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券商中報經營業績創新高 證券行業下半年有望持續回暖

智通財經
09/01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2025上半年,44家上市券商實現扣非淨利潤948.46億元,同比增長52.9%。14家券商全年利潤有望衝擊歷史新高,爲“十四五”送上收官答卷。展望2025年下半年,證券行業有望依託高成交額、股權融資常態化以及資本市場持續回暖進一步展現自身業績彈性,行業估值有望隨着資本市場改革的推進以及宏觀流動性的改善實現修復。建議圍繞市場份額提升潛力、長效ROE中樞提升能力與估值性價比進行佈局。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行業利潤同比增長65%,14家券商全年利潤有望衝擊歷史新高。

2025H1,在新會計準則下上市券商調整後營業收入爲2489.09億元,同比增長34.7%。收入增長對於利潤的撬動效果明顯,行業淨利率水平從同比由34.1%提升至41.9%,上升7.8個百分點。2025H1上市券商實現扣非淨利潤948.46億元,同比增長52.9%。依託於2025年下半年市場活躍度的提升與資本市場的良好走勢,證券公司業績在2025年下半年仍有望保持較好環比增長,14家券商全年利潤有望衝擊歷史新高。盈利效率層面,上市券商2025H1攤薄扣非ROE水平爲6.9%,較2024H1提升1.6個百分點,TOP10券商攤薄扣非年化ROE水平爲7.5%,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收費類業務:經紀承銷助力年內業績持續增長,多業務競爭格局走向長線集中。

經紀業務方面,2025H1,A股市場股基日均成交額同比增長87%,推動證券代理買賣收入同比上升48%。2025年7-8月,市場日均股票成交額達1.96萬億元(約合股基成交額2.4萬億),較2025年上半年增長41%,將推動代理買賣收入持續高增。投行業務方面,2025上半年AH市場分別實現股權融資規7144億人民幣和2845億港元,同比增長87%(剔除銀行再融資影響)和328%。展望2025下半年,資本市場預計仍將圍繞投融資平衡有序推進股權融資復甦。

在以機構客羣爲核心,高度重視專業化服務能力的席位租賃、財務顧問以及資產管理等業務領域中,行業收入總量增長有限,但市場份額呈現加速集中趨勢。

席位租賃收入受行業降費影響同比下滑9.4%。剔除行業併購重組影響後4家機構實現15%以上正向增長。投行財務顧問業務佔投行業務總收入的比重下降1.3ppts,但行業收入前五的證券公司財務顧問業務收入均同比增長45%以上,佔投行收入比重均逆勢提升。資管業務在2025H1實現收入212.36億元,同比下滑3.2%。TOP10券商資管收入持續增長,佔全行業資管收入的比重從68%提升至72%,集中度在各業務中居首,資管業務頭部集中趨勢進一步顯現。

資金類業務:以資本實力與權益配置分享資本市場復甦紅利。

上市券商2025H1兩融費率同比下滑10%左右,兩融規模在下半年以來呈現加速擴張趨勢,從2025H1末的1.85萬億,高速攀升至8月末的2.25萬億,有望實現以量補價。目前部分機構通過降低融資比例的方式應對潛在流動性指標風險,以淨穩定資金率作爲限制條件我們測算,頭部機構的資本實力優勢有望展現,十大券商中8家機構仍具備千億以上兩融增配空間。投資業務方面,截至2025H1末,上市券商自營權益類資產持倉規模4347億元,較年初上升8.6%。8月發佈的《證券公司分類評價規定》將“自營投資權益類資產”納入加分項,要求證券公司自營投資權益類資產規模佔自營投資總規模的比例需位於行業中位數以上,此舉有望進一步提升證券公司權益配置意願。

國際業務:構築證券行業第二發展曲線。

2025H1上市券商國際子公司(已披露)合計收入達301.77億元,部分頭部機構國際業務收入利潤佔比逐步達到20%左右。經營效率層面,境外市場提供了更靈活的槓桿操作空間,槓桿水平均高於境內母公司,顯著提升資本使用效率,部分機構海外子公司年化ROE超20%,對公司整體ROE形成有力支撐。業務層面,中資券商憑藉對中國優質資產的深刻理解和本土資源優勢,在國際市場上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2024年以來港股IPO市場中資券商擔任保薦人的數量持續領先,長線來看,圍繞居民資產全球配置與中資機構出海服務,國際業務仍有望保持高速發展。

風險因素:

A股市場成交額下滑風險,投行業務股權融資恢復緩慢,投資業務虧損風險,信用業務風險暴露,資本市場改革不及預期。

投資策略:

在2025年7月30日政治局會議提出“增強資本市場吸引力和包容性,鞏固回穩向好勢頭”的宏觀指引下,證券公司有望圍繞一流投資銀行建設的目標持續迴歸本源、做優做強,在服務五篇大文章,推進中長期資金入市過程中充分展現自身潛力。展望2025年下半年,證券行業有望依託高成交額、股權融資常態化以及資本市場持續回暖進一步展現自身業績彈性。推薦兩條投資主線:1)發展主線:圍繞市場份額提升潛力和長效ROE中樞提升能力;2)業績主線:圍繞業績改善與估值性價比的公司。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