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石油在線)
來源:石油在線
來源: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國際原油市場預期走勢陷入迷霧,歐佩克和國際能源署(IEA)對於原油供需形勢的預判呈現完全相悖的局面。歐佩克對於2026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測是國際能源署的兩倍,同時下調非“歐佩克+”供應增長預期,強調市場趨緊。IEA則認爲,隨着“歐佩克+”逐步釋放產能及非“歐佩克+”產量持續增長,今明兩年原油供應增長將顯著超過需求增長,創紀錄供應過剩在所難免。業內認爲,歐佩克和IEA均是全球原油市場的重要角色,預測分歧加劇將向市場傳遞混亂甚至矛盾的信號,加劇市場短期波動。
歐佩克看好原油需求前景
8月12日,歐佩克基於全球關鍵地區經濟表現更爲強勁、關鍵原油消費區經濟預期走強等因素,將2026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估量再次上調,預計2026年全球原油需求日均增長138萬桶至1.065億桶/日,同時維持今年原油需求日均增長129萬桶至1.051億桶/的預期。
歐佩克上調2026年全球需求預估的同時,下調了非“歐佩克+”產油國產量增長預期,進一步表明“油市趨緊”的立場。
歐佩克表示,今年非“歐佩克+”產油國產量將日均增長80萬桶至5400萬桶/日,美國、巴西、加拿大、阿根廷將引領今年非“歐佩克+”產量增長,其中美國產量預計日均增長31萬桶,是今年非“歐佩克+”原油產量增長的最大推動力。不過,到2026年,巴西將取代美國,成爲非“歐佩克+”產油國年度產量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預計2026年巴西日均增長16萬桶,美國日均增長13萬桶。
有分析師指出,低油價對歐佩克產油國財政預算造成壓力,使得其在平衡產量與價格方面面臨更大挑戰。當前,歐佩克首要目標是奪回此前因多年減產而流失的市場份額,目前這些份額被美國原油擠佔。
值得關注的是,“歐佩克+”明確表示,將比原計劃更快速地縮減減產規模,從而向市場投放更多原油。這一舉措與歐佩克上調全球原油需求預估的決定相一致。
8月,“歐佩克+”達成一致,將在9月增產54.7萬桶/日,從而提前一年完成對220萬桶/日自願減產的全面逆轉。“歐佩克+”表示,季節性需求將消化這部分新增供應,同時將保留重新評估約166萬桶/日的減產計劃選擇權,任何舉措都將根據市場情況而定。
IEA警告創紀錄供應過剩
8月13日,IEA再次下調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期,這是今年以來第6次下調,理由是主要經濟體消費增長乏力。IEA指出,隨着“歐佩克+”逐步恢復產量以及非“歐佩克+”供應量持續增長,今明兩年全球原油供應量增長將更爲迅猛,供給增速將遠超需求增速,油市面臨進一步失衡。
IEA對原油需求的預測處於行業預測區間低端,根據其最新預測,今年全球原油需求日均增長68萬桶至1.037億桶/日,2026年日均增長69.9萬桶至1.044億桶/日。今年以來,IEA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估已經累計下調35萬桶/日。與此同時,今年原油供應日均增長250萬桶至1.029億桶/日,2026年日均增長190萬桶至1.049億桶/日。
IEA警告稱,印度、巴西需求弱於預期,日本消費量處於數十年低點,不管是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經濟體,需求都呈現疲軟態勢,急劇反彈可能性微乎其微,加之“歐佩克+”減產放緩、非“歐佩克+”持續增產,2026年全球將面臨創紀錄原油供應過剩,估計供應可能超過需求近300萬桶/日。
非“歐佩克+”產油國將在今明兩年繼續引領原油供應量增長,預計今年產量將增加130萬桶/日,明年再增加100萬桶/日。“很明顯,要實現市場平衡,必須有所調整。”IEA強調。
近幾個月來,國際油價在相對窄幅區間內波動,8月中下旬,布倫特原油均價維持在65美元/桶上下,美國WTI均價維持在63美元/桶上下。美國能源信息署預計今年布倫特原油均價爲67.22美元/桶,同時將2026年布倫特原油均價下調至51美元/桶。
全球原油庫存量持續增加
隨着夏季需求高峯結束,全球原油庫存正在加速堆積,今年晚些時候可能出現大規模供應過剩,業內普遍擔心,任何額外供應都將讓本就過剩的市場進一步承壓。油價網指出,全球可觀察到的原油庫存在第二季度以150萬桶/日的速度增加,截至6月已連續第5個月上升,上半年全球庫存量達到46個月新高點的783.6億桶。
據悉,強勁的夏季旅行推動美國和歐洲的航空燃油需求達到歷史新高,全球航空燃料需求今年預計增長2.1%,是所有原油產品中增幅最大的。IEA指出,今年全年航空燃料平均需求量預計爲770萬桶/日,但仍低於2019年水平。這意味着,航空業需求增長無法扭轉整體需求疲軟態勢。
盛寶銀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奧勒?漢森表示,全球原油庫存正以每日296萬桶的速度激增,到2026年庫存量將進一步擴大。
美國能源信息署也認爲,今年底和2026年初將出現大量庫存積累,預計全球原油庫存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和2026年第一季度以超過200萬桶/日的速度增長。
此外,西方對俄羅斯和伊朗的額外製裁可能會抑制來自世界第三大產油國和第五大產油國的供應,但國際能源署強調,這對於緩解供需錯配仍然是“杯水車薪”。
7月底,美國財政部宣佈自2018年以來最重要的對伊朗制裁,同時美國向俄羅斯原油主要買家尤其是印度施壓,要求減少購買量。此外,歐盟從2026年1月起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煉製的成品油,並將從9月3日起對俄羅斯原油設定更低價格上限。
責任編輯:戴明 SF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