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市工商聯)


科技與產業動態快訊
2025年
第031期
目錄索引:

#2.國產萬卡智算技術發佈超算向智算轉型取得重大突破
#3.飛行派“朱雀”eVTOL縮比樣機全球首飛成功
#4. 數千萬美元注資+戰略合作,文遠知行與Grab共建東南亞未來出行生態
#5.瑞松科技擬成立高精高速機器人公司
#6.廣東3位“80後”學者躋身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
#7.全球首個!我國江門中微子實驗正式運行,位於地下700米
#8.中科宇航力箭二號發射設備調試成功,商業航天再進一步
#9. 國內首個專用光量子計算機制造工廠在深圳南山落地
#10.英偉達機器人大腦上市:算力提升至7.5倍,支持實時推理


#
廣州成果
01
小鵬汽車與芯聯集成量產國內首個混合碳化硅產品
近日,小鵬汽車與芯聯集成聯合宣佈,國內首個混合碳化硅產品已實現量產。該產品由小鵬汽車設計,芯聯集成聯合開發並負責生產,創新性地將硅與碳化硅結合,有效降低了碳化硅芯片用量,進而降低成本,同時提升了功率密度。
碳化硅材料優勢顯著,但成本高限制其應用。小鵬汽車此前推出全域800V高壓碳化硅平臺,此次量產是其電動化佈局重要舉措。芯聯集成作爲國內半導體產業中堅,技術先進,已建立全流程車規級質量管理體系。
該產品量產對雙方意義重大,助力小鵬提升產品競爭力,增強車輛性能與續航;爲芯聯集成拓展市場。此外,它還將推動碳化硅技術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普及,加速行業降本增效,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02
國產萬卡智算技術發佈超算向智算轉型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琶洲實驗室(黃埔)與國家超級計算西安中心聯合推出的“國產萬卡集羣大模型推理技術”在西安發佈,標誌我國在超算向智算轉型領域取得重大戰略突破,爲構建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提供關鍵支撐。
該技術通過算法和基礎軟件創新提升國產設備計算效能,實現大模型任務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運行,解決了國產卡對大模型架構的適配缺陷問題,可推廣至多種國產卡及大模型。這一成果將推動傳統超算向智能計算升級演進,契合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戰略部署。
03
飛行派“朱雀”eVTOL縮比樣機全球首飛成功
8月17日,在廣州中新知識城九龍湖畔,廣東飛行派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朱雀”eVTOL縮比樣機成功完成全球首次公開飛行。
飛行派技術團隊80%成員擁有重大軍民機型號研製經驗,深度參與超20個航空項目,在飛控算法、複合材料應用等核心領域持有20餘項專利。從立項到首飛的短時間內,團隊將深厚的載人航空器系統工程經驗與適航安全準則融入“朱雀”研發,實現了高效突破。
04
數千萬美元注資+戰略合作,文遠知行與Grab共建東南亞未來出行生態
8月15日,“全球Robotaxi第一股”文遠知行宣佈,獲東南亞領先超級應用平臺Grab數千萬美元股權投資,雙方還達成戰略合作。
Grab業務覆蓋配送、出行及數字金融服務等領域,服務遍及柬埔寨、印尼等8個東南亞國家的超800座城市。文遠知行作爲全球自動駕駛領域領軍者,已在10國30城開展相關業務,是全球唯一旗下產品擁有6國自動駕駛牌照的科技公司。
此次合作旨在加速東南亞大規模部署Robotaxi及其他自動駕駛車輛,並將文遠知行的自動駕駛車輛接入Grab運營網絡,提升服務質量與安全水平。
05
瑞松科技擬成立高精高速機器人公司
近日,瑞松科技擬成立全資子公司廣州瑞松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已通過內部審議。這是其重大戰略部署,順應國家“製造強國”“數字中國”政策及全球機器人產業發展趨勢。
新公司將聚焦高精高速六軸並聯機器人、具身智能機器人、嵌入式控制器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爲半導體、高端精密電子、3C電子、光通訊等領域,提供高端柔性精密製造解決方案、工藝技術解決方案及工業自動化軟件定製開發服務。其高精高速六軸PLR-S系列並聯機器人性能卓越,具身智能機器人將實現智能化作業轉型。
06
廣東3位“80後”學者躋身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
8月20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公佈2025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廣東超50位學者入選,其中3位“80後”備受矚目。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林浩添,43歲,以第一及通訊作者發表SCI文章150餘篇,涵蓋頂尖期刊,研發智能設備應用臨牀,創建人工智能“三級診療”模式並在多地應用,完成千萬人次篩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劉陳立,44歲,專注合成生物學,牽頭研究破解腫瘤與細菌“對話”機制,爲癌症治療提供新思路。深圳華大科技控股集團首席研究員徐訊,41歲,在單細胞、基因測序等領域成果卓越,發表超200篇頂級期刊論文,主持多項重大科研項目。

