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Bankless
作者:Jean-Paul Faraj
編譯及整理:BitpushNews
如果你在加密領域待得夠久,你會看到各種熱潮來來去去。但在這喧囂之下,生態系統中的一些領域正在悄然爲下一個十年的增長奠定基礎。
它們還處於早期階段——有時甚至是痛苦的早期——但其潛力不容置疑。
以下是我將繼續密切關注的五個領域。
AVS與再質押:將共享安全性作爲一種新基元
EigenLayer、AltLayer及其他再質押網絡的興起,標誌着一個全新設計空間的開端:積極驗證服務(AVS)。其核心思想是,以太坊上已質押的ETH可以被再抵押,用於保護全新的網絡和應用。這樣一來,每個項目就不必從零開始建立信任,而是可以借用以太坊的信譽和驗證者基礎。
再質押從根本上重構了新協議的啓動方式。通過將信任外包給以太坊的驗證者集合,構建者可以專注於應用設計,而不是如何引導自己的安全性。這降低了實驗的門檻,同時又將它們與以太坊的經濟引力緊密相連。這裏的機會不在於一個殺手級應用,而在於爲數百個新的應用敞開大門。
重要性分析:
-
新範式:共享安全性可以催生出全新的產業——從去中心化計算到人工智能訓練——所有這些都將最終依託於以太坊結算。
-
AI機遇:人工智能尤其是一個天然的契合點——主權代理和去中心化訓練可以接入再質押安全層。
-
基礎性:隨着加密貨幣的普及加速,像Eigen和AltLayer這樣的項目將會與尋求可擴展信任的大型機構合作。
挑戰:
-
尚無突破性應用:我們還沒有一個通過“林迪效應”(Lindy)驗證的例子,能夠展示AVS在大規模生產中的應用。
-
資本積壓:早期投資大量湧入,但實際使用卻相對滯後,導致許多早期支持者仍在等待驗證。
-
代幣解鎖壓力:隨着大規模代幣解鎖的臨近,價格走勢可能會對市場情緒造成壓力。
如果成功,再質押對於基礎設施的作用,將如同穩定幣對於支付的作用:一個悄然接納下一波用戶的“特洛伊木馬”。
DeFi x 傳統金融:界限的模糊化
不久前,使用DeFi還需要MetaMask、跨鏈橋和忍受“Gas大戰”。而今天,EtherFi、Coinbase、Argent和Morpho等團隊正在將同樣的核心基元——借貸、賺取收益——封裝成消費者易於使用的產品。信用卡、法幣入口和一鍵式借貸市場,正在消除傳統金融與DeFi之間的距離。
曾經感覺是兩個獨立的世界,如今正日益重疊。這裏的機遇在於,大多數用戶不會有意識地“轉向加密貨幣”。相反,他們會使用碰巧運行在加密軌道上的產品,因爲它們更快、更便宜或更靈活。這開啓了一個巨大的分發渠道:傳統金融機構可以利用白標服務,在消費者友好的包裝下提供DeFi核心功能。最終,去中心化金融將簡單地成爲“金融”。
重要性分析:
-
成熟的基礎設施:DeFi已經成熟——像Aave這樣的協議經受了多年的壓力測試,證明了其“林迪效應”。
-
華盛頓覺醒:監管機構不再問“是否可以”,而是問“如何做”。這是一個巨大的心理轉變。
-
根本性轉變:全球範圍內,傳統金融正在失去信任。每一次醜聞、銀行擠兌或費用上漲,都爲替代方案創造了空間。
挑戰:
-
消費者信任:對大多數家庭來說,DeFi仍然是一個陌生的詞。讓他們相信其安全性需要時間。
-
碎片化訪問:由於管轄權不同,許多產品存在地理限制,難以觸及。
-
贏家通喫模式:冪律法則將壓垮較弱的玩家。許多好產品可能被埋沒。
對於DeFi的構建者來說,問題不是消費者是否會使用這些工具——而是他們是否會意識到自己正在使用DeFi。
現實世界資產(RWAs):最大的資本橋樑
如果說DeFi是關於發明新的貨幣市場,那麼真實世界資產(RWAs)則是關於將所有舊的貨幣市場都帶到鏈上。像Ondo、Reserve、Centrifuge和Maple這樣的項目正在構建基礎設施,以將真實世界的資產代幣化——比如美國國債、公司債券、大宗商品甚至房地產——並使它們在加密市場中可交易和可組合。
將RWA代幣化消除了孤立金融市場之間的隔閡。一個代幣化的國債可以在DeFi中作爲抵押品,支持一個穩定幣,或在全球範圍內被拆分擁有,所有這些都無需傳統中介。真正的機遇在於,那些曾經靜態的資產變成了可編程的構建塊。這爲我們前所未見的全新產品和風險模型打開了設計空間。
重要性分析:
-
巨大的潛在市場:全球資本市場規模以數百萬億美元計。即使只有一小部分上鍊,其規模也遠超DeFi目前所有TVL的總和。
-
鏈上收益:RWAs已經在爲新一波穩定幣收益提供動力。例如,Ondo的代幣化國債允許穩定幣持有者在不離開加密軌道的情況下,獲得美國政府支持的回報。
-
穩定器:RWAs可以作爲波動性加密市場的壓艙石——創造更安全的抵押品並加深流動性池。
-
機構信譽:RWA是一個華爾街能夠理解的概念。它們是連接傳統金融的橋樑,而不是威脅。
挑戰:
-
監管阻力:每個司法管轄區對證券和託管都有不同的規定。應對這些問題會拖慢增長。
-
流動性錯配:雖然代幣化使資產更易於交易,但其底層市場(如房地產或公司債券)本身並非固有流動性資產。
