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現貨整體走暖
主要現券收益率降約1bp
債市對PMI關注度不高
閱兵後股市會回調預期撐債暖意
路透上海9月1日 - 中國銀行間債市週一午後進一步走強,主要利率債收益率普降,幅度集中在1個基點(bp)上下,國債期貨主力合約亦普漲。交易員稱,最新公佈的8月向好PMI(採購經理人指數)數據基本被忽視,對閱兵後股市可能回調的預期支撐了債市暖意。
中國9月3日閱兵進入“倒計時”。外交部部長助理洪磊此前透露,26位外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將出席閱兵紀念活動,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恩、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等。
上海一券商交易員表示,轉入月初,資金面均衡穩定,債券“感覺又是搶跑9.3(閱兵)之後股票回調,反正先多着。”
10年期國債活躍券250011最新成交在1.7685%,較上日尾盤下行1.15bp;10年國開活躍券250215最新成交在1.8620%,較上日降1.3bp;30年國債活躍券2500002最新成交在2.0140%,較上日走低0.4bp。
北京一私募機構交易員指出,經濟基本面偏弱預期仍在,PMI數據幾乎沒什麼關注度;至於閱兵之後股市的表現,目前還不好判斷,萬一閱兵後“開出一個非常不錯的結局,債券可能就要繼續跌了。”
繼週日公佈的中國8月官方製造業PMI略升後,RatingDog/標普全球週一聯合公佈,8月經季節性調整的中國製造業PMICNPMIC=ECI意外升至50.5,創下五個月最高水平,好於路透調查預估中值49.7。
西南證券固收研究團隊報告認爲,資金寬鬆或仍將是9月基調。雖然年內權益仍有進一步突破的空間,但爲防止市場過熱,其上漲斜率或將邊際放緩,屆時債券市場或將迎來修復性行情。
該報告指出,9月短債或在資金面持續寬鬆態勢下繼續維持較優表現,而長債及超長債收益率則或在保險配置力量和交易盤交易力量的驅動下,隨權益市場上漲斜率放緩而打開下行空間。不過考慮到監管部門此前多次對長端利率風險的提醒和指導,交易盤對超長債的交易行爲會趨於謹慎,後市利率可能處於“溫和下行態勢”。
以下爲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國債期貨各主力合約的最新情況:
北京時間15:55 | 兩年期 | 五年期 | 10年期 | 30年期 |
TS2512CTSZ5 | TF2512CTFZ5 | T2512CFTZ5 | TL2512CTLZ5 | |
現價(元) | 102.436 | 105.595 | 108.000 | 116.910 |
較上結算價漲跌 | 0.02% | 0.08% | 0.17% | 0.30% |
盤中最高(元) | 102.438 | 105.610 | 108.010 | 116.990 |
盤中最低(元) | 102.390 | 105.455 | 107.700 | 116.310 |
**月初資金面均衡**
月初首個交易日,中國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規模大降並轉爲淨回籠,銀行間市場週一資金面並未完全轉松,整體屬平穩,存款類機構隔夜回購利率微降。匿名點擊(X-repo)系統上,隔夜報價在1.30%供給有數百億;非銀機構質押存單和信用債融入隔夜報價降至1.43%附近。
交易員稱,跨月後央行遂轉淨回籠情理之中,本週除例行逆回購到期量偏大外,週五還有萬億買斷式逆回購到期,關注央行近期如何進行買斷式逆回購續做,預計流動性整體平穩偏寬大勢難改。
長期資金方面,全國和主要股份制銀行一年期同業存單一級在1.66%有部分需求跟進;二級市場上,同期限存單最新成交在1.665%左右,接近上日水平。
“月初(資金)不算很鬆,匿名上隔夜價格1.3%稍早有超千億供給,現在只有600多億了,”華北一券商交易員早盤時稱,從拆借體感上看大行今天融出也不是特別足量。
今日稍早,中國央行開展了1,827億元人民幣七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仍爲1.40%,投標量繼續與中標量相同。跨月後,逆回購操作規模大幅減量,據此計算,公開市場單日亦轉爲淨回籠1,057億元。
“離跨季還有點距離,先看在本週這1萬億買斷逆回購怎麼續,”上海一銀行交易員談到,跨月後進入月初,逆回購明顯縮量,單日並轉爲淨回籠,資金略顯收斂也屬正常,但是流動性整體仍屬於均衡偏寬,面對規模偏大的例行逆回購和買斷式逆回購到期,關注央行進一步的收放操作動向。
據路透統計,本週公開市場共有22,731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今日到期2,884億元。此外,本週五(5日)還有一筆買斷式逆回購到期,規模10,000億元。9月還有一筆規模3,000億元的買斷式逆回購到期,不過具體到期日期未知。
天風證券固收研究團隊指出,9月上旬資金面均衡寬鬆仍有支撐,月初擾動主要在於公開市場到期規模較大,但參考7-8月情形,月初資金面自發式轉松或佔主導,疊加季末月份財政支出或逐漸開始發力,對流動性形成補充,資金利率有望延續“低位低波”運行。
他們認爲,中下旬擾動增加但整體可控,波動主要體現在政府債集中發行以及若股市走強引致債市擔憂放大、季末最後一週等時點,但在財政支出提速和央行有力護航的支撐下,流動性預計維持合理充裕的狀態。(完)
cnbond20250901 https://tmsnrt.rs/3HZxldq
MMT0901 https://tmsnrt.rs/4fZdhV3
(發稿 李宏薇;審校 張喜良)
((hongwei.li@thomsonreuters.com; 路透中文新聞部: +86-21-20830082; 傳真 86-21-208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