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股權激勵“嚇壞”了投資者,順豐控股股價連跌

華爾街見聞
09/03

9月2日,順豐控股收於41.82元/股,總市值爲2107億元,自8月29日至今,公司股價連續下跌,累計跌幅爲13.60%。

股價變動前夕,順豐控股發起了一份名爲“共同成長”的持股計劃,將拿出不超過2億股股份用作對員工的股權激勵,且無需參與者出資。以公告當日股價計算,2億股股份對應的價格約爲96.8億元。

這一計劃卻引發了部分投資者的質疑。有投資者認爲,該計劃考覈標準過低,且產生的股份支付費用會侵蝕公司利潤。此外,激勵股份解禁後,公司股價或因拋壓而下跌。但也有投資者稱,這一激勵計劃是對公司的長期利好。

“共同成長”持股計劃的具體內容究竟是什麼?

根據順豐控股公告,這一持股計劃的股票來源於公司控股股東明德控股的無償捐贈,總數爲不超過2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爲4%。明德控股由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持股99.9%,截至二季度末,明德控股合計持有上市公司53.32%的股份。

在激勵對象上,此次持股計劃的覆蓋面較廣,涵蓋董監高、核心管理人員及核心骨幹人員,其中核心骨幹人員中包括收派員、運作員等基層員工。員工參與持股計劃門檻也不算高。在公司層面,業績考覈條件僅爲當年淨利潤增長率爲正。而在個人層面,激勵對象的績效考覈爲A或B,均可獲得股權激勵,僅獲配比例存在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順豐控股並非直接向激勵對象發放股份,而是發放“虛擬股份單元”,並以此爲基準,按授予價格的增值情況,計算最終發放的股份數。在9年的存續期中,“共同成長”持股計劃預計發放16.2億份虛擬股份單元,2025年至2027年的授予價格爲35元/股。

公告顯示,今年順豐控股計劃向員工發放8114.4萬份“虛擬股份單元”,應確認的總費用爲4.25億元,這一費用將在11年內完成攤銷。這也意味着,在2026年至2034年間,公司每年需要多支出4431.09萬元的費用。

若“共同成長”持股計劃所發放的全部“虛擬股份單元”均按照今年的價格(約5.23元/份)進行攤銷,順豐控股未來需要攤銷的總費用將高達84.7億元。當然,實際攤銷費用會受到股價、授予規模、授予價格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

在公告中,順豐控股也坦承,因本計劃實施產生的相關成本或費用的攤銷可能對等待期、鎖定期及服務期內公司各年淨利潤有一定影響。

不過,由於上述股權是由控股股東無償捐贈,因此相應的攤銷隻影響公司的利潤表,並不影響公司的現金流量表,不會給公司帶來實質性的現金流出。此外,由於公司授予股權要滿足淨利潤同比增長的條件,因此員工若想得到股權激勵,也需努力促進公司業績增長,覆蓋攤銷對利潤的影響。

簡單來講,這部分持股計劃就是明德控股免費送股給順豐員工,但是要在公司走一遍賬,對公司來講不會產生損失,但會在利潤表中有所體現,未來每年的淨利潤會有相應的減少。

順豐控股表示,持股計劃有利於推動核心管理人員及核心骨幹人員從“經理人”向“合夥人”的思維轉變,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承擔公司長期成長責任,更有動力推進公司的長期可持續健康經營,保障公司長期競爭優勢。

此外,根據順豐控股公告,公司對授予員工的股票設置了鎖定期與服務期,最後期限統一劃定在十年後。期內,持股員工僅享有股票的分紅權,直到十年後鎖定期與服務期期滿才能享有完整權益。也就是說,最少在十年後,上述激勵股票才能在二級市場減持。

扣非淨利增速低於預期

在官宣持股計劃的同一天,順豐控股還發布了2025年半年報。

上半年,順豐控股實現營業收入1468.58億元,同比增長 9.26%;歸母淨利潤57.38億元,同比增長19.37%;扣非歸母淨利潤45.51億元,同比增長9.72%。

不過,分季度來看,順豐控股第二季度實現營收770.1億元,同比增長11.5%;歸母淨利潤35.0億元,同比增長21.0%;扣非歸母淨利潤25.8億元,同比增速僅爲3.5%。

這一扣非歸母淨利潤增速遠低於公司此前的表現。2022年至2024年,順豐控股的扣非歸母淨利潤增速分別爲190.97%、33.67%、28.20%,今年一季度,這一數字也爲19.12%,均爲雙位數以上增長。華泰證券也在研報中表示,順豐控股二季度的扣非歸母淨利同比增速較慢。

這一變化背後,順豐控股正降價搶佔市場份額。上半年,順豐控股速運物流業務單票價格大幅降低,除一月外,其餘5個月的降幅均超過10%。例如6月的單票價格爲13.67元,同比下降13.32%。這一降價速度遠低於申通、圓通、韻達,上述三家公司上半年的單票價格降幅均爲個位數。

僅從結果上看,單票價格下降的同時,順豐控股的市佔率也在快速增長。據國家郵政局數據,上半年公司市場份額爲8.17%,而2024年公司的市佔率約爲7.6%,成爲同期快遞6大巨頭中增長最快的一家。

此外,一直被順豐控股視作“第二增長曲線”的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繼續錄得虧損,虧損額爲2.96億元,同比收窄48.47%。順豐控股表示,若剔除海外子公司KEX的虧損4.3億元以及併購KLN相關的融資利息費用2.9億元,該分部上半年實現淨利潤4.3億元,同比增長178%。

近年來,爲了發展國際物流業務,順豐控股投入頗多,如在2021年斥資175.55億元收購嘉裏物流,投資超300億建設鄂州物流樞紐等。2024年,順豐控股在港上市,募集資金中有約45%被用於國際物流能力建設。今年以來,順豐控股先後在港配股及發行可轉債募資近60億港元,國際業務同樣是投資重點。

與國內快遞市場類似,全球快遞市場競爭同樣激烈。爲了從國際三大快遞巨頭手中奪取市場份額,順豐控股國際業務高投入、不賺錢的現狀或許仍要持續一段時間。此前,順豐集團國際業務發展負責人餘國曾表示,中國物流企業出海並追趕國際巨頭,是一個漫長、艱鉅的過程,也一定需要分步驟循序漸進。

本文來源:達摩財經,原文標題:《百億股權激勵“嚇壞”了投資者,順豐控股股價連跌》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