#
中國力量
07
全球首個!我國江門中微子實驗正式運行,位於地下700米
8月26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宣佈,歷經十餘年籌備與建設,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成功完成2萬噸液體閃爍體灌注,正式運行取數,成爲全球首個運行的新一代大型中微子實驗裝置。
JUNO探測器位於廣東江門地下700米,能探測53公里外台山和陽江核電站產生的中微子,並精確測量其能譜。試運行首批數據顯示,探測器關鍵性能指標達或超預期,可着手解決粒子物理學領域重大問題——中微子質量排序,即確定第三種中微子(ν₃)是否比第二種(ν₂)更重。與同類實驗相比,JUNO對質量順序的測定不受地球物質效應等未知因素干擾,還將顯著提升6箇中微子振盪參數中3個的精度。
08
中科宇航力箭二號發射設備調試成功,商業航天再進一步
近日,中科宇航力箭二號液體運載火箭發射設備工位安裝調試試驗圓滿成功。發射設備按時完成起豎,火箭精準落位發射臺,防風裝置準確壓緊,並復刻預後倒、長期停放高精度保持、射前快速後倒等全部射前規定動作,其各項功能與性能得到充分驗證。
發射設備在運載火箭發射流程中至關重要,承擔箭體轉場運輸、起豎回平、豎直支撐、加註供氣、連接器回收等關鍵任務。此次試驗模擬發射場關鍵流程,配備多種傳感器全方位檢測設計參數,實際指標優於需求指標,並驗證了各類故障模式,保障了設備的高可靠性。

#
科技前沿
09
國內首個專用光量子計算機制造工廠在深圳南山落地
近日,國內量子計算領軍企業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南山智城落地國內首個專用光量子計算機制造工廠。項目位於南山“創新中軸”核心區域,總建築面積超百萬平米,周邊科研與交通資源豐富。
同時,玻色量子註冊成立兩家子公司,分別負責整機及核心部件規模化生產、銷售與技術服務。光量子計算利用光的量子特性,相較其他技術路線,無需超低溫,具有量子比特數規模大、室溫穩定運行、相干時間長等優勢,短期內易實現工程化,是商用量子計算機新興形態。
該工廠建成後預計年產光量子計算機可達數十臺/套,將形成批量生產產能,標誌着玻色量子實用化相干光量子計算機從實驗室研發邁入工程化量產階段。
10
英偉達機器人大腦上市:算力提升至7.5倍,支持實時推理
當地時間8月25日,英偉達宣佈其機器人計算機Jetson Thor開發者套件和量產級模組發售,首批套件將於下月發貨。這一“機器人大腦”基於英偉達Blackwell GPU並配備128 GB內存,AI算力達2070FP4TFLOPS,較2023年推出的上一代產品Jetson Orin在AI算力方面提升至7.5倍,能效提升至3.5倍。
它可運行多個AI工作流,實現實時推理,讓機器人能與人類及物理世界進行實時、智能交互。強大算力使機器人身體控制、物體操控及感知數據處理能實時運行,可在邊緣端處理高速傳感器數據並執行視覺推理,此前這類工作流因速度慢無法在動態真實環境中運行。
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稱,JetsonThor可構建與物理世界交互的機器人系統,推動物理AI與通用機器人時代到來。目前,聯影醫療、宇樹科技等衆多公司已率先使用,未來有望助力製造、物流、醫療等多行業機器人發展,且該產品也可用於自動駕駛汽車,尤其適配中國汽車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