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萬億”新徵程,重慶銀行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中宏網
09/02

  9月2日,重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重慶銀行”,股票代碼:601963.SH,01963.HK)召開2025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董事長楊秀明攜行長高嵩,執行董事、副行長兼董事會祕書侯曦蒙,副行長張培宗,副行長李聰,副行長顏小川,副行長兼首席風險官王偉列出席會議。

  本次業績說明會通過上證路演中心、重慶銀行微信視頻號、全景網等媒體進行線上直播,吸引了境內外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證券分析師、新聞媒體等超百萬人次參與觀看,獲得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會上,路演團隊介紹了重慶銀行2025年以來的全面經營指標和業務條線發展概況,並就證券分析師和投資者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和交流。

  奮進萬億新徵程圓滿收官“十四五”

  重慶銀行董事長楊秀明在說明會上介紹,今年以來,該行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重慶市委、市政府及監管部門部署要求,堅持高目標引領、高站位轉型、高效率運行、高品質服務、高質量發展“五高”定位,狠抓重點工作舉措,凝心聚力、真抓實幹,奮力推進各項工作邁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爲“十四五”圓滿收官、奮進萬億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整體呈現出三大亮點。

  亮點一:爭先進位,發展成效顯著

  加快發展,韌性更強。截至7月末,該行資產總額10087億元,成功邁入萬億銀行之列,成爲全國首家萬億“A+H”股上市城商行,綜合實力連續10年躋身全球銀行前300強;存款、貸款規模分別超5400億元、5000億元,較年初分別增長14.8%、13.6%。

  全面爭先,份額更高。上半年,該行貸款增量600億元,居重慶市金融機構第1,佔比5.22%,提升0.54個百分點,存款增量達700億元,居重慶市第2,佔比7.85%,提升0.75個百分點。

  價值創造,業績更優。營收、利息淨收入、淨利潤實現“三正增長”。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收近77億元、利息淨收入超58億元、淨利潤近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12.2%、5.7%。人均、網均資產及利潤等多項指標保持全國上市城、農商行較好水平。

  行穩致遠,質量更好。主要風控指標“三降一升”,該行不良貸款率1.17%、關注類貸款率2.05%、逾期率1.58%,分別較年初下降0.08、0.59、0.15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提升3.2個百分點至248.3%。各級資本充足率均滿足監管要求。

  亮點二:緊扣主業,服務大局能力進一步增強

  堅定落實重大部署,搶抓戰略機遇。該行積極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國家戰略疊加機遇,向“雙城”區域提供信貸支持近1400億元,通過貸款、債券等方式新支持區域重大項目建設超90個。服務“通道”建設融資餘額超470億元,同比翻番。

  精準服務重點領域,深化產融互促。該行緊盯重點領域發展所需,出臺支持製造業、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30餘項措施,全力支持重慶“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羣體系、川陝黔三省重點產業集羣發展和區域新質生產力發展佈局,製造業貸款、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335億元、258億元)同比增長26%和31%,園區貸款投放(超150億元)同比提升15%,普惠小微貸款(淨增98億元、餘額709億元)增量居重慶市第一。

  突出特色業務發展,厚植競爭優勢。該行首次運用ESG評級結果發放轉型金融貸款,落地重慶市首筆“工業綠效貸”“集體林地經營權+生態產品價值”雙抵押貸,綠色貸款(673億元)較年初增長28%。強化“科企快貸”模式,發行科創債30億元,加大科技企業支持力度,科技貸款餘額(510億元)同比增長48%。升級數字信貸“捷e貸”,打造消費金融拳頭產品,餘額(103億元)增幅35%,推動業務逆勢增長。

  優化客戶營銷服務,夯實發展基礎。該行持續打造分層分羣的客戶精準營銷服務體系,完善重點客羣建設政策支持體系,提級直管客戶管理,“總對總”對接重點客戶,“戰略+重點”客羣(1031戶、增加203戶)增幅25%。強化個人客戶分層管理、大財富管理、數字化管理,財富管理中收(1.11億元)同比增長33%,個人貴賓客戶數(77.3萬戶,增加9.1萬戶)增幅13%、佔比(13.9%)提升1.17個百分點。

  亮點三:篤行精進,發展動能更加充沛

  息差管控力度加大。該行強化資產負債聯動管理,通過“限量、配額、控價、節流”精細化管理,全力穩住息差水平,穩定盈利能力。上半年,三年期、五年期儲蓄存款佔比(63.3%)下降3.5個百分點,存款付息率、負債成本率分別較上年末降低26BP、29BP,淨息差較年初擴大4BP至1.39%。

