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超預期強勁的二季度財報和慷慨的股東回報,美的正在爲投資者提供抵禦市場不確定性的“安全墊”。
據追風交易臺消息,摩根大通分析師Kevin Yin和Yibo Wu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儘管對中國家電行業短期前景持謹慎態度,但美的強勁的股東回報以及穩健的業務基本面,使其成爲該行業中的“最佳標的”。
二季報顯示,美的集團銷售額和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1%和15%,超出市場共識預期1%和6%。基於上半年的強勁表現,美的已將全年銷售增長目標從此前的“中高個位數”上調至“高個位數到雙位數”增長。
爲應對潛在的市場波動,美的同時宣佈了一項極具吸引力的股東回報方案,旨在提供6-7%的股東總回報率,具體措施包括:首次派發15%的中期股息,承諾全年派息率達到70%,以及一項總額爲65億至130億元的2025年股票回購計劃。
這一系列舉措公佈後,摩根大通將美的集團的目標價從80元上調至82元,並維持“中性”評級。該行分析師認爲,這份豐厚的回報計劃將爲公司股價提供有力支撐,足以“補償投資人面對的市場不確定性”。
業績超預期上調指引,下半年增長或將放緩
摩根大通的報告顯示,美的集團二季度的穩健增長主要得益於國內消費市場份額的提升和工業技術業務的強勁增長,有效對沖了海外OEM訂單快速減速帶來的影響。
在利潤率方面,儘管二季度毛利率收縮了1.5個百分點,但由於銷售及管理費用(SG&A)節省了1個百分點以及匯兌收益等其他收入增加了1.3個百分點,公司淨利潤率依然擴大了0.8個百分點。
基於強勁的上半年業績,美的上調了2025年全年銷售增長指引,並維持盈利增長快於銷售增長的預期。不過,摩根大通在報告中測算,這意味着2025年下半年的銷售和盈利增長可能因去年同期的“以舊換新”政策導致基數較高,而分別放緩至中個位數和低個位數。
消費電器業務分化,國內強勁海外放緩
作爲集團銷售額貢獻達67%的核心業務,消費電器在不同市場呈現出明顯的分化態勢。
國內市場方面,得益於炎熱的夏季和良性的競爭格局,銷售增長從一季度的10%加速至二季度的15%。其中,空調品類表現尤爲突出,銷售額同比增長25%;冰箱和洗衣機業務實現高個位數增長。
相比之下,海外市場銷售增長則從一季度的30%以上急劇減速至二季度的低個位數。
報告分析認爲,這主要是由於一季度的庫存提前備貨以及二季度面臨的“關稅動盪”。但值得注意的是,美的自有品牌(OBM)業務在海外持續快速增長,其銷售貢獻在2025年上半年已升至45%,有效抵消了OEM業務的疲軟。
工業技術成第二引擎,對沖消費業務風險
美的的工業技術業務(佔集團銷售額26%)正成爲其增長的“第二引擎”。
報告數據顯示,該業務板塊二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16%,增速雖較一季度的25%有所放緩,但仍快於消費電器業務。按類別分,智能樓宇服務增長28%,新能源業務增長15%,機器人與自動化業務增長8%。
美的管理層預計,當消費電器業務在2026年可能放緩時,工業技術業務將成爲第二個增長驅動力,爲集團整體增長提供保障。
上調盈利預測與目標價,維持“中性”評級
綜合美的的最新業績和指引,摩根大通在報告中將其2025年和2026年的盈利預測上調了約3%,主要理由是銷售預測的提升。
基於盈利預測的調整,摩根大通將其基於DCF(現金流折現)模型得出的2026年12月目標價上調3%,至82元人民幣。
報告重申,維持對美的集團的“中性”評級,同時分析師明確指出,美的提供的6-7%的股東回報(包括股息和回購)將爲股價提供堅實支撐,使其在行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