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公存款餘額3485.34億元,市場份額全省排名第一。”“對公貸款餘額4197.48億元,市場份額全省排名第三。”——立志做“金融豫軍排頭兵”的中原銀行(1216.HK),2025年上半年成績頗豐。
近日,中原銀行披露中期業績,經過半年的穩健發展,該行總資產已達1.4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27.30億元,增幅3.1%。各項貸款總額(不含應計利息)7150.1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61億元,增幅0.1%;存款餘額(不含應計利息)9436.7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42.41億元,增幅6.1%。
與此同時,各項指標持續向好: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35.63億元;實現淨利潤21.29億元。此外,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爲8.67%、11.18%、13.29%,較上年末分別上升0.21、0.25、0.27個百分點,資本實力持續提升。
當前,國內經濟正處於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銀行業的經營與發展亦面臨諸多挑戰。在此背景下,打造獨特競爭優勢是區域性銀行的必然選擇。
歷經長期探索與實踐,中原銀行確定了“做優政府銀行、做實產業銀行、做強市民銀行、做大鄉村振興銀行”的戰略方向。在“四個銀行”協同融合的驅動下,該行全面深化改革,緊盯經營重點,貼近市場、下沉一線,加快數智轉型步伐,強化產業賦能。中報亮眼的“成績單”,正是中原銀行的差異化思路的生動體現。
錨定戰略座標,政銀協同發展新標杆
政銀合作,是資源、信息、政策和市場的強強聯合,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多層次、全方位的積極影響。翻閱中原銀行的中報不難看出,中原銀行正深耕政銀合作沃土,全力鍛造政府銀行協同發展新標杆。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中原銀行對公貸款餘額4197.48億元。全行對公客戶總量達到48.92萬戶,報告期內新開戶2.71萬戶,其中首開達標戶1.28萬戶,佔比47.23%;基礎有效戶4.83萬戶,較上年末新增380戶。
從具體做法來看,首先,中原銀行錨定戰略座標,築牢服務“橋頭堡”。例如建立高效的政策研究、服務響應工作機制,做到靠前服務、率先響應,積極參與省市縣區各級地方政府項目佈局,將信貸資源向地方政府主導產業傾斜。
據悉,上半年中原銀行主動服務重大戰略,大力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淮河水生態修復、南水北調幹渠沿線周邊生態保護治理,積極支持“兩新、兩重”、“三個一批”等省重點項目建設。
其次,中原銀行強化綜合經營,鞏固合作優勢。落實落細各地市政府戰略合作協議,提供“融資+融智”的貼心服務。加強政務數據對接,助力數字政府建設和地方平臺公司產業轉型。截至2025年6月末,中原銀行爲全省18個地市、176個縣區提供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服務,市場份額穩居前列。
此外,中原銀行深化分層對接,開闢優勢“新賽道”。例如緊盯機構業務代理資格空白點,提升縣區級代理資格覆蓋度,推動“業務鏈”“資金鍊”向地市縣鄉延伸。
差異化經營,構建產業銀行護城河
在政銀合作的浪潮中穩健前行之際,中原銀行同步發力,以精準施策構建起產業銀行的堅實“護城河”,爲實體經濟發展注入強勁金融動能。
爲了實現產業賦能,中原銀行堅持以客戶爲中心,持續探索差異化經營和服務機制,提升戰略客戶綜合服務能力。
一是加強產業鏈式服務。圍繞核心企業開展鏈式營銷,以點帶面,打通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促進產業集羣強鏈補鏈延鏈。二是加強產業分類經營。緊盯省管企業、龍頭產業等戰略客戶,一戶一策,柔性定價,積極採用鏈式服務,提升客戶綜合收益。三是加強特色產品應用。通過供應鏈金融、銀團貸款、撮合融資等,加大對戰略客戶、產業鏈條的服務力度,支持重大項目建設。
