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還在內卷?減肥藥巨頭已經新開一局了!

健識局
09/03

減肥巨頭的爭鬥從未休止。8月31日,諾和諾德宣佈了一項真實世界數據:在治療過程中用藥中斷不超過30天的情況下,相比於替爾泊肽,司美格魯肽在降低心臟病、卒中的發生,以及患者全因死亡風險降低了57%。無論中斷與否,所有接受司美格魯肽治療的患者心臟病發作及相關死亡風險降低了29%。

諾和諾德近期很不順。在減重和降糖領域,禮來的替爾泊肽已經頭對頭試驗中打敗了司美格魯肽,顯現出全面的優越性。所以,諾和諾德這次能在心腦血管疾病治療上壓禮來一頭,實在是得來不易。

巨頭的爭鬥自然是外界津津樂道的話題。外界都在傳言:司美格魯肽照這樣下去,可能要被替爾泊肽趕超,即使贏了K藥也坐不穩“全球藥王”的寶座。諾和諾德當然不會罷手認輸,已經在向慢性腎病、心血管領域,甚至早期阿爾茨海默症去開拓司美格魯肽的更多用法。

這對國內藥企是一次提醒:一款明星藥品之所以能長盛不衰,一定是企業在背後不斷投入更多的研發精力,儘可能延長產品的生命週期。GLP-1的競爭已經走向深化。雙方不僅是卷療效,更是在更廣闊的市場去開拓。反觀國內,迄今已經有7款國產司美格魯肽上市申請獲得受理,適應症基本趨同,只靠營銷和渠道比高低。這與外企的做法相差很大。

巨頭的爭鬥與算盤

在大衆把GLP-1的眼光聚在減重和降糖的時候,諾和諾德和禮來早就準備好新開戰場了。

去年3月,FDA宣佈司美格魯肽獲批准用於降低心臟病、卒中發生及心血管死亡風險的適應症。今年,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再在中美兩地拿下一項腎病相關的適應症,用於降糖合併慢性腎臟病患者腎病惡化、腎衰竭以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司美格魯肽用於阿爾茨海默症的研究也在進行中。

相對應的,去年12月,禮來宣佈替爾泊肽用於治療肥胖成人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在美獲批。7月,這一項適應症也在國內得到獲批。禮來曾披露,今年晚些時候,將向FDA遞交替爾泊肽用於心血管疾病相關的臨牀數據,該適應症有望在2026年獲得批准。

健識局梳理,在巨頭的帶領下,GLP-1的競爭焦點已經從減重延展到心血管、腎病、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炎、睡眠呼吸暫停、阿爾茨海默症等多個領域。

今年的“藥王”寶座候選中,司美格魯肽是最受推崇的潛力股。今年上半年,諾和諾德司美格魯肽全球銷售額合計爲1127.56億丹麥克朗(約合166億美元),登頂2025年上半年的“藥王”。但是, 司美格魯肽並不能高枕無憂,因爲2024年這款藥品的銷售已經出現了放緩的跡象。

替爾泊肽追趕勢頭很猛。今年上半年,司美格魯肽銷售額同比增幅約28%。而今年上半年,替爾泊肽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21.3%,達到147.34億美元,與司美格魯肽僅有20億美元的差距。其中,第二季度,替爾泊肽的單季銷售額爲85.8億美元,兩者的差距已經很小。

相較而言,諾和諾德的壓力要更大一些。據彭博社預測,按照現在的增長勢頭,2026年替爾泊肽的銷售額將全面超過司美格魯肽。接下來的三年間,兩者的差距將會被顯著拉大。2027年至2029年,雙方的差距或從79億美元拉大到158億美元。

國產GLP-1如何跟上?

巨頭們爲延長產品生命週期打得如火如荼,國內企業則正在爭取把GLP-1幹成白菜價。

8月15日,四環醫藥宣佈其司美格魯肽注射液的上市申請獲得國家藥監局受理。這已經是第7款在國內取得上市受理的國產司美格魯肽,此前還有華東醫藥、齊魯製藥、石藥集團麗珠集團等衆多上市企業。截至去年年底,國內有約30款在研GLP-1類藥物處於臨牀研究的中後期。

根據已披露信息,國產司美格魯肽基本都保持了一致,首個適應症以2型糖尿病爲主,減肥適應症緊隨其後。似乎所有企業都認準:中國有全球最大的減肥需求市場。

2026年3月,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在中國的核心成分專利到期。屆時,這些國產司美格魯肽會在同一片區域展開激烈的廝殺。這樣下去的結果,在醫藥圈內可以參考PD-1,在醫藥圈外可以參考新能源車。

中國醫藥創新整體還停留在me too的思維方式上,各家企業的能力差異體現在“跟”得快不快上。患者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在國內很多“創新藥企”的理解中只是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

真正搞創新、搞突破是要冒風險的。今年8月,輝瑞終止了自己口服GLP-1的所有臨牀項目;禮來的口服GLP-1也被宣佈療效不及預期。國內也有不少企業開發GLP-1口服劑型,不知結果會如何,但打開思路、跳出固有思維框框總是有益嘗試。

現在是諾和諾德與禮來把戰火燒到其他治療領域了,國內少部分企業也開始意識到這一點。華東醫藥目前的GLP-1R/GIPR雙靶點藥物,也在拓展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炎等適應症,恆瑞的GLP-1/GIP雙受體激動劑也在開展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等多項適應症。

未來,GLP-1的競爭會是全方位的深度競爭,所有藥企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撰稿丨楊曦霞

編輯丨江芸 賈亭

運營丨晨曦

插圖丨視覺中國

聲明:健識局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藥價整治又來了,板藍根顆粒等常用藥被暫停採購

獲批僅兩月,在全球16個國家商業植入累計超200例,藍帆醫療可回收TAVR系統加速“心”突破

翰森製藥“伊奈利珠單抗”獲批新適應症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