  機制流程持續優化。該行謀劃實施13項年度重點改革任務,形成落地聯動協同考覈、網點分級管理等方案,企業“e”開戶實現分支機構全覆蓋使用。強化人力資源改革,在“雙通道”基礎上,構建客服經理等級評定體系,建立行政管理、專業通道、等級評定“三位一體”的員工職業發展體系、評價標準,一批影響經營運轉、隊伍建設的機制流程得到完善優化,隊伍活力進一步釋放。

  數字賦能更加有效。該行以數字項目建設、重點應用推廣爲抓手,持續賦能業務發展。整合信貸、信用卡等6大系統數據,爲精準獲客、風險管控提供數據支撐。客戶經理人均效能提升28%,智能授權審覈效率提高3倍,落地司庫系統簽約業務,成爲全國首家連續6年均有項目入選監管創新應用的地方法人銀行

  合規保障更加有力。該行進一步強化內控合規管理部門監督檢查、問責處理的牽頭統籌作用,深化內審垂直化管理改革,推動完善多層次、全覆蓋的聯防聯控機制,優化授權授信,抓實員工行爲管理,護航合規經營、規範展業。

  “五個着力”紮實推進各項經營管理工作

  重慶銀行行長高嵩表示:“今年以來,我們堅定信心決心、鼓足幹勁闖勁,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具體來看,上半年我們從以下五個方面着力,紮實推進各項經營管理工作。”

  一是強化業務投放,推動資產“提量”。積極拓展優質項目,貼現資產佔比下降2.2個百分點,剔除貼現後的一般貸款餘額增長16%。債券餘額增長21%,其中AA級以上信用債佔比提高6.1個百分點,外幣債券餘額增長28億元、規模居西部法人銀行第1。

  深入落實重大戰略,該行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融資餘額增長20%,助力雙城共建、市級重大項目超90個,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融資規模超1000億元。打造“惠暢陸海”貿易金融品牌,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融資餘額增長57%,其中東盟經貿往來企業融資規模超150億元,牽頭組建的金融服務聯合體成員單位擴容至78家,全球代理行網絡擴大至285家,外幣資金交易量同比增長26%。“引資入渝”170億元,助力西部金融中心建設。

  堅定服務實體經濟,該行加力做好“五篇大文章”。構建“普惠科企貸”“設備更新貸”等專屬信貸產品體系,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增長48%。首次運用ESG評級結果發放轉型金融貸款,落地重慶市首筆“工業綠效貸”、首筆“集體林地經營權+生態產品價值”雙抵押貸,綠色信貸和綠色租賃餘額分別增長28%和40%。用好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普惠“兩增”貸款餘額增長99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貸款規模保持西部上市城商行第1。打造手機銀行“關愛版”,上線“貼心幫”適老服務,養老客戶增長17萬戶,養老產業貸款餘額增長24%。

  二是強化量價協同,推動負債“提質”。提高負債業務規模,該行儲蓄存款餘額增長401億元、增量居重慶市第2,佔比提高0.6個百分點。公營存款餘額增長275億元,增量居重慶市第1。

  優化負債業務結構,該行公營存款全部出清高息保險資金68億元,活期存款增長94億元,公營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0個BP。儲蓄存款2年期及以下規模佔比提高4.5個百分點,儲蓄存款付息率下降34個BP。

  拓寬負債資金來源,該行發行金融債80億元,其中發行西部首單銀行科創債,利率創歷史新低。申請支小再貸款122億元,同比增長34%。

  三是強化多元創利,推動收益“提升”。做大生息資產,該行上半年生息資產平均餘額同比增長1125億元,推動利息收入增長22.8億元。付息負債成本率下降36個BP,推動利息支出減少12.5億元。

  擴大非息收入,該行代銷業務中收同比增長125%,債券承銷中收增長66%,貿金業務非息收入增長122%,外幣業務收入增長201%。加大業務協同。通過投承聯動,帶動信用債同比多投38億元。通過存貸聯動,撬動活期資金歸行超100億元。通過銀租聯動,推動金租業務增長37%,鈊渝金租利潤貢獻率提高0.6個百分點。

  四是強化創新驅動,推動改革“提效”。做好量價協同,該行按照市場利率中樞,雙向動態調整資產端和負債端定價,存款付息率同比多降12個BP,存貸利息淨收入同比增長12%。

  做優流程機制。該行打通重慶市公積金直連通道,“捷e貸”增長35%,餘額突破100億元。新增智能授權交易場景8個,審覈效率提高3倍。建好新媒體平臺,業務諮詢落地成功率超50%。

  做精產品模式。該行研發景區、水庫等10類經營權融資模式,新增融資28億元。創新外匯衍生品保證金減免授信模式,落地單邊交割型交叉貨幣掉期業務、澳元遠期結售滙業務,衍生品交易量同比增長118%。依託上海黃金交易所特別會員牌照,開展質押式黃金租借業務。