具體而言,針對重點客戶,中原銀行加強前中後臺部門一體、總分支行協同,“一戶一策”定製綜合服務方案。聚焦深度經營,沿股權鏈、產業鏈拓展戰略客戶生態圈,綜合運用貿易融資、供應鏈融資、投行融資產品,加大與戰略客戶核心企業、子公司、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進一步拓展合作深度和廣度。結合外部經營環境變化,實行名單制動態管理,做優分層分類經營。
數據是經營成效最有力的見證:截至2025年6月末,中原銀行總行級戰略客戶貸款餘額已達1612.56億元。亮眼的增長曲線,印證了產業銀行“護城河”構建的紮實成效。
深化零售轉型,築牢市民銀行基本盤
中原銀行對公業務領域展現出的強勁活力,亦離不開零售業務的發力。提供更貼近百姓生活、契合民生需求的金融服務,也讓該行得以“築牢市民銀行基本盤”。
在客羣經營上,該行精準聚焦代發、養老、收單、外出務工等重點羣體,覆蓋不同人羣的金融需求。例如,針對代發客羣,迭代“e發薪”服務平臺,滿足代發單位B端+C端的金融與非金融需求;針對老年客羣,持續豐富“幸福人生”綜合服務體系,打造養老金融示範網點,明確適老化服務標準;針對新市民客羣,持續圍繞新市民在住房、創業、消費等重點領域需求,提升新市民羣體的金融可得性和便利性;針對收單客羣,持續開展支付和提現類運營活動,精細化管理定向額度權益,重點服務小微商戶及潛力價值客戶。
產品體系優化同樣亮點紛呈:一方面持續優化儲蓄產品,推出財富管理、私人銀行及節日專屬等特色產品,滿足市民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需求;另一方面積極拓展線上化貸款服務,針對消費、經營等不同場景創新產品形態,通過“組合創新”打造更具競爭力的“拳頭產品”。
渠道建設則緊跟數字化浪潮,中原銀行不斷升級手機銀行服務功能,豐富線上活動形式,同時將金融服務嵌入更多生活場景,着力搭建高頻服務場景生態。
上半年該行零售業務碩果累累:截至2025年6月末,中原銀行AUM餘額6900.45億元,較上年末新增446.33億元,增幅6.92%。零售客戶3615.08萬戶,較上年末新增71.47萬戶,增幅2.02%。此外,累計銷售高淨值產品金額107.32億元,在全省28家銀行中排名穩居第一梯隊。
深耕普惠金融,擦亮鄉村振興銀行金名片
從服務政府戰略、賦能產業發展,到貼近市民需求,中原銀行打造的差異化戰略互爲表裏,協同發展。而在普惠金融這個時代賦予的使命下,“做大鄉村振興銀行”亦是“棋局”中的重要一步。
據悉,上半年中原銀行圍繞服務城鄉居民戰略定位,在總行層面成立縣域金融推動領導小組,推進人力、風險、財務、科技等資源下沉,激活基層組織,賦能基層機構,不斷提升在縣域市場的服務能力。
例如,積極助力鄉村產業振興,以“產業普惠貸”“豫農貸”兩款普惠涉農貸款產品爲抓手,通過加強產業研究、產品線上化建設及“政銀保擔企協”合作等方式,爲農戶、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糧食經紀人、新型農村生產經營主體、返鄉創業人員等縣域各類產業生產經營主體提供充分金融支持。形成糧食全產業鏈、中藥材、香菇、辣椒、肉牛等92個產業服務方案,基本實現河南省十大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全覆蓋,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中原銀行產業普惠貸累計投放48.58億元;豫農貸累計投放人民幣10.89億元,累計服務農戶9.01萬戶。
與此同時,中原銀行堅持推進渠道下沉,持續優化完善“縣城網點+鄉鎮網點+農村普惠金融支付服務點+線上平臺”四位一體的縣域渠道服務體系,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提升金融服務覆蓋面和可得性。截至2025年6月末,該行已佈設縣域網點168家、鄉鎮網點87家、服務點近5000家;手機銀行(鄉村在線版)服務用戶419.09萬戶,較上年末增加76.34萬戶。
“四個銀行”的協同推進,不僅讓中原銀行找準了差異化定位,更轉化爲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效——從政府項目的深度參與到產業鏈的精準賦能,從市民需求的貼心響應到鄉村振興的全力投入,每一個領域的突破都爲銀行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可以預見,隨着“四個銀行”戰略的深入推進,未來,中原銀行將在穩健成長的基礎上交出更加亮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