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
美國移民局對兩家韓國企業運營的佐治亞州電動汽車電池工廠發起突擊檢查,此舉震動首爾政壇。此事距離韓國總統李在明與特朗普在白宮會晤尚不足兩週,當時韓國企業剛承諾在美投資數千億美元。
韓國總統室祕書室長姜勳植在執政黨共同民主黨與政府高層會議中表示,韓方上週末持續努力爭取釋放300名被拘留於現代汽車公司與LG能源解決方案有限公司合資建築工地的公民。
據韓聯社報道,駐佐治亞拘留所的韓國總領事趙基中(Cho Ki-joong,音譯)透露,這些工人可能於週三左右乘坐包機回國。目前尚不清楚工人持有何種簽證以及是否具備合法施工許可。
此次執法行動發生在微妙時刻——李在明與特朗普剛舉行完展示聯盟關係並鞏固新貿易協議的峯會。該協議包括3500億美元基金用於支持韓企在美擴張,其中1500億美元專項用於造船業,私營企業還承諾追加1500億美元直接投資。
突襲事件令李在明政府面臨國內壓力,並可能成為華盛頓與最親密盟友之間的重大外交爆點。上週六韓國多數日報將此事作為頭版新聞,工人被銬住手腕、腰部和腳踝押上巴士的畫面引發全民憤慨。
韓國發行量最大的《朝鮮日報》上週六刊登了拘留者雙手抵在巴士上的照片,併發布據稱是佐治亞拘留設施的照片,直言這些地方「黴斑遍佈,條件比監獄更惡劣」。
「這感覺像是背後捅刀,」首爾松石大學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金泰亨(Kim Tae-Hyung,音譯)如此評價此次行動。他表示:「大多數韓國人難免感到憤怒」,韓國企業將「不可避免地」對在美投資計劃產生顧慮。
此次突襲為韓國的對美投資計劃蒙上陰影。企業可能將這項旗艦項目相關工人被拘留事件視為信號:在美建廠的政治與合規風險超出預期。
現代汽車上月承諾到2028年將在美投資從3月公佈的210億美元增至260億美元,以擴大汽車、鋼鐵和機器人生產。其股價今年僅上漲3.8%,遠低於韓國綜合股價指數34%的漲幅。同期LG能源解決方案股價下跌1.4%。
上週日韓國執政黨議員團體表示,若美國真心想要贏得韓國企業投資,就不應發生大規模拘留公民事件。他們強調在韓企擴大對美投資前,首爾必須敦促華盛頓保障公民安全並完善投資目的訪客簽證政策。
《每日經濟新聞》(Maeil Business Newspaper)刊登的一副漫畫顯示特朗普揮舞棍棒,而有人遞上一箱用於投資美國工廠的資金,但令人困惑的是,數十名赴美出差的韓國員工反而被拘留。
佐治亞工廠本是首爾提振美國製造業承諾的具體象徵。韓國國際貿易協會國際貿易商業研究中心所長張相植(Chang Sang-sik,音譯)指出,若美國當局不解決長期簽證問題卻持續嚴格執行移民法,韓企在美建廠和運營將面臨更多挑戰。
據當地媒體報道,許多韓企在需緊急派遣員工時,不得不採用針對90天內短期商旅的免簽證計劃(ESTA)。
「美國要求韓國投資,卻要求我們只僱傭美國人建設工廠。現實中這根本不可能,建設期間需要當地技術人員。」 張相植表示。
美國官員稱這是國土安全部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單點執法行動,共拘留475名工人。儘管他們堅稱此次行動是長達數月非法僱傭調查的結果而非政治動機,但視覺效果不容否認。該事件使特朗普政府激進移民執法政策的核心原則,與吸引外資和製造業迴流美國的另一優先事項形成直接衝突。
韓國是美國第六大貿易伙伴,其企業在全球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華盛頓曾明確鼓勵其在美建廠投資。針對此類項目的打擊行動可能使貿易關係複雜化。
突襲已產生即時反應:佐治亞工廠建設已臨時暫停,此舉可能對現代汽車在美更廣泛的電動汽車生產計劃產生連鎖反應。該工業基地設計年產50萬輛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預計到2030年代初僱傭1.25萬名員工。
這並非現代汽車——已成為美國製造業最著名外國投資者之一——首次捲入美國僱傭問題相關法律糾紛。2022年美國勞工部曾在為該韓國汽車品牌提供服務的阿拉巴馬州供應商處發現童工違規現象。
現代汽車表示正密切關注佐治亞事態發展並努力瞭解具體情況,強調被拘留者中無本公司正式員工。
LG能源解決方案稱已暫停員工赴美公務旅行,並建議在美員工返回韓國。LG表示被拘留者中有47名其員工(46名韓國人和1名印尼人)。據報道其餘被拘留韓國人均為分包商員工。
特朗普稱佐治亞突襲事件顯示培訓美國工人的必要性
特朗普表示,在佐治亞州韓資電動汽車電池工廠遭遇移民局突襲後,他希望找到引進專家培訓美國工人的途徑。
「美國缺乏懂電池技術的人才,」特朗普上週日觀看美網決賽返回華盛頓途中對記者表示,「或許我們應該提供幫助,允許部分專業人士入境培訓我們的工人。」
「我們必須制定方案引進專家,從而培訓本國工人掌握自主生產能力,」特朗普強調。他隨後在Truth Social平臺發文呼籲外資企業遵守美國移民法,同時承諾其團隊將「快速合法地」為企業引進外籍勞工鋪平道路——只要企業承諾僱傭並培訓美國工人。
責任編輯:凌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