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及智能體爆火,帶動這些上市公司業績狂奔

投資者網
09/01

隨着“人工智能+”行動持續推進,AI已成爲推動中國科技企業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最新一批財報顯示,部分企業已經在財報中單列AI相關收入,標誌着產業開始進入“從燒錢到賺錢”的新週期。

1.邁富時:AI及AI Agent收入破億,盈利能力提升

作爲國內最大的營銷銷售AI SaaS企業,邁富時在2025年中期業績中首次單列AI及AI Agent收入,上半年實現約1.1億元人民幣,已服務企業超過5500家。

同期,公司AI+SaaS業務收入達5.0億元,毛利率高達80.4%,經調整淨利潤達到8472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實現扭虧爲盈。邁富時成爲少數能夠將AI智能體業務轉化實在的營收與利潤的上市公司之一。

2.百望股份:AI業務形成規模化收入

百望股份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收3.48億元,其中AI相關業務收入達到6086萬元,佔總營收的約17.5%。作爲聚焦財稅場景的企業,百望股份的AI產品正逐步形成規模化應用,財報中的單列數據也顯示出AI業務在主營收入中的地位正在上升。

3.寒武紀:AI芯片帶動營收與盈利改善

AI算力基礎設施企業寒武紀也在2025年中報中交出亮眼答卷。受益於大模型和智能體應用對算力需求的持續提升,公司上半年營收大幅增長,並實現淨利潤扭虧爲盈。雖然與應用層公司路徑不同,但寒武紀的業績表現印證了AI產業鏈整體需求的快速擴張。

4.出門問問:AI軟件與硬件雙線發展

出門問問在港股市場披露的半年報中顯示,AI軟件業務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收入8060萬元,此外AI硬件業務收入達到9830萬元。雖然整體處於調整階段,但AI相關業務已經構成了公司穩定的收入板塊,證明其在語音識別與終端應用上的落地能力。

5.鼎捷軟件:AI賦能製造業管理場景

在工業與製造業軟件領域,鼎捷軟件正在加快AI智能體與業務流程的融合。公司通過“數智工廠+AI中臺”方案,推動生產管理、供應鏈優化、質量追溯等環節的智能化改造。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AI驅動的新產品上實現訂單增長,部分AI功能已進入收費階段。雖然財報尚未單獨披露AI收入金額,但AI已成爲推動營收增長與行業拓展的重要力量。

產業啓示:AI收入進入兌現期

從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的數據來看,AI收入已經不再是遙遠的前景,而是切實進入財務報表的實收。無論是邁富時在企業級Agent上的快速兌現,還是百望股份與出門問問在細分場景的持續積累,抑或鼎捷軟件在工業管理的落地探索,都共同傳遞出一個信號:AI正在成爲業績增長的現實驅動力。

隨着政策支持與應用成熟度的提高,預計未來會有更多公司選擇在財報中明確披露AI收入。對於投資者而言,這意味着判斷企業AI業務價值將不再依賴故事,而是有更多可量化、可驗證的依據。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