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倫・巴菲特極為罕見公開批評卡夫亨氏

環球市場播報
09/07

  沃倫・巴菲特表示,他對卡夫亨氏(Kraft Heinz)計劃分拆爲兩家公司的決定感到 “失望”—— 這一舉措實質上是在逆轉他 2015 年協助推動的合併案,而該合併最終成爲了他最重大的投資失誤之一。

  週二,巴菲特在與《財經論壇》(Squawk Box)的非公開電話溝通中提到,他同樣失望的是,此次分拆無需經過股東投票表決。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目前持有卡夫亨氏 27.5% 的股份,市值約 89 億美元,是這家食品巨頭目前最大的股東。

  巴菲特表示,在卡夫亨氏做出最終決定前,伯克希爾哈撒韋的首席執行官繼任者格雷格・阿貝爾(Greg Abel)已向卡夫亨氏管理團隊直接表達了反對意見。

  對於伯克希爾而言,公開(甚至私下)批評其所持股份公司的管理層,是極爲罕見的情況 —— 該公司幾乎一直以被動投資者的身份參與投資。

  華爾街與巴菲特持相同的失望態度。

  卡夫亨氏於週二清晨宣佈分拆計劃後,其股價當日一度下跌 7.6%;不過後續收復了部分失地,在因節假日縮短的當周,最終僅下跌 2.4%。

  巴菲特的不滿是否會促使伯克希爾減持或清倉卡夫亨氏股份?

  巴菲特並未排除這一可能性,他表示:“我們將採取任何我們認爲符合伯克希爾最佳利益的行動。”

  但他補充道:“如果有人接洽我們,希望收購我們持有的股份,除非向卡夫亨氏的其他股東提供相同報價,否則我們不會接受大宗收購要約。” 也就是說,除非有人有意收購整個公司,否則不會考慮單獨出售股份。

  貝基・奎克透露,巴菲特對未來一年卡夫亨氏爲推進分拆計劃需額外支出 3 億美元管理費用的做法表示不滿,且他認爲這筆投入不會帶來多大成效。

  巴菲特表示:“當初將兩家公司合併,顯然不是個明智的決定,但我認爲現在拆分也無法解決問題。”

  2013 年,伯克希爾與巴西 3G 資本管理公司(3G Capital Management)聯手,以 233 億美元收購了亨氏公司。

  兩年後,卡夫食品與亨氏合併;2015 年 7 月交易完成時,伯克希爾持有新公司超過 3.25 億股股份,市值約 240 億美元。

  儘管合併初期,伯克希爾持有的股份市值表現良好,2016 年曾升至約 300 億美元,但在隨後三年間大幅下滑,自 2020 年起便在 100 億美元左右波動。

  巴菲特在 2015 年致股東的信中提到,伯克希爾當時購入這些股份的成本爲 98 億美元,因此目前整體虧損約 10 億美元。

  爲更貼合市場價值,伯克希爾在今年第二季度對該筆投資計提了 38 億美元減值;2019 年,該公司也曾對這筆投資計提 30 億美元減值。

  2019 年,巴菲特在直播採訪中,曾對伯克希爾參與卡夫亨氏合併案表達過遺憾,稱自己爲一家優質公司 “支付了過高價格”。

  自合併完成以來,卡夫亨氏的股價已累計下跌 69%。

  此次分拆並非完全出乎意料。

  今年 7 月曾報道,卡夫亨氏 “正考慮剝離其大部分食品雜貨業務,包括多個卡夫品牌”。

  5 月,卡夫亨氏透露 “正在評估戰略交易以釋放股東價值” 後,兩名伯克希爾高管隨即辭去了卡夫亨氏董事會職務。

  據一位分析師稱,當時這些高管的辭職引發了市場猜測,認爲伯克希爾可能開始減持股份,“給該股帶來了拋售壓力”。

  如今,這種拋售壓力變得更加嚴峻。

  由於伯克希爾持有卡夫亨氏超過 10% 的股份,根據規定,其在公開市場的任何減持行爲都需在兩個工作日內報備,而這可能引發其他投資者跟風拋售。

  並非只有巴菲特對此次分拆提出批評。

  《金融時報》撰文指出:“卡夫亨氏的核心問題在於,它未能對消費者口味的變化做出回應。” 該報認爲,此次分拆 “並非大膽的戰略轉向,更多是多年來重成本削減、輕創新導致業績不佳的結果”。

  有媒體將卡夫亨氏的此次重組比作 “製作香腸的過程…… 一如既往令人不快”。她表示:“儘管卡夫亨氏擁有衆多品牌,但無休止的交易循環似乎只帶來一種糟糕的結果”,還伴隨着 “不切實際的樂觀” 財務操作。

  伯克希爾股票動態:

近四周走勢
近十二週走勢

  伯克希爾主要美國持倉 ——2025 年 9 月 5 日

  持倉數據主要來源於伯克希爾哈撒韋 8 月 14 日提交的 13F 文件(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以下除外:

  • 伊藤忠商事(Itochu):數據截至 2025 年 3 月 17 日
  • 三菱商事(Mitsubishi):數據截至 2025 年 8 月 28 日

    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已按匯率從日元換算爲美元。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丁文武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