-
採用瓶頸:說服機構信任一個鏈上封裝仍需時日,且大部分資本仍處於觀望狀態。
如果說DeFi是“沙盒”,那麼RWAs則是連接加密世界與廣闊世界的“高速公路”。這個領域可能最終會成爲最重要的上鍊入口——讓加密貨幣不再是一個實驗,而是嵌入到全球金融體系中。
零知識技術(ZK Tech):擴展與隱私兼得
如果說對區塊鏈未來的基礎設施有一個共識性的押注,那就是零知識證明。Starknet、Succinct、Linea、zkSync等項目正在競相證明ZK系統不僅是理論上的,而且已可用於生產。其核心是ZK壓縮了信任:以低成本、高速度和高安全性驗證大量的計算。
零知識技術賦能的鏈爲那些原本在鏈上無法實現或不切實際的應用打開了大門。通過壓縮計算和最小化數據需求,ZK使得運行那些曾因過於笨重、昂貴或不安全而無法在區塊鏈環境中運行的系統成爲可能。其設計空間巨大:從更高效的鏈上證明到隱私優先的消費應用,再到全新的安全、數據豐富的協議類別。ZK將改變我們與鏈上世界的互動和構建方式。
重要性分析:
-
以太坊本身已將ZK作爲其擴容路徑,這使其合法性得到認可。
-
證明成本呈指數級下降,使ZK在消費者規模上變得可行。
-
專注於隱私的消費者應用開始興起——無論是用於支付、身份還是信息傳遞。
挑戰:
-
碎片化:相互競爭的標準使得目前尚不清楚哪一個ZK技術棧將最終勝出。
-
尚未實現的炒作:無論是對於開發者還是消費者來說,“ZK時刻”都還未到來。
-
複雜性:在區塊鏈之上疊加證明系統,爲本已複雜的堆棧增加了技術障礙。
ZK既是基礎設施之戰,也是消費者之爭。它同時承諾了吞吐量和隱私——這是Web2難以同時提供的兩大特性。
去中心化社交:不只是金錢
加密領域一直以來都是“金融優先,社交其次”。但這種平衡正在發生變化。像Zora、Lens、Mirror、Farcaster、Base App以及Thousands Network這樣的新來者正在爲去中心化社交層鋪設軌道。目標是:提供類似於Twitter、Instagram或TikTok的體驗——但創作者擁有自己的內容、聲譽和獎勵。
去中心化社交不僅僅是爲創作者支付報酬,它更是一個將社交圖譜重建爲公共產品的機會。不同於每個平臺將數據鎖定在孤島中,用戶擁有的網絡允許聲譽、關注者和內容在不同應用間自由流動。這顛覆了當前的動態:平臺爲服務用戶而競爭,而不是爲了“捕獲”他們。這裏的機遇在於,即使是適度的成功,也能創造一個不容忽視的系統,因爲創作者和社區有強大的動機去往一個能夠保留更多收益的地方。
重要性分析:
-
獨立於週期:消費者應用並非完全與市場週期掛鉤。一個好的遊戲或社交網絡在熊市中也能增長。
-
主流支持:Coinbase最近與Zora的整合影響巨大——這種規模的分發能將數百萬新用戶引入加密社交領域。
-
絕佳機遇:Web2平臺上的創作者經濟正在崩潰,這爲去中心化替代方案提供了窗口。
-
減少摩擦:過去18個月中,用戶體驗(UX)有了顯著改善,減少了曾阻礙用戶採用的摩擦。
挑戰:
-
用戶慣性:說服一個人離開Instagram去一個新應用代價高昂。
-
對投機的依賴:許多去中心化社交通過代幣化來引導啓動,這使得它們容易受到“價格上漲”週期的影響。
-
入門痛苦:錢包、跨鏈橋和助記詞仍然會讓主流用戶望而卻步。
去中心化社交可能不會在一夜之間取代Instagram。但隨着中心化創作者平臺繼續擠壓利潤,向用戶擁有網絡發展的引力會變得越來越強。
核心總結
加密貨幣常常被指責爲追逐下一個閃亮的新事物,但在喧囂之下,有五個前沿領域既處於早期,又具備持久的潛力:
-
再質押/AVS 可以重新定義網絡如何保護自己,併爲去中心化AI等新產業開闢道路。
-
DeFi x 傳統金融正在穩步彌合加密軌道與日常金融產品之間的差距。
-
真實世界資產將最大的寶藏——全球資本市場——直接帶到鏈上,釋放新的收益來源和機構信譽。
-
零知識技術旨在在擴展區塊鏈的同時保護隱私,並解鎖新的應用設計空間。
-
去中心化社交正在爲那些不再服務創作者或用戶的平臺,創建基於所有權的替代方案。
每一個領域皆伴隨着艱鉅的挑戰——技術瓶頸、監管複雜性、競爭激烈。然而,它們也蘊含着不對稱的上升潛力,這種潛力,恰恰定義了加密世界最耀眼的成功故事。
若說上一輪週期旨在驗證區塊鏈能否承載穩定幣與 DeFi 協議,那麼下一階段,加密技術將悄然融入金融、基礎設施與文化的每一個縫隙。這些領域的構建者並非追逐曇花一現的敘事,而是在鋪設軌道—一個下一代應用、用戶與資本必將沿此前行的軌道。
對於投資者和構建者來說,這些領域都值得密切關注。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羣: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訂閱: https://t.me/bit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