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組織變動,抖音電商有了更大自主權

市場資訊
09/0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晚點LatePost

  抖音電商成年了,但還無法獨立。

  字節跳動在 2020 年 618 前夕大力投入直播電商,同步成立了電商一級部門。五年下來,抖音電商年成交額追上京東,但電商業務的多個主要職能,包括主要收入來源,電商效果廣告的經營依然歸屬於商業化部門,雙方需要跨部門合作。

  《晚點 LatePost》獨家獲悉,字節跳動於 9 月 1 日將包括 KA (大客戶)直客等擅長電商效果廣告的銷售、行業運營團隊劃歸至抖音電商部門。擅長品牌廣告的銷售與運營,留在商業化部門。

  今年 4 月,字節電商廣告平臺巨量千川的產品、產品運營人員從商業化部門轉入抖音電商;生活服務營銷平臺巨量本地推的產品、產運人員從商業化部門轉入生活服務團隊。商業化部門保留算法人員。

  幾輪調整之後,抖音電商擁有了更獨立的組織、更大的職權範圍。它可以根據成交額(GMV)與電商廣告收入目標,綜合決定分配給它的流量當中,電商交易和電商廣告的佔比。此前,巨量千川在商業化部門,追求廣告收入,抖音電商則追求 GMV,兩個指標分開,但電商廣告的最終目的就是促進成交。如今 GMV 和電商廣告收入作爲一個整體被統一考量,理論上可以提高使用抖音流量的效率,也能提升商家體驗。

  我們此前曾提到過,抖音電商 2024 年支付 GMV 約 3.4 萬億元,穩居中國前四。今年上半年,抖音電商的 GMV 已接近 2 萬億元,其中二季度的增速迫近 40%,遠高於淘寶、拼多多、京東。而抖音電商的廣告收入增速則超過了 40%,賺錢能力進一步領先於其他電商平臺。

  抖音電商去年上半年曾跟進全行業的低價大戰,導致 GMV 增速大幅下滑,廣告收入也受到了一定程度影響。年底放棄該策略後,重新聚焦品牌商家,恢復了增速。一位抖音電商人士透露,抖音在今年上半年還加大了電商內容與電商廣告的流量佔比,目前已超過了 10%。

  每天有 8 億中國人打開抖音(含極速版、火山版),平均刷 2 小時。其中分配給電商的曝光量遠超過淘寶、拼多多,這是抖音電商高速成長的原因,也是它的的護城河。但字節大舉投入這樣一個業務,目標不只是做到行業第三第四。

  抖音電商第一次有了完整的廣告產品和商業化團隊

  抖音商家要賣貨,可以從 M1(自然流量,根據內容受歡迎程度分配)、M2(交易流量,受千次曝光產生 GMV 影響)、M3(廣告流量,商家可以主動購買)三個流量池獲得曝光機會。

  一個人刷 100 個抖音視頻,大約會看到 9-12 個來自 M2、M3 流量池的電商內容。這是抖音團隊爲保護用戶體驗對電商內容設置的上限。之前 M2 流量池由抖音電商分配,M3 流量池由商業化部門分配。

  今年 4 月,電商廣告平臺巨量千川併入抖音電商,M2、M3 流量池都由抖音電商部門分配。調整後,巨量千川不僅要對電商廣告收入負責,也要和抖音電商的其他團隊一起揹負 GMV、商家和用戶體驗、商家投流 ROI 等指標。

  5 月,巨量千川將推廣方式統一爲全域推廣。商家設置預算、ROI 目標(整體支付 GMV/消耗費用),系統將商品推廣至信息流、直播廣場、商城、搜索等全部場景。這意味着全站流量更進一步的整合,也意味着人力的節省,商家不再需要投手在每個場景單獨創建投放計劃、手動調整出價,算法會根據設定目標自動生成調價建議,商家只需點擊同意與否。

  9 月的調整後,電商效果廣告的一線銷售人員也歸入抖音電商。至此抖音電商有了從廣告平臺到一線銷售、運營在內的完整商業化團隊。

  很多品牌商家在抖音投放廣告不只是爲了促成交易,也會投放不帶貨的品牌廣告加深消費者印象,這部分業務依然留在商業化部門。一位字節人士稱,品牌廣告交付的是曝光,而非成交,不區分廣告主類型,廣告主甚至可能不在抖音站內經營,而電商、生活服務等業務線,是根據站內交易方式、廣告主類型劃分的,因此品牌廣告不適合被劃入單一業務線。

