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勢力車企上半年盤點:零跑首度盈利 小鵬交付量暴增

證券日報
09/04

  隨着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零跑汽車四家上市新勢力車企陸續披露半年度財報,上半年的行業格局逐漸清晰。

  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車憑藉規模效應與成本控制首次實現半年度淨利潤轉正,成為除理想汽車之外第二家實現半年度盈利的新勢力車企;小鵬汽車則以交付量、營收雙翻倍的亮眼表現,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能;而理想汽車NIO" target="_blank" web="1">蔚來汽車雖在產品矩陣與技術研發上持續發力,但受市場競爭、產品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仍面臨營收微降或虧損收窄的壓力。

  整體來看,新勢力行業已從「規模擴張」階段逐步邁向「盈利攻堅」與「技術突圍」並行的新階段,企業間的分化態勢進一步加劇。

  零跑、小鵬突飛猛進

  在四家新勢力企業中,零跑汽車無疑是今年上半年最大的「黑馬」。

  財報數據顯示,零跑汽車上半年實現營收242.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74.0%;毛利率飆升至14.1%,較2024年同期提升13個百分點,創公司成立以來新高;值得關注的是,其權益持有人應占淨利潤達0.3億元,首次實現半年度盈利,經調整後淨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更是達到3.3億元,擺脫了此前的虧損境地。

  零跑汽車的盈利突破並非偶然,而是其規模效應與技術自研共同作用的結果。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車總交付量達22.17萬輛,位居中國新勢力品牌銷量榜首,同比增長155.7%;7月份交付量進一步增至5.01萬輛,成為2025年以來唯一單月交付超5萬臺的新勢力車企。此外,零跑汽車的全球化佈局也為業績增色,上半年出口2.04萬輛,歐洲市場訂單量持續攀升。零跑汽車副總裁李騰飛表示,公司在海外市場不追求高毛利率,希望更快地打開市場,能夠讓品牌和產品站得住腳,更希望明年海外銷量能夠翻倍增長,後年基於明年的銷量水平實現成倍增長。

  小鵬汽車則以「高增長」姿態領跑行業,展現出強勁的復甦動能。今年上半年,小鵬汽車累計交付19.72萬輛汽車,較2024年同期激增279%;營收規模達340.9億元,同比增長132.5%,其中汽車銷售收入312.5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52.8%。

  在盈利指標上,小鵬汽車的改善同樣顯著。其上半年毛利率提升至16.5%,較2024年同期增加3個百分點;汽車毛利率更是從6.0%飆升至12.6%,連續8個季度實現增長,第二季度汽車毛利率進一步增至14.3%,創歷史新高。截至6月30日,小鵬汽車在手資金達475.7億元,為後續技術研發與市場擴張提供了充足保障。小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何小鵬強調,從第三季度開始,小鵬汽車將推出全新產品,小鵬汽車的AI體系能力也會進一步提高。

  理想、蔚來業績改善

  與零跑汽車、小鵬汽車的高增長態勢不同,理想汽車與蔚來汽車通過降本增效與產品迭代,仍在困境中實現了局部改善。理想汽車在「穩健運營」中尋求突破,雖營收微降,但盈利能力顯著改善。

  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車實現營收561.72億元,同比微降2.0%;交付量達20.39萬輛,同比增長7.9%。值得關注的是,理想汽車上半年實現經營利潤10.99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經營虧損1.17億元實現扭虧為盈;淨利潤17.44億元,同比增長3.0%,展現出較強的盈利韌性。理想汽車的盈利改善得益於成本控制與產品結構優化。上半年,理想汽車研發費用同比下降12.4%至53.24億元,銷售、一般及行政費用下降9.4%至52.49億元,費用率的降低有效緩解了營收壓力。公司上半年毛利率為20.3%,較去年同期微幅上升。據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李想介紹,理想汽車第三季度的汽車毛利率將仍能保持在19%左右。

  蔚來汽車上半年的核心挑戰則在於平衡「規模擴張」與「盈利改善」。財報顯示,蔚來汽車上半年累計交付量達11.42萬輛,同比增長30.57%,公司整體營收增速相對平緩,其上半年總收入為310.42億元,同比增長13.48%。在利潤端,蔚來汽車的虧損持續收窄,其中第二季度經調整淨虧損(非公認會計准則)41.26億元,同比下降9.0%、環比下降34.3%。

  據蔚來汽車首席財務官曲玉介紹,公司業績改善主要來自降本增效措施的落地。第二季度,蔚來研發費用同比下降6.6%,銷售、一般及行政費用環比下降9.9%。

  曲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正迎來「財務結構性拐點」。產品層面,蔚來汽車上半年動作頻頻:7月底推出樂道L90,8月份發佈全新ES8並開啓預售,兩款車型均聚焦高端市場,試圖通過精準定位拉動平均售價回升。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四家新勢力車企的整體表現來看,2025年上半年新勢力行業已告別「同質化競爭」的初級階段,進入技術規模和全球化驅動的新階段。下半年,隨着理想i6、小鵬新車型的陸續推出,以及零跑汽車、蔚來汽車在歐洲市場的進一步發力,新勢力陣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而具備核心技術壁壘、穩定盈利能力與全球化佈局的企業,有望在分化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