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外賣大戰“東風”:順豐喫飽又喫好

財中社
09/01

  8月28日,順豐控股(002352/06936)及其子公司順豐同城(09699)發佈半年報。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順豐同城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達102.36億元,同比增速高達48.8%;歸母淨利潤1.37億元,同比激增120.4%,創下歷史新高。

  同期,順豐同城母公司順豐控股整體營收1468.58億元,同比增長9.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7.4億元,同比增長19.4%。

  順豐亮眼的同城即時配送業績背後,是席捲全國的外賣平臺補貼大戰。2025年二季度,三大平臺日訂單峯值水漲船高、本地生活服務大戰日漸白熱化,直接拉動第三方配送需求暴漲。

  順豐作爲獨立運力平臺,憑藉全場景服務能力承接了這波流量紅利。

  外賣大戰催生新格局

  2025年2月,京東(09618)以“零佣金+騎手全額社保”策略高調進軍外賣市場,打破美團(03690)長期主導的競爭格局。4月底,阿里巴巴(09988)緊急整合餓了麼與淘寶,上線“淘寶閃購”加入戰局。

  三方在夏季掀起“0元奶茶”“瘋狂星期六”等促銷活動,飲品類訂單因無時段限制、消費頻次高成爲增長主力。

  這場補貼狂歡在7月中旬遭遇政策降溫。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倡議書,直指“內卷式競爭”讓餐飲商家陷入賠本賺吆喝的困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網信辦、人社部和商務部隨後約談三大平臺,要求杜絕低於成本價傾銷。

  8月1日,美團、餓了麼、京東相繼發佈聲明承諾規範競爭,但即時配送需求的覺醒已成不可逆趨勢。此前,外賣平臺日訂單量峯值已攀升至2.5億單,正不斷追趕傳統電商快遞的業務體量,成爲零售市場的重要增長引擎。

  在財報發佈後的業績電話會上,“外賣大戰”成爲順豐投資人首先關注的話題。

  順豐同城董事會主席兼CEO孫海金表態稱,從行業週期看,中國近場零售增速很高,行業的滲透度會持續提升,是五年以上的大週期行業;從賽道看,行業玩家會越來越多,且資本關注度也很高,企業都會迎來增長困境期,所以會持續進行多場景、多渠道滲透;行業的客戶集中度越來越高,尤其大品牌、茶飲品類在“外賣大戰”中喫到的紅利最多。

  茶飲作爲外賣大戰的直接受益者,在順豐同城的財報中也能側面印證。2025年上半年,受惠於餐飲外賣商戶上半年頻繁開展營銷活動,帶動訂單快速增長,令順豐同城餐飲即配收入同比快速增長,其中茶飲配送收入同比增長105%。

  總的來看,順豐同城同城配送服務收入同比大幅增長43.1%至57.79億元,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服務實現收入約44.67億元,同比增長55.4%。高頻消費場景的爆發,也同步帶動商超便利、醫藥、母嬰等非餐品類實現高雙位數增長,推動順豐同城非餐場景收入同比增28.6%至21.42億元,其中面向商家的非餐場景收入更同比增長35.3%。

  此外,母公司順豐控股同城即時配送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收54.9億元,同比增長38.9%,同城即時配送服務訂單量同比增長超50%。

  第三方平臺稀缺價值凸顯

  儘管補貼戰行至中局,平臺間的“基礎設施競賽”纔剛啓幕。

  京東正通過“七鮮小廚”現炒廚房業態佈局供應鏈,宣稱“外賣是爲生鮮業務鋪路”;美團斥資強化“浣熊食堂”可溯源餐飲體系,計劃三年拓展1200家門店;阿里則整合餓了麼、飛豬、盒馬至“88VIP大會員體系”,構建消費生態閉環。

  順豐同城相關負責人認爲,在品牌、門店、電商平臺、即時配送等各方的共同發力下,即時零售仍將保持增長態勢,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當下各即時零售平臺不斷刷新單量記錄,即配單量或將與電商快遞單量“平分秋色”。

