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普遍認爲,阿里已進入投資回報顯現期,預計未來12-24個月內收入將實現持續兩位數增長,利潤增速隨即時零售虧損收窄而加速。強勁的AI推理需求以及垂直行業大模型訓練需求的增長,爲阿里雲帶來新的增長動力;即時零售業務規模效應拐點顯現,管理層設定的3年內1萬億元閃購GMV目標凸顯了巨大的上行空間。
阿里巴巴一季報發佈後,滙豐、美銀美林、摩根大通和花旗四大投行紛紛發佈研報,對公司前景表示樂觀。各機構普遍看好雲業務加速增長、閃購業務帶來的協同效應,以及客戶管理收入(CMR)的可持續增長前景。
據追風交易臺消息,一季度業績數據顯示,雲計算收入同比增長26%,較上季度18%的增速明顯加速,AI相關收入已佔外部雲收入的20%以上,連續八個季度保持三位數增長。即時零售業務自4月上線以來增長迅猛,8月日均訂單量達8000萬單,月活用戶較4月增長200%至3億。
多家投行基於業務協同效應和長期增長前景,大幅上調阿里巴巴目標價。滙豐銀行將目標價從150美元上調至160美元;花旗上調幅度更大,從148美元上調26%至187美元;摩根大通給出170美元目標價,均維持買入評級。
分析師普遍認爲,阿里巴巴已進入投資回報顯現期,預計未來12-24個月內收入將實現持續兩位數增長,利潤增速隨即時零售虧損收窄而加速。
雲計算AI業務:超預期增長的價值重估引擎
阿里雲業務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加速態勢。一季度雲計算收入達33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大幅超出市場20-25%的預期。這是連續第八個季度AI相關收入保持三位數增長,目前AI相關收入已佔外部雲業務收入的20%以上。
這一超預期表現主要由三重因素驅動。據滙豐分析:
強勁的AI推理需求以及垂直行業大模型訓練需求的增長,爲阿里雲帶來新的增長動力。教育、媒體和醫療等行業客戶紛紛建立專有模型,創造了後訓練和微調的新需求。
其次,Agent應用加速B端商業化,通過AgentBay平臺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第三,AI滲透率提升帶動傳統計算、存儲和大數據服務需求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資本投入力度顯著加大。AI+雲計算資本支出增加至390億元人民幣,較上季度的250億元人民幣大幅增長56%。管理層重申未來三年向AI和雲基礎設施投資3800億元的計劃。
管理層對雲計算增長加速充滿信心。滙豐上調2027-2028財年雲收入增長預期3%,花旗預測三、四季度雲計算收入將分別同比增長28%和30%。摩根大通預計2026日曆年雲業務增長26%,收入貢獻率從2025日曆年的14%提升至16%。
美銀美林指出,管理層對雲業務增長前景表態積極,預計未來幾個季度增速將繼續加速。公司重申將在未來三年投資3800億元人民幣用於AI和雲基礎設施建設,以獲取更多市場份額。
即時零售業務:規模效應拐點顯現
阿里巴巴4月下旬上線的淘寶閃購業務已產生實質性協同效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確立領先地位。
用戶增長和市場份額提升超預期。月活躍用戶較4月增長200%至3億,活躍騎手增長3倍至200萬。阿里巴巴在快速商業領域的訂單市場份額已達到市場領先地位,8月份日均訂單峯值達1.2億單,周平均穩定在約8000萬單。
花旗分析師表示,閃購業務已開始產生顯著的協同效應——用戶參與度提升、供應鏈擴張,帶動了整個電商生態的流量增長。管理層預計,通過客戶留存提升、訂單結構優化和履約效率改善,單位經濟損失有望在短期內減半。
摩根大通認爲,阿里巴巴的外賣和閃購業務已達到可以提升效率的規模,類似於美團的早期發展路徑,預計長期每單經濟效益將超越餓了麼此前的盈虧平衡上限。管理層設定的3年內1萬億元閃購GMV目標凸顯了巨大的上行空間。
CMR增長韌性超預期、廣告需求持續旺盛
投資者此前擔心阿里巴巴核心CMR增長可能在9月份後放緩,因爲去年同期推出的0.6%軟件服務費帶來的比較基數較高。
但摩根大通分析師指出,在全站推工具持續滲透以及閃購帶來的增量流量推動下,廣告需求已經得到提升。管理層預計CMR增長仍將保持韌性,儘管面臨較高的比較基數。
美銀美林預測,受益於改善的變現率,CMR在未來幾個季度將維持高個位數增長。閃購業務通過增加用戶數量和購買頻次,進一步提升變現率,爲CMR增長提供額外動力。
盈利能力承壓但改善路徑清晰
各機構在上調目標價的同時,也下調了2026財年的盈利預期,主要反映閃購業務的前期投資成本。滙豐將2026財年調整後每股收益預期下調14%,摩根大通下調13%。
但分析師們普遍認爲,這種短期的盈利壓力是值得的。花旗指出,阿里巴巴擁有充足的財務資源進行這些戰略投資,管理層將平衡短期和長期回報,優先考慮更有價值的投資。
滙豐維持“買入”評級,認爲AI主題的長期前景和電商業務的加速增長將推動股價上漲。摩根大通基於12倍2027年預期市盈率給出170美元目標價,認爲公司精簡化運營、強大的財務資源以及明確的閃購和雲戰略將帶來可持續的兩位數盈利增長。
花旗採用分類加總法(SOTP)進行估值,對中國電商業務給予12倍市盈率(較此前的10倍有所提升),對雲業務給予5倍市銷率,對國際數字商務給予3倍市銷率,綜合得出187美元的目標價。
各機構一致認爲,隨着閃購業務虧損收窄和雲業務持續增長,阿里巴巴的估值修復空間仍然較大。投資者需要關注的關鍵指標包括閃購業務的單位經濟效益改善程度、CMR增長的可持續性,以及AI+雲業務的市場份額提升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