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稅務助力鄉村振興,稅惠政策激活高原經濟

中國西藏新聞網
昨天
圖爲阿里地區稅務幹部在幫農民收穫青稞。

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西藏阿里地區,一組組稅收數據生動展現着鄉村振興的鮮活實踐。阿里地區稅務部門緊扣“產業興旺、人才振興、生活富裕”目標,以稅收職能爲支點,聚焦特色產業培育、駐村人才賦能、個體經濟護航三個維度,以稅收支持鄉村振興,讓稅惠春風溫暖雪域。

聚焦特色產業,稅惠政策激活高原“造血幹細胞”

走進西藏融信生態農業建設開發管理有限公司,在種植大棚內,村民正忙着將菜苗和果苗卸車、搬運、入棚、栽種。

“這茬西瓜預計能在市場上市,每個大棚至少增收3000元。”西藏融信生態農業建設開發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平指着連片的大棚介紹道。在札達縣象泉河谷,108個標準化種植大棚構成了高原特色農業的亮麗風景線,其中,西瓜大棚單棚年產值達1.5萬元,蔬菜大棚年均增收0.35萬元,帶動30餘戶實現“家門口就業”,年增收總額達到25萬元。

稅收政策的精準滴灌爲產業發展注入強心劑。國家稅務總局札達縣稅務局依託稅收大數據,對種植產業進行全面分析,爲種植企業精準定製“政策套餐”,線上通過徵納互動平臺,實時向種植企業推送自產農產品增值稅免稅、企業所得稅減免、印花稅減免等政策禮包;線下組建由業務骨幹組成的“稅費政策快遞專班”,深入園區開展滴灌式輔導。2024年以來,西藏融信生態農業建設開發管理有限公司累計享受稅費減免258萬元。

“稅務幹部就像產業發展的‘貼心管家’,從發票開具到政策申報全程跟進,讓我們能安心種好高原蔬果。”王平感慨道。

聚焦人才駐村,稅務幹部變身鄉村發展智囊團

在底雅鄉榮堆河口安置點(改則縣察布鄉丁固村和瑪木卓瑪村搬遷至此),駐村工作隊駐地燈光常亮。國家稅務總局阿里地區稅務局選派的駐村幹部正與村“兩委”研討集體經濟發展規劃。這個由丁固村和瑪木卓瑪村組成的86戶389人的村落,曾因產業單一、人才匱乏而陷入發展瓶頸,17戶脫貧戶的持續增收問題牽動着駐村幹部的心。

“既要送政策,更要育動能。”駐村工作隊隊長平措旺加介紹。據瞭解,工作隊創新推出“扶志+扶智”雙輪驅動模式,一方面,爭取專項資金完善公共廁所、配備垃圾轉運車等20項基礎設施;另一方面,探索“機械租賃+果園栽種+溫室大棚種植+便民超市”的多元產業路徑,爲羣衆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提供新引擎。

在稅費服務方面,駐村工作隊建立“入戶宣傳+現場教學”機制,緊盯羣衆急難愁盼問題,事項辦結率達100%,排查風險隱患20次,化解矛盾糾紛10次,切實解決羣衆的痛點和堵點,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駐村幹部帶來的不僅是資金項目,更是發展思路。”村黨支部書記加措指着農民專業合作社說,“現在,村民不僅學會了使用電子稅務局,還懂得用稅收政策測算產業收益,稅務幫扶讓村集體經濟有了新活力,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

聚焦個體經濟,精細服務培育市場生力軍

“剛開業沒多久,稅務幹部就把稅收優惠政策送上門,手把手教會我使用電子稅務局。”噶爾縣個體戶次仁卓瑪對稅務服務讚不絕口。針對個體經濟起步難問題,國家稅務總局噶爾縣稅務局啓動“春雨潤苗行動”,對新開業商戶全面梳理臺賬,開展“開業第一課”培訓,詳解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併發放操作手冊,輔導發票開具、納稅申報全流程。噶爾縣辦稅服務廳的“個體經濟綠色通道”日均受理業務17筆,讓納稅人實現辦稅“零跑動”。

數據顯示,2024年,阿里地區個體工商戶享受各類稅費優惠政策,減免金額達12875萬元,減免的稅款能有效緩解經營成本壓力,讓小本生意在資金週轉上靈活從容。“這筆實實在在的稅惠‘紅包’,既是政策對守法經營者的激勵,也讓我們能放心地拓展經營、規範備貨進貨流程,在誠信納稅的軌道上把生意做得有底氣。”經營藏式手工藝品店的洛桑頓珠感慨道,“合規經營換來的政策紅利,讓小店發展有保障。”

從札達縣的108個種植大棚到噶爾縣的個體商鋪,從駐村點的集體經濟到邊境地區的特色產業,稅收政策正與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稅收槓桿正撬動着高原經濟的神經末梢。接下來,阿里地區稅務局將持續深化“三個聚焦”工作機制,讓稅惠政策更精準、服務舉措更貼心、發展動能更強勁,在世界屋脊書寫稅收助力鄉村振興的時代答卷。

責任編輯:益西旺堆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