  當下各平臺對物流履約能力的投入,實爲爭奪未來市場份額的卡位戰。

  在流量多極化趨勢下,順豐同城的中立定位成爲其核心競爭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與多個頭部客戶合作市佔率保持領先,以其全場景、全品類的服務能力,與各行業大客戶保持長期且深入的良好合作關係,並把握流量平臺積極佈局即時零售的行業趨勢,與各大流量平臺深度合作。

  目前,順豐同城已接入85萬年活躍商家,較2024年同期增長55%,包括瑞幸咖啡(LKNCY)、霸王茶姬(CHA)等頭部茶飲品牌,以及多個連鎖藥房。活躍消費者規模達2477萬人,同比增長13%;年活躍騎手同比增長17.5%至約114萬名。因訂單規模快速增長,以及內部運營管理能力優化,月均收入突破萬元騎手數同比增加107%。

  順豐同城的服務場景已從餐飲外賣延伸至抖音超市"小時達"、淘寶閃購、微信私域零售等多渠道的非餐訂單。

  “第三方靈活的運力調配能力可以有效緩解平臺‘潮汐效應’帶來的資源浪費問題,通過構建跨平臺、跨場景的運力調度網絡,實現高峯共享、低谷複用,在降低邊際成本的同時提升整體效率。”順豐同城相關負責人曾坦言,第三方即配將凸顯更多的基礎設施價值。

  據新華社數據,當前全國騎手數量已經超過1000萬。其中,8月19日,京東宣佈其外賣全職騎手數量突破15萬人;淘寶閃購和餓了麼騎手數量達到2024年3.5倍,截至7月底,騎手月活數量整體增長181%,其中衆包騎手整體增長236%;據美團官方數據,其2024年全年月均有單騎手數量爲336萬,在2023年,有過接單收入的騎手數量就已達745萬。

  隨着品牌方對跨平臺流量整合的需求愈發迫切,加上主流平臺自配送成本持續高企,第三方即配的價值將進一步釋放。

  這種協同效應在母公司順豐控股生態內更爲顯著,2025年上半年,順豐同城與順豐控股一起服務的月結客戶帶來的外部增量收入達2.08億元,同比增長29.5%。

  值得注意的是,抖音近期完成外賣業務的更新和本地生活服務的戰略升級,拼多多(PDD)也正測試自建即時配送服務,或引發新一輪資源爭奪;中小商戶在高補貼與流量依賴間的生存困境仍需系統性解法。

  從物流到即配

  而面對複雜履約需求,順豐同城通過“科技+運營”雙軌提效。

  截至2025年6月底,順豐同城在全國有超300臺無人車投入日常運營,承擔起“最後一公里”短途接駁任務,覆蓋60餘城市,月均行程約2萬趟;AI智能體工具優化騎手調度,提升“騎手+無人配送”結合的配送生態效率。與此同時,高淨值商務場景需求催生“獨享專送”服務收入同比翻三倍,2025年上半年,順豐同城面向消費者的同城配送收入約13.12億元,同比增長12.7%。

  當然,不獨順豐喫飽喫好,外賣大戰的風也吹到了物流領域的其他玩家身上。

  8月28日,全國工商聯發佈的《2025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顯示,快遞業七家企業集體上榜,順豐控股以2844億元營收居行業首位,爲500強中的第21名。

  而除了順豐、菜鳥和三通一達均上榜外,新秀極兔速遞(01519)也榜上有名。2025年上半年,極兔速遞實現營收55億美元,同比增長13.1%;經調整淨利潤1.6億美元,同比大增147.1%。

  從“速度之爭”到“效率之辯”,順豐同城的盈利突破印證了第三方即時配送模式的商業韌性。未來,其他物流玩家會不會也將目光投向即配領域,值得期待。

  畢竟,這場由外賣大戰點燃的配送革命,已經讓即時配送的蛋糕越做越大;而運力的不可或缺,足以讓順豐們接單到手軟。

(文章來源:財中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