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險結算利率普降至3%以下

環球網
09/07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日,隨着各家人身險公司陸續披露萬能險產品2025年8月的結算利率,市場再次聚焦這一兼具保障與投資屬性的保險產品。數據顯示,在已披露結算利率的近300只萬能險產品中,大部分產品的年結算利率已降至2.5%~3%區間,僅有少數產品仍維持在3%以上,且部分產品利率較上月出現進一步下調。這一現象清晰地勾勒出,在市場利率下行和監管引導的雙重作用下,萬能險產品正步入一個利率更低、更注重風險防範的新階段。

利率普降,主流產品步入2.5%~3%區間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截至9月5日,近300只披露了8月結算利率的萬能險產品中,年結算利率超過3%的僅有24只,最高者達到3.5%。而約85%的產品,其年結算利率已普遍落在2.5%至3%的區間內。與上月相比,部分產品的結算利率出現了微調。例如,北大方正人壽旗下的“聚寶盆(如意版)終身壽險(萬能型)”產品,其8月年結算利率爲3.2%,較7月的3.3%下降了0.1個百分點。

將時間軸拉長,萬能險結算利率的下行趨勢更爲顯著。回溯至2024年同期,大部分產品的年結算利率尚在3%及以上;而在2023年同期,市場上甚至有數百隻萬能險產品的年結算利率高於4%。短短兩年間,萬能險的“高收益”標籤已逐漸褪色,其利率水平正逐步向市場整體收益率靠攏。

投資收益承壓與監管引導共促“降成本”

對於萬能險結算利率的持續走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分析指出,這主要源於兩方面因素。其一,與保險公司的投資表現密切相關。當前市場環境下,固收類資產收益率普遍下行,而權益類資產波動加大,這直接影響了保險公司的整體投資收益,進而限制了其向萬能險賬戶分配收益的能力。

其二,監管部門的主動引導。爲防範行業性“利差損”風險——即保險公司投資收益低於承諾給保單持有人的保證利率而導致的虧損,監管層持續引導行業壓降負債端成本。今年4月,金融監管總局印發的《關於加強萬能型人身保險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便是一個明確信號。該通知不僅禁止開發5年期以下的短期萬能險,鼓勵延長保單實際存續期限,更嚴格要求保險公司必須根據賬戶的真實投資情況,合理審慎地確定結算利率,並規範特別儲備的使用。這一系列舉措,旨在從源頭上遏制保險公司通過高結算利率進行惡性競爭,確保行業的長期穩健發展。

產品價值迴歸“保障”本源

展望未來,萬能險的利率下行趨勢或將延續。王國軍教授認爲,萬能險結算利率的走勢與市場利率(如10年期國債收益率、存款利率、LPR等)高度相關。目前,這些關鍵市場利率仍處於下行通道,因此,萬能險結算利率“仍存在下行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自9月1日起,新備案的保險產品預定利率已全面下調。其中,萬能型保險產品的最低保證利率上限已從1.5%下調至1.0%。這標誌着,不僅浮動的結算利率在降,作爲“保底”的保證利率也在同步下調。業內人士普遍認爲,此舉將有效降低保險公司的負債成本,爲其應對低利率環境、緩解利差損壓力提供更大緩衝。

儘管收益率吸引力有所減弱,但萬能險並未失去其市場價值。王國軍強調,“萬能險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其價值在於其靈活性。作爲一種保險產品,它提供的是保障,而不僅僅是投資收益。”在利率下行週期,消費者在選擇萬能險時,應更加理性地看待其投資功能,迴歸到對產品保障屬性、靈活性和保險公司綜合服務能力的考量上來。對於保險公司而言,未來的競爭也將不再是簡單的利率比拼,而是產品設計、風險管理、客戶服務等綜合實力的較量。(文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