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蘋果人人罵,就怕 iPhone 玩降價

愛範兒
昨天

該罵罵

該買買

前幾天,國外媒體和電商平臺 SellCell 公佈了它們今年的“iPhone 發佈前調查”結果。

數據依然穩中向好:接受調查的 iPhone 用戶中,有 68.3% 表示計劃在今年升級到 iPhone 17 系列。這個數字較去年有小幅提升。

圖|SellCell

雖然數據看上去不好不壞,但考慮到蘋果最近的供應鏈信息保密程度大幅下降,讓很多用戶知道了 2026 年摺疊屏、2027 年全玻璃 iPhone 的規劃,用戶仍然願意先換 iPhone 17 這件事,還是很值得玩味的。

水深火熱的國外用戶在期待什麼

根據 SellCell 的評論,相比去年 61.9% 的受訪 iPhone 用戶願意升級到 iPhone 16 系列,今年的 68.3% 數字,顯然指出用戶的換機意願更加明顯了。

這背後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iPhone 17 是自 iPhone 12 以來的首次模具外觀大改(儘管仍然不算特別大),這種新鮮感對於消費者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

17 Air 會吸引一部分此前想要輕薄 iPhone 但沒得選的觀望用戶,疊加 13/14 代老用戶的換機週期臨近,整體需求會有所上漲

然後來看 SellCell 統計的具體換機型號目標:近四成會選擇 17 Pro/Pro Max 型號,17 Air 則吸引了大約 13.5% 的有意向用戶——換句話說,大多數人仍然願意買那個“最頂”的 iPhone 。

圖|9to5Mac

比較好玩的是,在今年的受訪用戶中,除了 68.3% 有意願升級的人之外,在剩餘 31.72% 的用戶中,有 3.27% 表示“更願意等明年的摺疊屏 iPhone”。

這個推算可能不一定合適,但可以參考一下:全球有 15 億 iPhone,而因爲知道了蘋果即將推出摺疊屏,而選擇不買 iPhone 17的,會有 4500 萬人。

哪怕這些人原本都只買最便宜的款式,也相當於蘋果損失了 359 億美元的預期收入——

從商業的角度講,這是一個典型的奧斯本效應案例,是廠商往往對未來新品諱莫如深的原因。

圖|9to5Mac

此外,對於明年的 iPhone Fold,SellCell 也設計了另一個問題:如果蘋果要到 2026 年或者更晚才能推出摺疊屏 iPhone,你的下一部手機會選擇三星或者谷歌的摺疊屏嗎?

20.13% 的受訪者選擇了三星、10.24% 的受訪者選擇了谷歌,仍有七成的人會繼續選擇 iPhone(無論是換 Pro 還是堅持等 Fold)——這體現出的蘋果品牌忠誠度和 iPhone 粘性,還是很可怕的。

圖|SellCell

此外,SellCell 的調查還揭露了另外幾項有趣的趨勢。

受訪人羣中,有 47.5% 的人表示 iPhone 17 Air 機身變薄電池縮小“可以接受”,但與此同時在願意升級的原因中,現有手機續航不夠用的佔比,高達 53.2% 的用戶。

這種擰巴的結果也從側面印證:能接受薄手機續航短的人數,和要求手機電池越大越好的人數是差不多的。這可比曾經 iPhone mini 的數據清晰多了,同時也是愛範兒認爲 iPhone Air 不會像 iPhone mini 那樣暴死的原因之一。

傳聞中 iPhone 17 Air 會使用的超薄鋼殼電池|Majinbu Official

iPhone 17 會是明年的國內銷冠嗎

而在地球的另一邊,享受着字面意義上“全世界最多元化的手機市場”的國內消費者們喫得真就比美國人更好嗎?

——至少從數據上看,也不盡然。

如果在美國這種壟斷市場,iPhone 銷量一騎絕塵還可以被歸咎爲“消費者沒得選”,那麼在國內這種全球獨一份的豐富生態裏面,蘋果的銷量應該不那麼漂亮纔對。

然而事實卻是,剛剛過去的 618 全平臺銷量數據,再次證明了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的話:

不是安卓旗艦買不起,而是降價蘋果更有更有性價比。

正襟危坐的麥克阿瑟|嗶哩嗶哩 @麥克阿瑟MacArthur

靠着在 618 前夕直接降價,5999 元的 128G 版本 iPhone 16 Pro 成功蹭上了國補的車,在今年 618 的手機品類銷量中一騎絕塵,也帶着 iPhone 16 和 16 Pro Max 一起,包攬了京東的銷量前三名:

圖|京東

更別提這還是在 iPhone 16 系列已經上市大半年、618 與蘋果秋季發佈會接近的情況下達成的。

也就是說,雖然網上大家都在批評 iPhone,但是隻要時機和價格合適,“沉默的大多數”依然會願意選擇 iPhone 。

而對於今年的 iPhone 17 系列,愛範兒認爲這個趨勢仍然不會有明顯變化,主要的原因有三點:

根據爆料以及 iOS 26 的特點,今年的 iPhone 17 標準版極有可能用上高刷屏,吸引很多堅稱“但凡有高刷就買 iPhone”的消費者

iPhone 17 Pro Max 的電池容量、鏡頭規格都有可感升級,對於剛需用戶的吸引力很大

蘋果近兩年在大陸市場正在採取越來越主動的價格策略,明年 618 的時候可能同樣進行降價增量

此外,再疊加上 iPhone 17 系列本身的模具升級,以及 iPhone 17 Air 在國內市場暫時缺乏同類競品——畢竟三星 S25 Edge 體量本來就小,在國內更是無從談起——哪怕是下個月的首銷期,iPhone 17 系列的數據也不會難看的。

從另一個角度看,在蘋果真正上市 iPhone Fold 之前,國產品牌仍然需要抓緊時間,在這個蘋果尚未涉足的市場裏面提前挖好自己的護城河。

畢竟“強行兼容蘋果”雖然利好消費者,但對於品牌來說仍然是飲鴆止渴——永遠賣配件,那就永遠也成不了主角。

文|馬扶搖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