  成年了,但還無法獨立

  電商的核心指標成交額(GMV),各家電商會追蹤不同的計算口徑,最寬鬆的是下單 GMV(包括未支付的訂單),嚴一點的是支付訂單的 GMV,最嚴格的則是扣除退貨後的最終成交額。如果看前兩個口徑,抖音電商可能已經衝到行業第三,但如果扣除退貨是第四。

  直播電商的產品形態意味着大部分交易都是衝動消費,更容易下單也更容易退貨。退貨產生的成本最終會轉移到商品價格上。

  現代零售業的教父、FedMart(後來合併爲 Costco)創始人索爾·普萊斯(Sol Price)曾說,企業都想要利潤率,但做零售應當 “專注於把商品儘可能便宜地帶給消費者”,只有這樣才能贏得競爭。

  直播電商中間成本高,通常商品售價的 20%-30% 要花在達人帶貨或者買抖音的流量。這意味着同樣的標品,抖音電商的價格通常比拼多多和淘寶更貴。

  Costco 毛利率只有 12%,扣除銷售、人力、倉儲物流等費用,只留下 3 個點的淨利潤。這家美國零售巨頭的營銷費用率只有 0.5%。而以抖音直播賣貨爲主陣地的東方甄選,光佣金就要抽走快 20%。這些費用也會被加入商品價格。

  在直播電商剛火起來的時候,新公司會爲了宣傳品牌而投入,成熟品牌也願意嘗試新渠道。幾年之後,各方開始更嚴格地審視自己的投入,甚至歐萊雅雅詩蘭黛等一批最願意在營銷上花錢的美妝品牌,在今年已開始顯著降低在抖音的品牌廣告投放預算。

  貨架電商是抖音突破直播電商天花板的出路:讓用戶養成要買東西上抖音找的消費習慣,而不是在刷視頻的間隙被商品吸引而下單。

  抖音一直在嘗試。2022 年 5 月,抖音在首頁開設 “商城” 入口,頁面類似淘寶、拼多多,並嘗試提供更豐富和更有價格力的商品、引入海量的白牌商家。

  抖音也多次嘗試打造獨立的電商應用。2021 年底,抖音盒子應用上線,針對年輕人的潮流購物需求,啓動即是全屏播放的賣貨短視頻內容,不過並沒有那麼多人癡迷於看賣貨視頻,愛到要爲此再下一個應用。上線僅 7 個月後,抖音盒子就暫停了對外推廣。

  2024 年 3 月,抖音商城獨立應用上線。應用啓動後默認進入類似於淘寶、拼多多的貨架界面,如果想看短視頻和直播,需要多點一下。該應用也不支持創作、發佈短視頻或直播內容。

  抖音盒子與抖音商城獨立應用界面。抖音盒子已從應用商店下架,左圖來源於網絡

  今年,抖音打造貨架電商的一項重點任務是培養用戶搜索商品下單的習慣,包括通過一系列提示詞設計,激發用戶在看完一條電商視頻後的搜索意願。

  “搜索 GMV 如果有突破的話,那就說明抖音的貨架電商做好了。” 一位抖音電商人士說。

  不過上述的三個嘗試對抖音電商整體銷售額的貢獻仍然有限。根據我們的獲得數據,“商城” 入口(抖音主端、抖音極速版)與抖音 “搜索” 入口帶來的 GMV 在抖音電商大盤的佔比僅在 25% 與 15% 左右。

  抖音商城獨立應用當前的重心則放在了用戶增長,以及如何將普通用戶轉化爲電商用戶上,GMV 並不是其最高優先級目標。據我們瞭解,抖音商城獨立應用的日活躍用戶數已突破 1000 萬,但平均客單價仍然較低。

  在殘酷的中國電商行業,五年做到 3 萬多億元 GMV 是前所未有的速度,這不只因爲抖音龐大的流量,也因爲它的電商和廣告產品在五年內快速迭代。經過幾輪改組,抖音電商已經成爲一個相對獨立的業務,可以更高效使用流量,獲得增長。但要再進一步,挑戰淘寶、拼多多,它還需要突破產品形態的限制。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何俊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