。
9月1日,順豐股價延續暴跌走勢,收盤大跌3.97%,全天成交141.44萬股,成交金額61.15億元。9月2日,順豐股價依然延續崩盤走勢,上午盤股價跌幅超2%。短短三個交易日順豐股價從暴跌前一天收盤價48.40元/股跌至42元左右,市值蒸發超300億元。
股價崩盤背後,順豐並未出現重大利空。從財報來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68.58億元,同比增長9.2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7.38億元,同比增長19.37%,業績增勢較爲亮眼。
有分析認爲,順豐這一輪股價暴跌或與近期美國永久取消小額包裹關稅豁免的消息有關。然而,同行業裏包括中通、圓通、申通等快遞物流公司股價並未明顯出現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順豐近期公佈的一份名爲“共同成長”的股權激勵計劃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
該股權激勵計劃草案顯示,順豐控股股東明德控股以自願贈與的方式向核心骨幹員工提供不超過2億股A股股票,約佔公司當前股本總額的4%。
順豐方面聲稱,該股權激勵計劃是爲了進一步構建創新的核心團隊持股的長期激勵機制,有效激勵核心人才的創業拼搏精神,實現核心人才與公司的長期價值綁定與共同成長。
然而,該股權激勵計劃產生了不小的股份支付費用,僅2025年首期股權激勵授予7186人虛擬股份8114.4萬份,就產生了42,464.60萬元的費用,而這筆費用將由公司未來在十年內進行攤銷。
按照計劃,順豐未來每年將授予參與人合計不超過18,000萬份虛擬股份單元,9年合計授予不超過162,000萬份虛擬股份單元。市場疑似擔憂該股份支付計劃造成較大財務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