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節選自2025年9月8日發佈的報告《蔚來(9866.HK):新車強勁,預計Q4扭虧爲盈》。
摘 要
Q2產品換代拉動銷量,Q3指引強勁。公司25Q2交付了72056臺車,同比/環比增長25.6%/71.2%,帶動收入同比/環比增長9%/58%到190億元人民幣。其中,車輛銷售/服務及其他收入分別爲161.4/28.7億,同比增長3%/63%。毛利率同比/環比提升0.3pct/2.3pct至10%。其中汽車毛利率環比小幅提升0.1pct至10.3%,一方面受到規模經濟的正向影響,另一方面受到5系和6系車型換代影響;服務及其他業務毛利率環比提升12.7pct至8%,主要是由於二手車及技術研發服務的收入增加的正向影響。通過有效的組織優化、降本增效措施,公司營業費用絕對值明顯節省。Q2歸母淨虧損50億人民幣,non-GAAP歸母淨虧損41億,non-GAAP歸母淨虧損率爲22%。
展望Q3,7-8月公司已實現52322輛汽車交付,指引Q3交付量8.7-9.1萬輛,同比增長40.7%-47.1%,收入218-229億元,同比增長16.8%-22.5%。公司預計Q4實現月均超5萬銷量,整車毛利率達到16%-17%,non-GAAP歸母淨利潤扭虧爲盈。
樂道L90、蔚來ES8新車優秀,產能快速爬坡,明年預計推出3款新車。樂道L90於7月31日上市,產品力優秀,首個完整交付月便實現10575輛。公司預計10月L90產能或可達到1.5萬輛。蔚來ES8於8月21日開啓預售,產品尺寸進一步變大,長寬高 5280mmx2010mmx1800mm,軸距3130mm。行政豪華版六座/七座/行政簽名版預售價41.68/41.68/45.68萬元起;採用 BaaS 電池租用方式購買,預售價 30.88/30.88/34.88萬元起,價格有誠意,預計於9月20日正式上市。公司目標ES8產能在10月達到1萬輛、12月將達到1.5萬輛。各個品牌來看,公司預計10月起樂道月產能恢復到2.5萬臺、蔚來品牌月產能2.5萬臺、螢火蟲月產能6000臺,合計5.6萬臺,從而滿足公司Q4月均5萬以上銷量目標。展望明年,公司預計推出大五座SUV樂道L80、豪華旗艦車蔚來ES9、大五座的蔚來ES7等車型,進一步助力銷量增長。
採取一系列措施持續降本增效,以實現四季度non-GAAP扭虧。今年以來,蔚來採取新的經營機制CBU,核心就是各部門自立損益表,嚴控成本、精確計算投入產出,將各部門團隊從過去鋪張的慣性拉出來,從“燒錢擴張”轉向“效率優先”,一切資源用在刀刃上。同時,公司還通過採購降本、提升平臺化水平、業務及人員精簡,實現了全面的成本和費用節省。公司指引Q3、Q4 non-GAAP研發支出每季度控制在20億元人民幣、Q4 non-GAAP SG&A費用率降至10%以內,2026年non-GAAP研發費用爲每季度20-25億元人民幣。
投資建議:根據公司近期經營情況、新車表現及2026年新車規劃,我們適當調整了銷量和盈利預測,預計2025-2027年銷量約35/53/66萬輛,總收入達930/1367/1705億元。得益於規模經濟,公司未來幾年虧損率有望逐步收窄並逐步扭虧爲盈,預計non-GAAP歸母淨利潤爲-133/-9/62億元,non-GAAP歸母淨利潤率約-14%/-1%/4%。我們給予其目標市值約170億美元(1344億港元),對應約0.9X 2026e P/S,目標價港股(9866.HK)60.2港元、美股(NIO.N)7.6美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車型研發及銷售不及預期風險、新品牌推進不及預期風險、盈利性改善不及預期的風險、現金消耗較快風險、上游零部件供應波動風險、產能爬坡不及預期風險。
本文節選自國盛證券研究所已於2025年9月8日發佈的報告《蔚來(9866.HK):新車強勁,預計Q4扭虧爲盈》,具體內容請詳見相關報告。
作者信息
相關研究
1、《蔚來-SW(09866.HK):產品矩陣快速完善,2025年銷量指引強勁》 2024-11-25
2、《蔚來-SW(09866.HK):樂道即將上市,產品矩陣逐步完善》 2024-09-09
3、《蔚來-SW(09866.HK):訂單強勁,不斷補齊產品矩陣》 2024-06-15
4、《蔚來-SW(09866.HK):期待銷能轉化、降本增效》2023-12-11
5、《蔚來-SW(09866.HK):產品陸續完成切換,銷能逐步提升》2023-09-04
6、《蔚來-SW(09866.HK):短期銷量承壓,換電佈局加速》2023-03-04
7、《蔚來-SW(09866.HK):新車型驅動交付增長,淨虧損有望逐步收窄》2022-11-12
8、《蔚來-SW(09866.HK):率先進入新車型週期,Q4交付有望開啓加速》2022-09-09
特別聲明:《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微信形式製作的本資料僅面向國盛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資料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若您非國盛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爲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關注,請勿訂閱、接受或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訂閱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煩請諒解!感謝您給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聲明:本訂閱號是國盛證券海外市場團隊設立的。本訂閱號不是國盛海外市場團隊研究報告的發佈平臺。本訂閱號所載的信息僅面向專業投資機構,僅供在新媒體背景下研究觀點的及時交流。本訂閱號所載的信息均摘編自國盛證券研究所已經發布的研究報告或者系對已發佈報告的後續解讀,若因對報告的摘編而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爲準。本資料僅代表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相關的分析意見及推測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讀者參考時還須及時跟蹤後續最新的研究進展。本資料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普通的個人投資者若使用本資料,有可能會因缺乏解讀服務而對報告中的關鍵假設、評級、目標價等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進而造成投資損失。因此個人投資者還須尋求專業投資顧問的指導。本資料僅供參考之用,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或傳播。
↓↓↓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該報告PDF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