  做強數字科技。該行打造流水鏈式拓客工具,挖掘潛客1.3萬戶。新增“領行者”數據洞察場景6個,豐富高頻經營數據畫像功能。打造“重銀曉AI”大模型應用平臺,推出“問答助手”場景6個。“基於機器學習的可疑交易監測風控服務”項目,入圍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創新應用榜單,成爲全國首家連續6年上榜的地方法人銀行。

  五是強化全面協同,推動風控“提檔”。加強風險管理,該行構建協同管控機制,豐富數字技術應用,新增客戶評級模型15個、場景風控模型6個,持續增強風險識別、預警和處置能力。通過分類施策、靶向發力,不斷提升不良資產處置質效。

  加強合規管理。該行開展“學思行鑑”合規文化建設活動,持續強化“三道防線”內控體系,不斷夯實覆蓋事前、事中、事後的合規管理機制。

  加強安全管理。該行接受監管部門第九輪安全評估的62個網點,全部達到“優秀”等級。實施信創系統改造86項,提升科技自主可控能力,獲評監管部門“網絡安全管理先進單位”。

  突出效益導向做強特色優勢更好實現質量齊升

  楊秀明表示,“在社會各界關心支持下,重慶銀行錨定萬億戰略目標,在激烈市場競爭中敢於亮劍、狹路爭鋒,交出了符合預期的半年答卷。下半年,我們將保持戰略定力,強化系統集成、全面統籌,謀實舉措,以高水平業績、穩健的收益回報廣大投資者。”

  第一,向綜合經營要發展。該行將圍繞綜合經營持續挖潛,推動資產負債業務協調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提質。一是抓實重點領域。緊盯成渝“雙城”、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國家戰略、產業轉型升級等重大機遇,錨定重點區域、項目、產業、園區等加強營銷,推動資產、負債、中收等各項業務提質上量。二是優化資產配置。加強投研能力建設,持續優化貸款、債券等多元資產配置策略,做好資產配置,兼顧規模、效益動態平衡,提高總體收益。聚焦“高附加值、低資本消耗”大力發展輕資本業務,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三是夯實客羣基礎。持續強化“總對總”營銷服務機制,聚焦直管客羣、央國企、上市企業及製造業、民營企業等重點客羣,深化對接營銷,拓展優質客羣基礎。

  第二,向特色優勢要市場。該行將始終堅持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戰略,以加快培育特色優勢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推動市場拓展。一是發揮集團總部優勢。持續激發一級法人銀行“鏈條短、決策快、經營活”的體制優勢,加強集團資源整合調度,強化對營銷要素支撐保障,增強對重大項目、集團企業、優質客戶的綜合營銷服務能力,充分釋放組織效能。二是發揮區域佈局優勢。立足“一市三省”區域戰略、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升級“區域特色+行業專精”的產品矩陣,精準對接市場需求,打造特色服務品牌。三是發揮綜合經營優勢。用好30餘項牌照資質,強化總分支行、子公司、業務條線信息共享、聯動協同,延展服務矩陣、鏈條,提升綜合經營能力。

  第三,向改革創新要動能。該行將堅持用改革創新手段暢通流程,優化機制,持續釋放經營活力。一是以重改任務爲抓手,持續深化業務聯動、拓客政策、激勵約束等流程機制,打通卡點堵點,增強政策靈活性、市場敏捷度。二是以數字創新爲驅動,強化數字項目創新規劃、研發建設、推廣應用一體貫通,探索構建“數據+AI”服務體系,持續提升數字營銷、數字運營、數字風控、數字管理智能化水平。三是以發展轉型爲主線,聚焦業務結構、經營效益、客羣建設、風險管控等重點領域強基固本、提檔提能,全方位深化改革、優勢重塑,推動萬億征程之路越走越穩健、越走越寬廣。

  第四,向風險控制要效益。該行將深化全面風險管理,突出管好信用風險,確保風險成本可控、指標穩中向優,守牢經營成果。一是織密風險防線。優化內評模型、押品管理,從源頭管住風險。推動貸後管理模式轉型,構建預警信息分層處理機制,提升風險甄別、處置效率。二是加強風險化解處置。堅持“一區一策”“一戶一策”“一類一策”,分類施策、靈活有效防範化解業務風險。探索收益權轉讓,創新不良資產處置清收,提升資產盤活效益。三是堅持一體化管控。按照“管業務、管產品、管風險、管隊伍”一體化風險管控理念,壓實主體責任,強化協同管控,做實資產質量。

  楊秀明表示,重慶銀行上半年的發展成績,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關心關注、傾力支持。重慶銀行將始終堅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持續提升金融服務的專業性、有效性,爲廣大股東、客戶和投資者創造更大價值回饋,爲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金融力量,不辜負社會各界的期望和厚愛。

(文章來源:中宏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